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趁机大举攻赵,赵太后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定要以长安君为人质,否则就不出兵。赵太后坚决拒绝了齐国的要求,谁都劝不动赵太后,求援一事陷入僵局,大臣们个个心急如焚。
这天,左师触龙装作若无其事地前去拜见太后,抱歉地说:“我的脚有点毛病,行走困难,所以许久未向您请安,但又担心太后的健康状况,所以前来觐见。”触龙又说:“我有个小儿子,名叫舒祺,非常不成才,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向太后请求,给他个王宫卫士的差事。”
“可以,他今年几岁了?”
“15岁。”
“看来你也是疼爱小儿子的。”
“是吗?我觉得太后比较疼爱长安君嫁到燕国的姐姐。”
“不,我最疼爱的是长安君。”
触龙说:“如果疼爱孩子,一定会为他考虑将来的事。长安君的姐姐出嫁时,您因不忍离别而哭泣。每当有祭拜时,您一定祈求她‘不要失宠而回赵国’,而且希望她的子孙都能显贵,继承王位。”
“是啊。”
“那么请您仔细想想看,至今为止有哪位封侯的人的地位能持续三代而不坠的?”
“没有。”
“不只是赵国,其他的诸侯怎么样呢?”
“也没有听说过。”
“为什么呢?所谓祸害近可及身,远可殃及子孙。王族的子孙并非全是不孝者,但是他们没有功绩而居高位,没有功劳而得到众多的俸禄,其最终结果就是误了自己。现在您赐给长安君崇高的地位、丰沃的封地,却不给他建立功绩的机会,万一您将来出了什么意外,长安君的地位能保得住吗?所以我认为您并没有考虑到长安君的将来,您所疼爱的是长安君的姐姐。”
赵太后被触龙的情理打动了:“好吧,一切照你的意思去做!”
老谋深算的触龙采用迂回诱导的方式取得了成功。第一步便是以情动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觐见赵太后时,触龙首先谈的是生活起居,把关怀之情送进赵太后的心中,造成了同病相怜的心理共鸣氛围,这种做法与其年龄、身份相称,因而使赵太后备感亲切。随后提到爱子,更是挑起了赵太后的同情与共鸣,这就是以情感为基础进行有力的说服。
德谟克利特说过,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在说服对方之前,先攻心,以情感之,说服才更容易成功。尤其是面对权势时,说服的攻势更不能直接展开,而是应该采用情理交融的方式。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需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些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只知一味地滔滔不绝,希望把自己的意见施加给对方,殊不知“强扭的瓜不甜”。如果说服别人之前能够多一点思考,揣摩一下对方的身份与所处的环境,讲究说服过程中的艺术性,那么等到真正进行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