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项目第一圈创业今日看点
有多少公司制度变成了形式

有多少公司制度变成了形式

作者: 悟三分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18:56 被阅读51507次

许多朋友吐槽自己公司的制度流程是搞形式:每月/每周/每天的早晚例会制度走过场,没人在意;员工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变成挂墙上的话,没人理会;各项工作流程变成了一纸空文,没人执行,等等。

如果你是个想一辈子做员工的人,你可以尽情当个吃瓜群众在一旁冷嘲热讽的看热闹。这篇文章接下来说的不适合你。如果你未来想往管理层方向走,那么你就需要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样的制度和流程才不容易变成形式?怎样保证制度和流程发挥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看一个制度出生的案例:

1、谁制定的制度?

刚来公司1-2年的小姑娘写的。

2、她怎么写的?

1/3百度,1/3了解情况,1/3自己理解。

3、谁检查的?

小姑娘的主管很忙,没时间从头到尾看,问小姑娘有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答案自然是有。于是简单看了几处,提供一些思路,让小姑娘来回改了3遍。

4、谁审核的?

小姑娘的经理更高明,他比主管还忙,哪有时间看那么仔细。他也问主管有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答案自然是有。保险起见再挑几处错误,提供一些思路,让她回去再改2遍。

5、怎么过会通过的?

小姑娘的老总最精明,比经理和主管都忙,好不容易抽出了过会的时间,但就是不拍板,只提大思路,天马行空的说大道理,不提具体怎么实施。出差的时候给经理打电话说:“这个制度你得快点出,我出差签不了字可不是你不推行制度的理由噢?”经理听了,乖乖马上推行。运行的过程没问题则罢;出了问题,老总把经理叫过来说:“看你们出的好制度,搞得别的部门鸡犬不宁。制度是为了规范,哪有越规范越乱的道理啊?”如果制度不落实,老总就说:“你当初怎么定的制度?怎么都是空话?”反正永远是底下人的错,跟老总没关系。

结论:老总不当“坏人”,出了问题都是底下人的问题,可以责怪下属,也可以随时跳出来当“好人”;经理和主管不当“匠人”,出制度这种体力活,都是底下人的事,况且出了问题,也可以往下推;最后,全公司最倒霉但对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做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来了一两年的小姑娘。这样的制度,最后变成形式,不是理所应当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如果想要公司的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需要具备哪些前提呢?

1.领导层为制度的出台和运行付出过什么?

制度出台之前,公司领导层对这个制度的出台和推行是什么态度、了解多少、做过什么,决定了制度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领导层不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喜欢玩各种“推拖拉”花式技巧,这样的制度最终只会是废纸。反过来,如果领导层从一开始就重视,从一开始就全程参与,了解制度中每个环节设计的用意,为了制度的推行开大会小会的强调,而且定期的提醒和检查。想象一下结果跟之前会有什么不同?

小结:要制定和推行制度,先搞定领导层,想办法得到领导层的充分支持和参与。没有这个,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去做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吧。

2.谁为这项制度的实施负责?

或者说制度得不到贯彻和实施究竟该找谁?。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制度不落实你又能去怪谁?难道要去怪上帝?总听很多人说老总喜欢乱骂人,比如总经办出台的《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一大堆人不按制度执行,老总就骂总经办。总经办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其实一点都不冤,制度没有说明如果谁不执行会怎么样,你说老总应该怪谁?当然怪制度的制定者了。

小结:要明确谁为这项制度的实施负责?如果没落实,要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谁来牵头问责?

有的公司规定了谁为这项制度的实施负责,却没有规定出了问题,谁来牵头实施问责?

这个问题很关键,谁也不愿意当坏人。你不规定清楚,结果就是没人愿意出这个头。

有人说: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绩效考核兑现这类假大空的话。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

反问:人力资源部门怎么负责?绩效考核怎么兑现?

有人说:总经理问责啊。

反问:全公司什么事都找总经理,那要各部门干什么?

那么,那到底谁来牵头问责?其实不一定,根据制度的类型和情况,部门级的可以部门负责人、公司级的可以审计部、特殊的可以总经理助理、敏感的可以领到指派专人、一般的可以办公室。

小结:要明确如果制度不落实,谁来牵头问责。

4.有定期评估、更新过制度吗?

许多人,当你问他们:“你们公司某某制度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

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我来的时候就这样”

问:“那你认为这项制度有问题吗?”

答:“有,我觉得有XX问题。”

问:“那你怎么不提出来?”

答:“怎么提?跟谁提?”

许多制度自身不带评估和更新机制,世界变化快,当时合理适用,现在也许早已不适用。那么,不适用了,怎么办?

有一种做法是规定制度的适用期限,适用期限一到必须按照原程序重新走一遍调研、修改、推出的流程。

小结:想好制度的评估和更新流程,以及这项工作的牵头人和实施者,保证制度合理可行。

制度落实绝不是做到以上4点就一定能保证,但做不到,制度最终就会是形式。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击“喜欢”;若想获取更多好文,请点击“关注”。

通过提供思想和方法,节省职场人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时间。

相关文章

  • 有多少公司制度变成了形式

    许多朋友吐槽自己公司的制度流程是搞形式:每月/每周/每天的早晚例会制度走过场,没人在意;员工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变成...

  • 谷歌英特尔都在使用的OKR | 让你不再与KPI斗智斗勇

    2017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你的KPI完成了多少? ……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多公司采用了KPI考核制度,但是...

  • 2017-12-18

    制度因为什么而变?(是原因)制度变化的原因 制度为何而变?(是目的)制度变化的目标。

  • 【HR论道】员工上班期间观看不雅视频,公司将其解雇是否合法?

    李某于2003年2月12日入职A公司,公司《安全奖惩制度(试行)》有相关规定:工作期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赌博的;或观...

  • 安全会议制度

    安全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生产会议内容、形式、记录等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类别 (...

  • 有多少公司,最后成了一座庙?

    最近佛祖再一次降临世间,以不争、不怒、不执的理念,以万法随缘的心态,瞬间圈粉无数。 面对“佛系”理念的流传,有人无...

  • 资本和人才,哪一个更重要?

    概念:合伙人制度 合伙人制度,就是分享而不是独享公司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公司到底是资本的,还是人才的,...

  • 自己多点本事,就少走点弯路

    1、初创公司或者有公司挖你的时候,如果以股份的形式洽谈,则是要看股份的多少?股份的多少代表的是诚意,以及自己自己加...

  • 关于绩效考核-II

    我们不希望公司是一个无序管理的环境,但也不希望公司是一种无效的考核制度,是一种形式上的考核制度。我不曾设计过公司级...

  • 愿有人 理解你背后的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多少种模式?我们每天需要与多少人以多少种不同的形式相处?因为一场疫情,老师们被迫变成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多少公司制度变成了形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he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