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 南木的漫长天光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00:05 被阅读303次
人间有味是清欢

听长辈说年幼时抓周,我一手抓了钢笔一手抓了食物,倒真是贪心,两手都空不得。

不知道是不是因了这个,反正直到现在我仍是个俗人,在饮食上一顿不得落下。

我的家乡不是拥有基础饮食的城市,但老家却是。

每每想起老房子屋檐下挂着的腊肉便口水都快流下来。

生活中最最无法抵抗的就是美食的诱惑。

大概因为家中父亲常掌厨,从小吃到很多“南方蔬菜”,空心菜,莴笋,油麦菜,虽然在我生活的北方都买得到,但常做的人毕竟不在多数。

对于吃无法割舍或许也因为这是最治愈我的方式。

有时白天很疲惫,但回了家做饭却能让自己放松下来。

摘菜,洗菜,下锅,专心致志的投入每一步,情绪不自觉地就放松了。

菜市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各式各样的菜与形形色色的人们。

好像就是生活的浓缩。

爱吃的人好像也比他人更容易感到快乐。

有什么烦心事,那好,咱出去吃一顿马上就开心了。

从前读《红楼梦》,书里描写的饮食极讲究。对大观园里吃螃蟹咏菊作诗的情景记忆犹新,螃蟹性寒须就着热热的酒,而林妹妹还是吃了一点点就身体不适,想来真是体弱。

后来想着定要找机会研究一份红楼菜谱,解了心头之馋。

近日读汪曾祺老爷子的《人间滋味》,更是馋起很多味道来。

汪老先生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要这样。”

曾在书中读到有人理解的乡愁,“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想了想竟挑不出毛病。

先前在日本研修时也是“思乡”的,便总是去找“中国餐馆”。有次在以为日本老爷子的店里吃了担担面,虽然味道很不同不过倒是蛮好吃。

这就是所谓的“味觉上的归属感”吧。

过年的时候回奶奶家,睡得晚时总会吃一碗热腾腾的糍粑。加了蛋花和菜心的糍粑,简直是人间至味,回想不得,恨不得马上回去。

说起菜心,还真没在北方吃到过,很是想念。

要说吃不够的还有各种面,连续吃一个月的面也不会腻。

而平日更是无辣不欢。

对于吃的热爱甚至延伸到觉得一定要寻一位做得一手好菜的另一半,在我的意识里吃得到一起才能过得到一起。

不过饮食是极其私人的东西,我觉得好吃的您可能未必喜欢。

不必计较太多,寻吃的过程总是愉快的。

和朋友家人闲时做几道菜吃一吃,便是享受。

想吃遍四方食,那可真是太快乐了。

卖弄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关文章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味是清欢

  • 心迹(八)

    人间有味是清欢 很喜欢苏轼词里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今天翻看林清玄老师的那本《人间最美是清欢》...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搁置在书架里,已经...

  • 看完这个故事,所有人都明白爱情了,能做的就是真爱!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说,“人间最美是清欢”;“有味”和“最美”,意思大同小异,主要是在“清欢”。所谓...

  • 清欢蒜

    清欢蒜 用清欢形容蒜,似乎不大妥当。但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所爱的人间有味、人间至味就是蒜。故戏称为“清欢蒜...

  • 一日一书

    人间有味是清欢

  • 2017-07-22

    人间有味是清欢

  • 2019-12-02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摘抄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完梁实秋先生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亦如梁实秋先生美学五部曲的书名,闲暇处才是生活,人间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gh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