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一切,源于我的不够强大,才会遭遇职场潜规则

2016年10月21日,台风“海马”袭击广东,早上撑着伞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在看一篇【为什么”网红“是他们而不是我?】的文章里面成为了主角,后来小编cici找上我,因为,她把我的年龄搞错了啊哈~
后来,因为这个美丽的错误,她的这篇文章阅读量激增10倍,朋友圈的力量真伟大
我的简书粉丝们从第一篇面试的文章到终结篇刚刚看了一下,70个人!真是不容易呀!
以下,是她的正文截取

这个“酒窝”看起来真给力呀,在别人的文章活成了主角的感觉原来是这般的奇妙的,我没想到自己的一步步行踪,被看在眼里,以致于cici后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是下意识的问,“亲爱哒,你是第一期的小伙伴吗?”
我的记忆力一向不太好,却也不差。我在每天打卡里面都固定有“每日一确幸”的环节,从5月份打卡到现在10月份,我每天都在记录自己的小确幸
小确幸,这个词语来自树上春树的随笔,意思是微小而幸福的美寓
我每天记录,除了积累自己的小幸运之外,还有一个私心,记着自己曾经做过有趣好玩的事情。我是双鱼座,都说鱼儿的记忆只有七秒,我猜,我的记忆应该比鱼儿多个10倍,7天吧!
这样,我不会健忘的太多,导致以后别人和我说起来的时候我还是一脸懵逼的样子:咦,我做过这些事情吗?就像cici上面提到过的”主动给群员编号方便执勤人管理”我已经忘记我做过了~
是的,我在18号周二晚上完成了自己准备了两个月的微课专场,近400人的大群分享里面注入了我近两年的心血,还有我积满干货的PPT,长达44页!
这一场微课开始时候,小伙伴很乖乖的配合我,当我在主持班主任Emma带出场的时候和大家来了第一句互动“请听到的小伙伴用数字给我回复1好吗”接近50位小伙伴给我回复了,队列整齐,没有吵杂

那一刻,内心的焦躁去掉了一半,我开始有动力对着手机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没有意外,结束的时候,带来了很多红包和鼓掌的表情,我完成了这个月的一个大BOSS打怪动作,耶!
其实,很多人注意到我讲课的时候,背后有着很多杂音,那时候我刚加班出来,找了个小店坐下来赶紧调整状态,回家的时候依旧在地铁上回答问题,这个状态下的“酒窝”好拼
完全不像去年以前的我,一个每天两点一线的上班族,加班完回家就是葛优瘫。我想,看多人看到这里的状态应该和我去年是一样的
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这么拼?
因为我受够了无休止的加班,却不会自我调整步伐
因为我受够了这个不努力的自己,看着别人步步高升还妒忌
因为我受够了被亲戚们瞧不起的眼神,因为我的工资处在同行业的下游
荒废了两年的大好职场时光,确切来说,更多是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回家进行自我学习升华和输出,学习的整个过程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形成不了闭环,这些宝贵的财富就随着我的大脑记忆消逝而消失不见
最让我焦躁不安的是我的工资待遇,我承认,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面,我对钱,还是有那么一点向往的,没钱吃饭的滋经尝试过了,破财挡灾的滋味也尝试过了
当我努力了许久之后,我鼓起勇气向总监提出升职需求,他含糊的话语中放出机会安慰我只要我努力交出成绩,就给我爬上去
当我努力了许久之后,我们一起合作出爆款的设计师竟然在拿到奖金的那一刻一分钱也不分给我之后,我震惊了,我愤怒了,我更加悔恨的是为什么我不能再强一点,不能一巴掌拍过这个曾经数次让我背黑锅的设计伙伴
这一切的一切,源于我的不够强大,才会遭遇职场潜规则
我其实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很多事情,选择看破不说破,这是聪明人的做法,也是我的做法,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撕逼,永远解决不了事情
所以,今年,在原来公司匍匐了大半年的自我挣扎之后,趁着那天总监找我谈升工资的时候(员工工作满一年可以增加10%的工资涨幅),我在他开口前提出了辞职
他充满惊讶的表情在刹那间一闪而过,好像笃定我这么乖的员工是不会提出离职的,后来,我们陷入了快一分钟的沉默,我想这个曾经很用心栽培过我的总监应该会留我一下吧,没想到他调整完开口之后就接受了我的口头辞呈
反倒是设计经理,留了我两次下来。我知道她的算盘,给点甜头让我继续做事情
通通拒绝掉这些留人的请求之后,我离开了这个让我成长了近三年的公司,走出破旧工业区每天必经的那个恶心黑乎乎的隧道之后,我真的解放了,心里的大石头彻底放下来了

同时,我带走了最珍贵的三种技能,让我投身进入了今天这家我超满意的公司
1,忍耐力,我的棱角在那家公司被打磨平了
上一家公司,是传统的家族企业,亲戚当大。那些陈旧繁琐的办公流程和工作制度,让我培养出足够的忍耐力。
都说年轻人容易冲动,当你被这种无情磨人的制度耗上两年,相信也没几个同龄人像我这样了
2,良好的沟通技巧,适当的圆滑讨人喜
曾经,刚入职场的我还在实习阶段,属于心直口快说话形的人,一开始我把公司的人都当成可以聊天的人来相处。
其实,我错了,好好说话才是王道,特别是家族企业风声传的特别快,必要的一点圆滑的沟通技巧,可以挡去很多灾害
3,过硬的技能本领,成为和别人区分的差异化根本对比
在这里工作,是没有人会帮你的,因为人少事儿多,流程还复杂
尝试过有一次需要把新做好的样衣(样板衣服)拿去打扣眼(穿过纽扣的口子)硬是走了四个部门都没批准下来
那一刻,被气到了。陈旧的工作流程制度什么时候可以改一改!
只需要打声招呼的事情拿到生产部工厂去弄或者多请一个车版大姐(车衣服)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拖了一天才办好
真是够了,从那之后,凡是能学会的我都尽量去学,做到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去求人!
之后,凭着这几样过硬的小技能,我努力的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各种跨界的新鲜事物,比如
参加活动,我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90后创业人,开阔眼界
参加各种微课和训练营,我快速的学习到个人提升的领域知识
尝试探索自己能够涉足的领域,我竟然在平面设计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
尝试演讲,培训,打卡,阅读,当微课主持,参加各种论坛大会,见大咖,开发项目等等一系列的自我探索的跨界转型后,找到了互联网运营这样的一个职位让我钻进了新世界
在吃过亏的职场路上,我唯恐错失每一个可以抓住发展的机会
我强迫着自己大量的学习,甚至不惜付费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强迫着自己去运动,早睡早起,甩掉我一身的亚健康状态
我强迫着自己大量的输出打卡内容和设计作品,强化自己的设计技能
就这么一路的开挂下去之后,发现,其实酒窝可以很强大
当我手里的谈资和作品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了别人眼中厉害的90后之一,在面试日记被好多人关注和开了微课之后,面基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之后,越来越多人的开始注意到我,甚至成为了最近有些霸屏的“网红”
这个转型之路,我走的并不轻松,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全是努力的汗水浇灌
我一直相信,照我这个速度下去努力,一切都为时未晚,顶多大器晚成!
看完有共鸣的话,欢迎大家转发,留言哦。成长的路上,我们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