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随笔

作者: 轻舞queen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1:31 被阅读40次
                                  文:小虾米看世界
    

    01-

    《同桌的你》《致青春》《前任三》《后来的我们》……跟青春爱情题材相关的电影,好像总能获得大家芳心,让大众心甘情愿埋单。

    小年轻们成对看,中年人也成对的看。半载人生已过的他们,也曾是爱耍帅的小伙子,也曾是热心打扮的姑娘。

    看这类电影的他们,也许就只是一种情结了吧,已无必要去悔恨年轻岁月与当初的爱情,以及评判当年的自己。青春有关的ta,旧事,无关生活。

    于导演而言,影片或许也仅代表一种情怀,讲一个久远故事。

    看了知乎上大家对《后来的我们》的评价,评论里,很多个故事。饮食男女,一定阶段,逃不过感情带来的纷扰。

    影片中有三个场景,印象深刻,暖心,也感动。

    (一)沙发

    楼下,沙发里,小晓打电话给见清,自己脚崴了,很严重走不动。见清在走路,电话这头着急地问怎么回事,走家楼下,抬头,眼前,小晓窝沙发里捂着嘴笑。

    多了一个沙发,几平米空间更显窄小,空气里,却是满满的爱。蜗居,拮据,但快乐着。

    (二)地铁
    煮了最后一碗面,小晓离开了。桌前打游戏的见清,几秒愣神后反应过来,追出去。地铁里,小晓,外面,见清。

    他停住了,没有追上去,车开动,隔着玻璃窗,小晓望着见清。

    十年后见面再回忆起,小晓说:知道吗,如果当时你够勇敢上了车,我会跟你一辈子。

    (三)雪天

    十年后再见,大雪天,公路被堵,车里,两人回忆过去。见清问小晓:你爱过我吗,小晓问见清:你爱过我吗。雪天里的他们,泪流满面。当年的小晓,渴望的是一个家,有见清的家,她不怕跟着他一起努力,吃苦。

    车里小晓对见清说:你还是不懂我,以为我要的是房子,你还是没长大,没让我觉得刮目相看。

    见清自始至终觉得小晓是嫌弃他穷离开他,十年之后,他还是这么想。
    他不知道,让小晓失望离开的,是他的态度。

    看电影时我们会从男女主人身上捕捉曾经有过的影子,会带入自我感触,会容易被细小情节感动。

    可我们忘了,艺术就是艺术,取材于生活远远高于生活。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滤镜,没有‘再来一条’,赤裸,直面。电影里的风花雪月,浪漫唯美,取掉滤镜放现实里,就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争争吵吵。

    真诚面对一份感情,拥有时好好的爱,别给感情掺杂太多想当然的自我取舍与得失因素。

    02-

    曾与一位同事姐聊天,说到感情。她讲了自己的经历。

    她与现在的老公大一时认识,懵懂年纪,不懂谈恋爱的技巧,在一起经常吵架,次次不愉快,几近分手。

    后来,相处时间久了,了解彼此后,吵架次数渐渐减少。

    四年的校园时光很快,再后来,临近毕业了。都说毕业季分手季,他们也没逃得过,大吵了一架后,男朋友签工作到南京,她去了上海。
    她说,也许四年的感情根深蒂固,两人早已离不开彼此了吧,争吵后提了分手,他找到自己,还是不忍心,舍不得放弃。

    她说,之后一年异地的时光,很煎熬。自己工作压力大,他工作忙没时间找她说话,一个人在街上走的时候,心里难以言说的落寞。

    她说,但也感谢那一年,她比学校时候成长了很多,少了闹脾气,作,多了份对彼此感情的珍惜。再之后,她来了南京。
    说到最后,她开心的笑着说,每天见着面的日子真好,一起努力工作的日子真好。

    跟她一起吃饭,回家好几次,似乎没见过她不开心,说起另一半,会甜蜜的称呼“我家老公”,眼里依旧闪着光,嘴角上扬,就像小孩子,尽管他们步入婚姻已经三年。

    好的爱情,真的会滋养一个人,活力满满,青春的气息总在身上停留。

    我说,羡慕你们可以一直陪伴彼此,从青涩到成熟。

    同事姐说,现在你听的,是淡化了很多很多次激烈矛盾,很多很多次吵架后我和“我家老公”的爱情版本。

    真实相处的过程很难,真的,这是每一段感情都必经的阶段,我们坚持了下来而已。

    她说,丫头,你慢慢经历,慢慢就会懂。

    03-

    年轻时候,青春与现实中间,都有一道坎儿。未来规划,对待感情的态度,思维方式,共情能力……

    坎儿里是很多要考虑的点。

    我们都是凡人,没有谁能完全地,对越来越多充盈进生活的东西做好平衡,一个修炼的过程。

    听到的感受到的,是光鲜是开心。是他们紧拉着彼此手不放松,跨过沟沟坎坎,彼此理解一起进步奋斗所成就的佳话。

    听不到感受不到的,是那些过程中的争执,一次次磨合,一次一次失望,又重燃希望。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

    七八十年代那种爱一人就能从青涩真诚相待到迟暮的感情,似乎越来越少。

    想起了最近看的《亲情西花厅》里,周总理与其妻邓颖超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革命爱情,一段伉俪情深的佳话。

    环境不同,人心不同以往,感情好像也变成快餐一样的东西,能做到感情里拥有“匠心”的人越来越少。

    珍惜,守护,变得奢侈。

                             记得早些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来的我们》: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x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