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冻米糖
腊月二十七了,我还在上班。街上行人脚步匆匆,大包小包办些年货回家过年。回想起小时候的今天,我可能正黏在外婆的脚跟后,缠绕着她给我们做冻米糖吃。
外婆的冻米糖在那个物资不算丰厚的年代,冻米糖算是较为奢侈的茶点。尤其是它的甜、香、脆,更受人们的青睐。我们这些小馋猫想想冻米糖就会垂涎欲滴。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见过世面的人,我们以为冻米糖也只有她会做。
外婆的冻米糖
外婆出生于西乡一户地主家庭,家底丰厚,她又是家里的长女、独女,打小吃了许多牛膏,所以她经常说自己身体好、头发黑、走路带风、声如洪钟都源于小时候吃了牛膏等营养奠定了好基础,她还上过私塾、读过老书。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读过书的真的很少。嫁给外公后,遇上了兵荒马乱的时代,尽管外公经常出入宁乡做稻米、茶油生意,她却没有过上多少好日子。但她心灵手巧、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家里驻扎过白军、红军,最终让她做了几餐饭就撤退了。战争走兵、斗地主、失去丈夫、守寡、独自抚养妈妈和舅舅,包括因曾宪国受牵连等一系列的糟糕事件像戏剧一样发生在我的外婆身上。每每讲起这些经历,她就感慨万千。她的人生很坎坷,但她一直很乐观,因为身体好,声音洪亮、笑声爽朗,一般都是边做事边讲故事,她的故事和她的冻米糖一同产生,这也是我们像跟屁虫一样喜欢跟在她脚跟后的重要原因。
外婆的冻米糖
外婆的冻米糖做法很讲究。
立秋后,秋事不断上场,打板栗、刨红薯丝、晒红薯片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每每到了晒红薯片的那一天,外婆就会叮嘱妈妈把烫红薯片的那锅水留下,放些看相好一点的红薯在里头继续熬,熬成一锅黏黏稠稠的饴糖。这红薯糖就是为年底做冻米糖预备着的。12月是外婆特别忙碌的季节,过了腊月初八,外婆就忙起来了。准备年货、柴火,请裁缝做新衣,打扬尘……。更重要的是东家一天西家一天地帮人家做冻米糖。我家应妈妈的要求安排在每年的27日,妈妈说我家孩子多,不能做得太早,不然过了年就吃完了。
外婆的冻米糖外婆做冻米糖必须采用清洁干净丝滑周正的糯米, 最好是当年的新米。选好米后,得先把米里的石头、砂石之类的杂质清除干净,再把干净的米放入木桶里,注入清水浸泡1-2天;等米泡涨后,捞出,放入沸水中煮熟,再捞出,放在篾盘中扒平冷却后,把成团的米用手搓散;然后,放在蔑垫上晒干,切不可在烈日下暴晒;等水分干得差不多,把晒后的米放入烧热的油锅里炸一分钟左右,到米粒完全膨化为止;炸好后,放入容器中滤掉一点油,然后将红薯糖放入锅里,加热至滚烫,将炸米及配制好的辅料倒入糖液中,搅拌均匀;最后,把搅拌后的热冻米糖趁热按标准比例倒入方方正正的糖架中(即冻米糖的模具),用擀杖推平,再放入推槽内,趁热来回压平,冷却后用锋利的菜刀按需求切片。还有一种是采用人参冻米(爆米花)作主料的,相对炸米的米糕要酸软一些,更适合老人和小孩。我家做人参冻米的更多一些。也许妈妈也遗传了外婆的善良,更侧重考虑老人和小孩的需要。
外婆的冻米糖
我们一家都喜欢吃冻米糖,尤其是外婆做的冻米糖,吃起来感觉米粒之间都充盈着外婆边做边讲述的的故事,红薯糖里流淌着外婆爽朗的笑声!
外婆的冻米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