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待办事务也都安排得很好,就是没法掌控自己的表现?
在本应集中精力攻坚任务的时候,却无法全情投入?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遇见《精力管理》这本书,它让我认识到之前我对精力的理解只停留在体能管理上,而全情投入需要精力的四个维度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来支撑。另外,书中给出了不少行动建议,我已经开始践行,真的很受益。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要点,也分享对我的行动启发。行动启发是我个人想要改变的部分,希望你也有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5738/a0d8c4dbbad8e6cc.jpg)
一、「精力」和「精力管理」
什么是精力?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它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
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1、调动四种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2、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要不时更新精力</u>
3、突破舒适区,进行系统训练
4、养成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真正改变
全情投入需要身体活跃、情感联动、思维集中,并且达到超出个人短期利益的意志高度。
提倡要把生活看成是一系列短跑冲刺,主动追求适量的压力,放松其实也是有效产出,以最深层的价值观驱动,依靠习惯而非自律来坚持。
二、精力的四个维度
1、体能精力:为身体添柴加火
体能精力通过氧气和葡萄糖的化学作用获得,呼吸和进食是最关键的两项调节器。
体能精力管理包含:
- 呼吸:延长呼气时间有利于精力恢复。长呼一口气,分3次吸入,分6次呼出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平复下来。
- 饮食方式:吃能持久提供高效能量的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一天吃5-6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每次只吃能维持2-3小时能量的食品,加餐的零食热量控制在100-150卡路里之间。多喝水,可参考每天至少喝1.8L。
- 工作节奏:90-120分钟休息一次
- 生理周期与睡眠:早睡早起。一般保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如果不能保证,可以考虑每4个小时,小憩20-30分钟。
- 运动:① 心血管训练(间歇性训练):训练和休息交叉进行,如短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甚至举重,加上完整的有氧运动恢复过程更好。② 力量训练:负重训练或加压训练。最基础的力量训练包括身体6个主要部分——肩膀、背部、胸部、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腿部,每个部分在适度负重下做一组8至12个重复动作。
我这样行动:
① 保持腹式呼吸(待坚持)
② 早餐尽量涵盖4种食品类别,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待养成)
③ 每天喝1.8L水(待养成)
④ 工作时每90-120分钟休息并补充能量(很有效)
⑤ 午睡半小时(重新养成)
⑥ 21:00-22:30睡觉,早上4:00-5:00起床(最适合我的作息时间)
⑦ 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加入针对性心血管训练和力量训练(在坚持)
2、情感精力:把威胁转为调整
情商的意义在于有技巧地管控情感以保持正面积极的精力,并最终为全情投入服务。在实际应用中,自信、自控、社交技巧及共情能够牵动积极情感的“肌肉。”通俗来说,就是耐心、开放、信任和喜悦。
在这个部分,有几个关键词:「情感再生」、「情感肌肉」 、「情感容量」,当我看到它们,我就知道自己欠缺的部分在哪里。
- 「情感再生」关注情感精力消耗和恢复的动态平衡。给出的建议:
① 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在那些能带来享受、满足和安全感的休闲娱乐活动上,如阅读、散步、听一场精彩的演讲等,注重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内涵。
② 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朋友、家人、同事。
我这样行动:
① 每天阅读1小时(终极爱好)
② 尽可能每天全身心地陪宝宝玩1小时以上( 终极充电)
③ 尽可能每天和家人一起吃晚餐,周末全家人一起吃早餐(一直在做)
④ 下半年开始报班学跳舞(喜欢但未行动)
⑤ 主动和朋友们保持联系(一直被动)
⑥ 每周输出3篇文章(未能坚持)
-
「情感容量」的最高境界,是足以驾驭所有情感的能力。
「情感肌肉」,这个词太生动了,我们都能很容易地联想到「锻炼」这个动作,这也是作者的意图。
这提醒我们要主动锻炼自己的情感承受力(强度)和情绪广度(包容度)。
提升情感强度和包容度的建议:
① 多使用正面情感语句
② 在挫折中提升逆商,学会情绪自控
③ 尊重自己,不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
④ 倾听他人,提升「共情」的能力,并注意沟通的技巧
⑤ 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惯常负面行为,坚持改变,把它变成锻炼情感能力的机会
⑥ 学会接纳不同的情感,看待性格品质不绝对
我想这样行动:
① 觉察每天都说什么,说能支持自己和他人成长的话
② 在尝试做一件事情时,用「敢于开始」和「愿意再次练习」来衡量自己的勇气,将那些未成功的结果视为对自己成长的反馈,而不是用它们来评判自己的成就和能力。
③ 在他人说话时尽可能不打断,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觉察自己的说话方式。后期通过阅读,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
