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2f22125880e5d76e.png)
案例二:由升学失利引发心理危机干预报告
心怡,女,20岁,大一新生.
1.家庭背景:父亲是高校教师,母亲是公职人员,家人对其宠爱有加,心怡对父母依赖性比较强.
2.求学经历:中学阶段,就读当地重点高中,成绩优异.由于身体突发状况,高考发挥失常,与理想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被调剂到普通高中.备战重点大学插班生考试,再次失败,心怡绝望无助,为此休学一年.在父母劝说下,选择出国留学,成为留学预科生.
性格:从小乖巧懂事性格内向,缺少朋友,习惯独处,自我要求严苛,平时喜欢阅读哲学书籍,对心理学情有独钟.
3.心怡现状:班级心理委员反应,心怡整体长吁短叹,忧心忡忡,多次流露对现状不满,又无力摆脱,经常旷课,时常默默流泪.辅导员给予心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与心怡的父母沟通孩子的情况,了解其家庭背景.
4.危机诱发因素:考试失利对她的打击很大;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同学室友不接纳她;父母不理解她,时常感觉到孤独,学习压力大等.
5.危机爆发导火索:父母打电话给辅导员说,原先考取的高校催促心怡复学,心怡反应特别大,不愿意回去,想不开,要轻生.
6.危机干预:辅导员迅速向学院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心理咨询师,校保卫处通报心怡的基本情况,搭建多方协作与密切配合的平台,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系统.与此同时,辅导员与父母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制定危机处理预案
7.事后心理危机评估:心怡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生活没有兴趣,有轻生意念和行为.同学反映,心怡情绪一直很不好,微信中时常发一些消极悲观的语句,多次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压力大,不愿意与人交流,有严重的睡眠问题.
8.心理干预阶段性目标:帮助心怡消除轻生意念,正确看待成败,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纠正错误认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功能.(1)心理咨询干预利用心理咨询技术改变心怡的认知,调整心态,疏解情绪;
(2)由辅导员进行成长辅导;(3)同学关心和帮助,营造包容接纳的宿舍环境,密切关注心怡,及时汇报.(4)家校配合,辅导员和分管领导通过微信和电话与心怡父母密切联系,共同帮助心怡,明确干预目标.
9.干预结果:在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同学和父母的帮助下,心怡的不良认知有所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有所改善,顺利结业.
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分享:
(1)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力量配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三级预警系统各尽其责,协同配合.
一级预警系统,班级委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等,一级预警系统要做好信息反馈和温情陪伴的工作.二级预警系统包括辅导员,项目负责人,心理咨询师等,二级预警系统侧重疏导,防止意外发生.三级预警系统,包括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后勤宿管,校保卫处等职能部门.
三级预警系统的各个部门要协同配合,处理危机,促进心理健康,是学院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是学校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
(2)提高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危机干预意识和心理学专业素养
心理委员和辅导员是配合危机干预的一线主力军,应具备危机干预意识和心理学素养,这是危机干预成功的保障.
(3)定期进行心理普查,搭建人际关系支持平台,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十分重要.
学习心得和感悟:
从这个案例学习到,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可能信号: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时常旷课,微信或QQ中时常发一些消极悲观的语句,多次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不愿意与人交流,有严重的睡眠问题.
反思,对心理委员进行危机识别意识和能力培训很重要,这是学院心理工作的重点.记得去年下半年,学校有心理委员培训网络课程和考核,但是结果不太理想,说明大家对心理委员培训重视度不高。
今年可以督促心理委员认真学习.可以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相互配合,帮助大家更好的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
作为心理工作的负责人,工作做的很被动,不知道重点,也没有人告之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什么?好像平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转发消息,至于消息的下一级接收的辅导员有没有执行消息,不得而知.
我建立了心理委员群,同时转发给心理委员,怕辅导员忙忘了转发消息到班级.这样一级一级转达消息,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出错,任务就无法完成,存在很多隐患.
每个参与者好像都置身事外,只要点点鼠标就行,甚至没有仔细看任务内容.每学期的心理工作的重点部署,最好还是线下会议,保证每个学院参与者接收到了信息,并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和验收.
心里负责人其实就是一个兼职,在大家眼里估计就是转发消息的,人微言轻.辅导员属于二级学院,自成体系,我们院的辅导员大部分蛮强悍的,我至今也没和她们交流过几句话.
我不属于她们的体系,工作也很难得到她们的支持,事情不好做.我大部分工作就是开展活动,还有辅导一些辅导员推荐来的学生.二级学院的心理工作站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心理工作等于少了一层保护网.
话又说回来,二级学院的心理负责人有没有心理危机评估能力,一个月补贴100元,大家有没有这个意愿做这个事情呢?看似心理工作逐级建立起来了,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呢?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做事情,真的挺难的.
我们院虽然有我能做一些心理工作,但是领导还在观望其他学院,怕自己一家搞引发其他学院的不满,各个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既有竞争也有同盟,真有意思.学院内部意见也不和,团队合作默切配合很难达成。
学校的三级预警系统搭建的如何,所有人员知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没有演练过,实际有危机时能否快速有效启动三级预警机制.
市面上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需要3-5年的学习和实践,耗费好几万元的学费,学心理真的很费钱,每年都得学习深造. 学校的专兼职咨询师的培训也很重要,人才是最紧缺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