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莫斯科

作者: 心羽飞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09:27 被阅读75次

早上火车到站,领队失职,没有提醒时间,幸好服务员过来收毛巾,叫醒所有人,但还是有许多人没有时间洗漱。

朦朦胧胧中排队上洗手间洗漱好,团队里唯一的男士说三分钟后到站,我还以为他幽默风趣,因为一路上他都爱开玩笑。

昨天他就已经在抱怨,说这次的行程太长,平时公事繁忙,公司最多能放六天假。

为了给宝贝女儿与夫人以陪伴,实在是难得的好爸爸。

1,魅力火车

莫斯科去圣彼得堡的火车,凌晨1点半才发车,时差倒的还好,但每天3点总会醒来一次,然后继续睡到6点左右醒来,已算正常,朋友们许多3点醒了就没再睡过。

那天也像第一天来俄罗斯一样,熬了二十来个小时,一上火车,就累倒了。4点醒了看一眼表又睡,一觉到7点。

人生中坐过三次火车,第一次是从广东去温州,坐了25个小时,我说,这辈子再也不坐火车了。

那时女儿小,带着她坐火车,可以去母婴室休息,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许多人没位置就直接坐在地上的,还有许多人买不到火车票,直接带着被子在广场上打地铺。

那时到处是不安全系数,亲眼看到过小偷换包被抓住,说自己拿错袋子了。

最受不了的是火车上睡觉,车轮转一圈发出摩擦的“铛铛”的声音,让对刺耳声音敏感的人特别难受。从此以后十多年没坐过,出行基本自驾或飞机。

第二次坐火车,是去昆明旅游,为了让儿子体验一下火车的感受,再次毅然买了回程的票,也是坐了十多个小时,那次感觉好多了。

一路上有喜欢的队友们一起聊天,学到好多知识,第一次知道了怎么制作微信书,老公还和旅途中认识的老师们一起喝到不醉不归。

儿子与新认识的小朋友们也玩的不亦乐乎,回家我做了4本自己的书送给老爸,收到女儿的文字图片书,实实在在的激动了一回,老爸也开怀自豪了一阵。

昨晚是累的一倒头就睡了,一觉到天亮,根本就感觉不到车轮转动声,早上醒来才有感觉,其实所谓的疲惫或不适应,可能都是没有累到崩溃的地步。

俄罗斯的火车虽然不新,但里面整洁干净,所有的被单都是一次性清洗过,下铺是沙发式床,需要自己铺床套被子。

上铺只要套好被子枕头就可以,下铺底下还可以放行李箱,设计的非常好,床铺比酒店的还舒服,软硬适中。

走廊里阳光明媚,大人们在聊着天,孩子们在喧笑,一片和谐景象。

2,谢尔盖耶夫镇-圣三一教堂

谢尔盖耶夫镇

今天是第四回坐火车,返程轻松多了,没来的及洗漱,只是一个小差曲。

下火车,又是熟悉的张导接队,带我们去华人开的餐馆吃过熟悉的中式早餐,直接就带我们去圣三大教堂。由于早起我在车上迷糊着睡了一觉。

几天时间看过太多教堂,已经有点免疫了,但看到眼前这青草依依的小镇,还是忍不住心里一动。

谢尔盖耶夫镇-圣三一教堂,位于莫斯科市区东北 71 千米处。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也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

导游说,这里可以欣赏到莫斯科郊区最纯朴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

圣三一教堂是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相当于俄罗斯的梵蒂冈,由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小礼拜堂、公用大厅、斯摩林 斯克、沙皇宫殿和 88 米的钟楼组成。

其中圣三一教堂是修道院的核心。拉夫拉教堂是谢尔吉圣三的主教堂,是圣母升天的主要场所,与克里姆林宫大教堂同名。

谢尔盖是唯一一位在生前就被称之为圣人的人,之前陪伴他的白色鸽子,后来飞走了,又飞回的灰色鸽子,传说是白鸽的后裔。

谢尔盖在临死前,让门徒拿了事先准备好的圣杯里的葡萄汁,给他饮下。传说43天后打开棺材,尸体没坏才确认是真正的圣人。

教皇也会在这里上班,蓝颜色的教堂代表升天,红色代表圣母,黑色代表圣子。

斯大林时期,因为反对宗教信仰,枪毙了25位领导人,并破坏了这里的教堂,但后来怕人民闹事,又将其修复。

88米蓝色尖顶教堂,是全莫斯科最高的教堂。黄色的办公室教堂,常年会有音乐相伴。

无用的领队一路没法用语言形容,早上火车到站把一车客人扔在车上,自己一个人逃难似的先下车。这一路上基本什么工作都没做,只知道卖球票赚外块玩手机。

莫斯科地导在景点大门讲解完就解散,找阴凉地休息,故事讲的还算到位,工作也比较称职的,只是习惯了莫斯科的快节奏。

看到其他导游一路在教堂讲解,领着大队伍安静游玩,跟着听故事,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信仰重地,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在里面散步,走走停停风景宜人,呆上一天也不觉得累。

