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英剧,可以把它看作科幻微电影合集,每一集不过40-50分钟,但观影体验完全不亚于一部两小时的科幻大片。
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曾说过:
“科幻电影的魅力在于,一部分故事情节能在若干年后找到现实对照。”
所以《黑镜》里面大多剧集,看过以后都会很丧,因为当你把剧情对照现实世界,会发现它们如此的相似。
社交打分系统
第三季第一集,构建一个这样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相互打分,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分数也决定了阶级分层,4.5分是草根和中产的分界线,4.5分以上,航空公司会为你预留特殊座位,医院会为你优先安排手术,车辆租赁处会给你借优质车辆,高端住宅小区也为你敞开大门。
如果得分在此之下,对不起,你踏出家门的每一步都是荆棘,生活被敌意和歧视所包围。
像不像阶级固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底层人士翻身的机会渺茫无望。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女主为了能够入住梦想中的公寓,开始了一场求分之旅,八颗牙齿微笑、晒美好生活求赞、参加精英阶层闺密的婚礼,想获得精英阶层的打分,因为高层人士的分比底层人士更值钱。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但女主运气不太好,遇到了一系列糟心事,她受尽委屈,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撕下面具,发泄自己的愤怒。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评分规则:淘宝卖家们为了获得好评,赚更多的钱,忍住想骂傻逼心情,对你好声好气;滴滴出行里也有互评机制,低分的乘客可能打不到车;支付宝里的芝麻信用似乎也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里,7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租共享单车、免押酒店、免押租房,甚至积分越高,借钱利率越低。
你能说这些评分规则不好吗?它让我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但总觉得我们可能不太自由了,我们的信息随处可见,别人在了解你这个人本身的时候,先去翻看你的社交信息,但那些信息大部分是装出来的,装出来的岁月静好,装出来文明礼貌。为了获得了更多的便利,我们去研究别人的喜好,将自己装扮成别人喜欢的模样。
拉黑的最高级形态
看了一集《黑镜圣诞特辑》,影片里智能眼除了偷窥隐私以外,就是用来拉黑的。
我们现在拉黑只是对方没办法发消息,面对面还是能交流的。
但如果你拥有了这款新时代“智能眼”,你就能把这个人完全从你身边拉黑!除了不能打电话,发消息以外,你连照片都看不见,那个人只能存在你的头脑里。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影片里的男主被前女友拉黑了,他再也看不见她了。
这样对前任会不会太狠了。直到女主死亡那一天,男主在电视上看见前女友,抱着电视痛哭。
智能眼还能用来处罚犯人,让他看不到所有人。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有人说,这样的惩罚太过了,人是社会群体,如果都没办法个人交流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我被处以这样的极刑,我会隐居山林,自己耕一亩田地,养一只猫,一只狗,鸡鸭三两群,不和你们人类玩了!
其实拉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沟通,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误会。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的科技足够发达,通讯足够畅通,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呢?
用机器人代替死去的丈夫
女主的丈夫意外死亡,她承受不了悲痛,向科技公司购买了一个机器人,公司导入了女主丈夫生前的所有数据,性格、爱好、声音、样貌都无差别。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机器人还言听计从,像一个乖顺的小奶狗,性能力也超棒,因为机器人会导入了各种性知识。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刚开始,女主觉得就是自己的丈夫回来了,但渐渐地,她开始察觉到异样,机器人总是一幅乖顺的模样,女主骂他,他不会还嘴,女主生气让他滚出去,他就滚出去。他没有人类的情感,女主每时每刻都能清楚地感知到他不是她的丈夫,仿佛也是在提醒她:丈夫早已离世。女主陷入了更深的痛苦。
借着科技的新壳,说着人的旧事——《黑镜》最后女主把他放置阁楼,每年丈夫的生日去看望机器人一次。
如果真的有这种机器人,宅男们会欢呼雀跃,这就是升级版的充气娃娃。
机器人和人类总是有区别,它可以通过模仿人类,但是它不过是一串代码,没有情感,没有反馈,不真实,它并不能真正代替你爱的那个人,也不能成为逃避现实的工具,它只会让人活在回忆里,无法坦荡荡地去面对亲人的死亡。
结语
科技进步是好事,它便利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填补我们的情感空缺,但是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被科技所桎梏。
其实科技并没有奴役人类,是人类自己奴役了自己而已,《黑镜》也只是借着科技的壳,说着人的糟心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