那天去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其间不断的闪现着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很高级的故事。确实是,看这部片子你会觉得很真实,人物的口音,对话,剧情的走向,还有那些取景地的环境,都极其贴近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但是同时,又把源于现实的这些东西以一种清醒而戏剧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整个过程里,我会跟着那个李雪莲的倔女人一路经历各种起起伏伏的感觉,充分的把我的各种情绪调动了起来。
首先是有些烦躁,甚至排斥,对这个女人。因为她的问题本来只是家庭问题,法院并没有做错什么,包括她所告的那些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她却一股脑的层层上告,简直是不可理喻,所以一度觉得她的那些做法愚蠢、顽固、瞎胡闹,有些在胡搅蛮缠,逮谁告谁。但是到了后面,开始有些同情她,同情她的遭遇。当她慢慢说出被欺骗的过程之后,似乎慢慢明白她这么纠缠的某些动机了,会有些心酸,心疼。直到她碰到赵大头,那个一直不离不弃帮助她的男人,甚至帮她继续告状,还想跟她结婚,这个部分开始有些暖意了,觉得她终于碰到好人可以好好过日子了。本以为真有这样一个好人的时候,剧情再次反转:这个人的好居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用。让人难过又愤怒,这回的愤怒是更深层次的绝望,凉透了心的那种。果然,李雪莲变本加厉的要去告状,直到最后那个意外,一直要告的当事人也就是她的前夫死了,一下子让她失去了愤怒的对象,也失去了活着的最后的动力,这时候真的只能面对她内心潜藏已久的那份失落绝望和哀伤,生活彻底失去了力气和目标,除了死还能做什么呢?临死的时候还碰到个不让死在自己园子里的果农,这个时候你会出现浓的化不开的沉重的绝望和寒意,对人性的不寒而栗。就像那些走马灯出现的官员们表现出来的推脱责任的姿态一样,没有人愿意俯身真正看她一眼,听她一句。除了路上的那个陌生老大爷,唯一的一抹亮色。
可以说这部片子就是李雪莲本人的个人传记,始终是她的视觉,所以我很容易走进去,体会到那种深刻复杂的情绪。而相伴随的,是她搅出来的这个社会上大家普遍的关系姿态,彼此信任的问题。没有人敢真正担当,这到底是怎么了。就像张嘉译最后反思说的那些话一样,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变得不敢担当,不能真正体会他人。人人自危的社会,彼此都难以真正靠近。人人都像溺水者,彼此都想抓住一根稻草,在社会的洪流里心惊胆战。
李雪莲这个人本身,其实也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我一度在想究竟为什么前夫会用欺骗的手段来和她离婚,一种急于摆脱她的感觉,仅仅是直男癌的处女情结?她本人的那种轴和倔,其实是一种很分裂的状态,在遭受被抛弃等创伤之后,会变得变本加厉,越发的觉得到处都是像前夫一样的坏人,完全极端化。而这种极端化的愤怒,恰恰是她无法面对婚姻关系破裂的反面表现,尤其还有被骂潘金莲之后的较劲,进一步说明这个人本身的自我认同感极其脆弱,道德感过度,自身的价值感植根于他人的评价之中,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立的可以自我调整和自我安慰的价值感。这才是这个人的悲哀所在,也是问题所在。
这恰恰很能代表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很多女性的生活哲学,他们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干净,证明自己和男人一样能干,而这些自我证明,本身就是植根于男权文化的一种反映。这个文化生动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人说的为什么男人出轨就更容易被社会所原谅一样。千百年来的文化规训,一直牢牢的立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女性要独立,似乎绕不开这个部分,可是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就在这,你若用别人的标准来证明自己,势必会一直掉进别人标准设立下的陷阱,因为你在意,你总会小心翼翼,而标准的设立者却不是你,对方可以随意使用,把柄永远在对方那里。所以,真正的跳出来,应该是不那么在意了,让他们一边玩去,一边凉快。自己长出了新的自我标准与自我价值感,不那么依附于外界。而这,恰恰需要更多更久更深入的自我反思,而不是被情绪创伤之痛驱赶的与外界死磕到底。
冯小刚的很多电影都能看到这种对人心人性的刻画,让学心理学的人总忍不住想出来分析几句。
如果你也看过,有啥想法可以拿来说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