我们在这里品尝了重口味的俄罗斯蛋糕,太甜腻了,尝了几口实在难咽,不过要是配中国茶一定还不错。

在教堂的图书馆买了一本谢尔盖的中文版故事书,回家慢慢琢磨。

教堂外围的小镇上,有许多便宜的小商品在出售,其中不乏美丽的俄罗斯套娃,比导游带去的精品店便宜N倍。

和外婆很像的民间艺术家

林荫小道上都是鲜花点缀,看到三三俩俩穿着黑袍的牧师们在散步,有的站在十字架的墓地前祷告,萧穆而庄严。让人心生敬畏与尊重。

在小镇上,看到一位胖胖的大婶在针织披肩,旁边一位上了年纪在画套娃的民族艺术家,我们上前请求一起合影,她们热情的回应了我们的请求。

拍出照片,才发现她真的神似外婆,这真是难得的缘份。

3,莫斯科地铁

吃过午餐去坐地铁,欣赏俄罗斯的地下皇宫。

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按运营路线长度为全球第7大地铁系统,按年客流量为全球第四繁忙。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这个地铁站的建筑风格被归入当时的“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前卫的设计理念融入了传统的装饰元素,别有一番诗人般的浪漫情怀。

大厅两侧的每座大理石拱门都镶着不锈钢。一盏盏照明灯围成圆形,嵌在穹顶。地面中央的红色大理石“通道”,犹若一条红地毯,仿佛在欢迎每位乘客。

地铁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天花板,千万别以为只是灯饰围成圆形这么简单,其实每个圆圈里面都另有风光。这里镶嵌着苏联名画家杰伊涅卡的马赛克壁画,共有31幅。

该设计方案于1938年在纽约国际展上获得大奖,使“马雅可夫斯基”站成为世界级的地铁站。总体来看,莫斯科地铁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

地铁站里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

125米倾斜长电梯下来,让恐高的人直心颤,走廊过道都是大理石建筑。进入第一站,英俊的男士们很伸士的起身让座,可惜我们只坐了一站,全部就出站了,看到宽敞的走道大厅里全是壁画和雕刻。

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灯、玻璃拼花以及站台顶部那些代表着建筑者精湛技艺的马赛克镶嵌画,使车站仿佛成了一座艺术博物馆。

地铁站总共修建了81年,因为它的华丽,一直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地铁车厢除顶灯外,还设计了便于读书看报的局部光源,在车厢门口安装了报站名用的电子显示屏。

在第二站,许多人都在认真读书,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的,都是很认真阅读的表情,强大的民族强大的内心修为及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在第三站下车,参观完毕,按原路返回坐四站,到达最初的纪念广场,结束了我们整个行程的所有景点。

4,旅行中的探索与发现

俄罗斯之行,虽然是走马观花的跟团游,但跟团确实有跟团的便利,省了许多语言的麻烦,认识了许多见识广泛的朋友,收获了许多有趣的事物。

每当混在人群中时,也会混淆是何种人种、民族?不论何种年纪的人,胖的很胖,瘦的很瘦,像竹竿,没有美到让人惊艳的感觉,却各带不同的风景与气质。

在滴血教堂迎面而来的女孩,仿佛时光回流,看到二十岁的自己,紧身背心短裤,加运动帽,站在阳光下就是亮点。

遇见,是生命的缘分,总有些眷恋,藏在时光的角落里,为爱修行;总有些简单,写在如水的光阴里,让心底生长出婆娑的感动。

这个世界上 ,总会有一些地方有你期待的美好 ,TA将会是你心中的一盏灯 ,只不过你得去寻找 。

我想这就是旅行 ,你不能去期待,一切都如你的计划 ,你只能去迎接,虽然要走很远的路 ,但也可以看见了更多的风景 。

相关文章

  • 重返莫斯科

    早上火车到站,领队失职,没有提醒时间,幸好服务员过来收毛巾,叫醒所有人,但还是有许多人没有时间洗漱。 朦朦胧胧中排...

  • 一画一话 | 城市系列 1 Moscow莫斯科红场 莫斯科没有眼

    莫斯科红场(俄文 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英文Red Square)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临莫斯科河...

  • 东方莫斯科,这个冬季让我们一路向北

    很多人都喜欢俄罗斯的莫斯科,其实国内也有一个莫斯科,被成为“东方莫斯科”,它就是哈尔滨。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

  • 走近莫斯科大学

    隨旅行团抵达莫斯科的当天,便造访了遐迩闻名的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位于莫斯科西南的列宁山上,占地320公顷。主楼...

  • 莫斯科

    我们穷尽一生的人生理想究竟是什么? 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是探寻生命的终极体验? 是超越自我身体的极限? 还...

  • 莫斯科

  • 莫斯科

    辰辰在幼儿园 深秋 玩雪

  • 莫斯科

    一寸山河一寸血

  • 莫斯科

    嘉庆17年,拿破仑大举伐罗刹,罗刹王焚城而亡,莫斯科城遂破之。不日,罗刹盗贼四起,罗刹王亦率众进犯。法军死伤怠尽,...

  • 苏俄战争影视中的那些个经典军人

    1、**电影《莫斯科保卫战》 **朱可夫 元帅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副统帅 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莫斯科的防御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返莫斯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co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