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喵里
去年读的书大概有30本左右,大部分都是文学类,有情节、有故事、有感触,好看。今年打算涉及一些实用类科目,阅读书单里也加了几本,1月份读完两本,分别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和《深度工作》,这两本书都很不错,就我自己来看,更喜欢后者,所以今天推荐和分享的就是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概念——深度工作假设,即在现代生活中,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同时,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日益提高。拥有深度工作能力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者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但我觉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便没有读这本书,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人,确实会比其他人更强。
这里提到的专注是实打实的专注,作者提出四个准则,分别是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浮浅,来帮助我们提升专注力,同时又在这些准则下更细的划分了多个策略。我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且具有实践性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
这一点是作者在阐述“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这一模块提出的,我认为这个观点并不仅仅适用于深度工作,它对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有比较大的启发。
前几天济南一家六口死亡的事件引起热议,患抑郁症的顶梁柱不堪压力,杀掉全家五口后跳楼自杀,真的是很糊涂的行为,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他能够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上,比如妻子已经是公司管理层、父母有上万退休金、自己收入稳定等优势上,可能也不会觉得经济压力难以承受,酿成悲剧。
这世间,有好的,有坏的,拼成了悲喜交加的生活。如果沉溺于自己的缺点、自己没有的东西中,人可能确实容易悲伤和抑郁,所以把关注点转移一下,换个角度看世界,就会又不一样的风景。
二、选定你的深入哲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种深入哲学,分别是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我觉得可能节奏哲学更适合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将深度工作培养成一种习惯。
每天设置启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集中精力完成需要专注的事情,完成以后在日历上划“X”,形成链条。
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其中的很多地方和手帐个人管理的写法是相通的。比如作者提出使用时间轴的方式,将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计划下来,手帐中这种写法很常见,但是难度也比较大,因为计划一直在变化,可能需要适时调整。而且,很容易空窗。
所以,想要计划和管理时间的大家,也可以采用bujo模板。当然,更简单的是在手机便签上随时记录计划,完成后划掉。
总之,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专注的事情,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开始做,完成后打√或者划X都可以。
三、实践方式
上边提到的设定启动时间是实践方式之一,另外作者提到的另外一个点,我觉得也具有实践性。就是将深度工作时间设置为引领性指标,记录你的深度工作时间并记录,给自己的表现打分。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复盘(每周或每天都可以),找出自己做的不好的原因,同时找到下周的到好分数的方法。
复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像记账不仅仅是为了搞清楚每一笔钱去了哪里,更重要的是知道可以实时调整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复盘有利于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为接下来的目标不断努力。
这里推荐两个APP,forest和ihour,前者可以记录专注时间,后者可以记录你在某个项目上累积花费的时间。

四、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是一个重度手机癌患者,每时每刻,我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打开手机。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如果不随便翻翻,就会觉得很难受。
最常见的就是用微信阅读看书的时候,看着看着,我就想要去看一下微信里有没有人跟我聊天(可能年纪大了,渴望交流。。)
切换界面可能只需要那么几秒,但注意力确实被打断了,这样一来,正在看的书被扯的七零八落。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用尽量减少看手机的时间,特别是微信、微博这些社交软件。之前觉得下班时间玩手机就是消遣,现在我觉得那不是消遣,只会让我更空虚。
试想一下,拿个手机,扒拉来扒拉去,全是群里的七嘴八舌,单独聊天全是微商群发的广告,多难过,有一种孤独终老的感觉。
总之,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我写的很啰嗦,但是真心实意推荐给你们。希望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昨天从图书室借了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和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封面很漂亮,期待!
ps:想要问一下为什么思维导图一上传就变得很模糊,希望知道的小伙伴指导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