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4-30 13:29 被阅读0次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亦是每个做家长的夙愿。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能够出人头地,前程似锦呢!

    对此,苏轼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每个人生下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孩子头脑聪明。可聪明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就是因为太聪明,遭到人家嫉妒,被误了一生啊。

    我只愿我的孩儿将来愚笨鲁钝,可以没有灾难,没有祸患,平平安安地官至公卿。

    苏轼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实乃事出有因。

    “人皆养子望聪明”,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本人仕途遭受大挫,痛定思痛。他借着对孩儿的期望,抒发自己的满腔激愤。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

    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

    苏轼在黄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迁居于临皋亭,倒也安于贬所,随僧蔬食,有暇则往村寺沐浴,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自寻欢适。

    有时也随一叶扁舟,放棹于大江之上,浪迹于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酒的醉汉所推倒,甚至于詈骂,他却自喜渐不为人识,而自得其乐。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最得意的恐怕还是与侍妾朝云的相处,是这个聪慧可爱的女子,在那段最昏暗的时光,给他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产下一子,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苏轼欣然,因作《洗儿戏作》诗。

    在中国古代,有着“洗儿”的风俗,也就是在婴儿降生三日或者满月的时候,邀集亲友,替婴儿洗身,以为吉庆。

    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客人都会道出自己对婴儿最美好的祝愿与期望,祷祝这个孩子将来聪明伶俐、前途光明、幸福安康。

    这种以洗儿为主题,传达对新生儿美好期许的诗歌,就叫“洗儿诗”。

    苏轼因为刚刚经历一场大磨难,所以,他“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理解。

    “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苏轼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

    而他的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亦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显然,人是得有那么点聪明的,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人皆养子为聪明,没有人想叫自己的子女糊涂、愚笨的。

    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象王熙凤那样的利用权力,耍小聪明,最后落个草席裹尸,说明了聪明过了头走向了反面也不好。

    所以,小聪明害人,最难得的是大智若愚。苏轼除了自己和当权者“政见不同”外,也有“聪明”给他的教训。

    那些投机取巧,自以为是的小把戏,只能得意一时。而以诚心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才能赢一世。

    最终,能在人生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定是那些大智若愚的智者。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苏轼

    赏析

    这是宋代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借着对孩儿的期望,抒发自己的满腔激愤。

    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自己一生的遭遇。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由这两句诗变化而来的。

    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的牢骚全在这些转折中。

    苏东坡《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所有的人养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但我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

    养子:生育子女。

    首句“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次句“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

    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

    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儿,《洗儿诗》即为此男孩儿而作,刚刚经历一场大磨难。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显愚蠢和鲁钝,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惟愿:希望。

    愚:愚昧、愚笨。

    鲁:迟钝、笨拙。

    无:只要。

    公卿:泛指高官。

    这两句一点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

    “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苏轼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

    这首诗语言浅白易懂,虽然仅二十八个字,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是“似诉平生不得志”。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e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