④ 培养耐心:在作出反应前暂停片刻,自我提醒,深呼吸,转移观感。
3、思维精力:保持专注和乐观
优化思维精力的关键因素包括思维准备、构建愿景、积极的自我暗示、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创造力。
优化思维精力的方法:
① 学会休息和放松,让思维得到恢复,提升创造力
② 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强认知能力
③ 学习新的事物,锻炼思维肌肉
④ 用正面、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思维,变成现实的乐观主义(看清事物真相,却仍朝目标努力)
⑤ 做好时间管理,将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物上,更专注
我想这样行动:
① 面对负面思维。每天早上醒来静心10分钟,看到自己的负面思维,调整思维角度,将挑战视为学习成长的机会,最后以看到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事物结束。
4、意志精力:活出人生的意义
意志精力源于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
意志力量的关键动力在于性格品质——按照价值去想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最强大的意志力量是激情、投入、正直和诚实。
在为他人奉献和照顾自己之间找到平衡,意志精力才能延续下去。
意志精力甚至可以弥补严重不足的体能精力,他为所有层面的行为提供动力。
我想这样行动:
① 明确我最珍视的5个价值观
②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用价值观检视自己的行为
③ 分享自己的成长,支持他人成长
④ 给值得帮助的人,真诚的、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如何做精力管理训练
1、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当目标感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它就成为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
如何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
① 如何找到内心最坚定的价值取向?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 想象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3种品质
-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② 具体定义你最核心的价值观,并描述在现实中的行动细节,形成一份完整的构想。
我的行动:
① 明确了我最核心的5个价值观:「恒心」、「知识」、「健康」、「正直」、「谦逊」
这个行动真的给了我惊喜。
我原本以为自己最重视的价值观是「卓越」,但是想象着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并不会让我确信人生值得。但如果没有成为自己,没有持之以恒地把时间花在自己想做的、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一定会懊悔。
终身学习,不断成长,会让我感觉生命鲜活。把自己照顾好,会让我踏实有爱。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信守承诺、低调谦逊会让我坦荡安心。
这5个价值观,都为了持久地守护自己内心的一份和平,进而给他人以温暖。
② 完成了基于价值观的构想: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把时间花在自己想做的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坚定捍卫自己的信念,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也会持续在学习中塑造自我,并把自己获得的知识与成长经验分享出去,给需要的人以支持。
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仅要坚持锻炼身体,守护自己的健康,还要提升情感、思维和意志,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希望自己信守承诺、言行一致,提升自己的行动力,但要避免轻易许诺,对于许诺后没有做到的,就要去弥补、承担责任。
我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交流时持有开放的心态,不浮夸傲娇。
2、正视现实:你的精力管理做得如何
要想变得高效,我们必须诚实面对生活中最痛苦的事实和冲突,同时怀抱希望和积极精力投入生活,最终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觉察你是否存在以下耗费精力的行为:
① 防御系统:停留在纯理性探讨的范畴,忽略情感与现实行为;将不愿接纳的部分,映射到他人身上;为任何情况做好最坏的打算;将不被接受的情感转化为过度的对立情感中。
② 压抑的情绪以伪装后的其他形式出现
③ 长期的暗暗焦虑和不满
④ 说服自己一切都很好
⑤ 责怪他人并将自己看作受害者
⑥ 认定自己的观点就是事实
⑦ 无法认可和欣赏自己的长处
面对现实,如何调整:
① 跳出情境,看到更完整全面的情况
② 保持开放的心态,认同自己被蒙蔽的可能性
③ 接受相反意见也有正确的可能性
④ 追寻真相不过度
3、付诸行动:积极仪式习惯的力量
意愿和自律推着我们行动,而悉心养成的仪式习惯会吸引我们做出行动。
在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中,规划时间和行为的关键:
① 确定时间、地点和具体行为
② 设计正面行为。eg.如果我感到生气,就深呼吸10下
③ 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目标
④ 每天重复温习所要养成的习惯任务,每天检查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