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六十九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三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一章虽然很短,但是解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正是因为它短,所以呢,给人解读的时候留下了很多补充发挥的空间。简单的说,“好”就是喜欢,“恶”就是厌恶。孔子在这里说啥呢?就是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好”人,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人。也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恶”人,就是发自内心的表达对别人的讨厌,不喜欢,不接受。
那这样来看的话呢,这句话实际上是做了省略。完整的讲应该是“子曰:‘唯仁者能好人,唯仁者能恶人’”。在论语里,这样的句式出现的比较多,主要是为了书写的简便。
因为早期的书籍,主要是用竹木简来记载的,能少刻一个字就少刻一个字。这样降低了制作的成本,也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当然,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也为后人的解读呢,留下了广泛的空间。
有时候,群里边就就有老师对我这个讲解,提出疑问,说和某人某人的说法不一样。这个很正常,因为关于论语的解读很多,很难说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因为最初这个流传下来的论,它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现在看到的标点符号,都是后人增加的,有时候因为断句的不同,他的理解也会不一样,甚至大相迳庭。
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不是去区分哪个对哪个错,只是想通过这种途径、这种方法表达一种自己的观念。也许呢,是错的,也许呢,不那么严谨,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自己认可的解读就可以了。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上来。“唯仁者能好人”,为啥“仁者能好人”呢?因为仁者它具有自身的人性的光辉,他能够发自内心真诚的去喜欢人。他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个人有很高的地位,也不是因为他有很多耀眼的头衔,也不是因为他有艳丽的容貌,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
那不仁的人呢,或者说小人,他也有可能去喜欢一个人。但是他喜欢这个人呢,是因为这个人具有很多外在对他有诱惑的东西,名呀,利呀,这些外在的东西。
在论语里,还有这样的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夫子什么是仁?孔子给他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就是能够爱别人,就可以被称作仁。这一句和它是相互呼应的。
同样,唯仁者“能恶人”,就是说仁者和小人他不一样,小人呢,如果对他有利,就不讨厌这个人。哪怕他明知道他品德不行,但是他有利可图,他就不厌恶他。
比如我们当前全国有几个大银行的行长,估计都已经坐不住了,因为某巨富已经入狱。他们当初交往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巨富实际上是一个不仁的人,但是为什么不讨厌他呢?因为他能够给他们带来自身的利益。
“好人”或者是“恶人”,到底是因为人还是因为物?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某个人他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求的是志同道合,小人谋求的是利益交换。君子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儿呢,他能够指出这个人的缺点和错误。他不需要迎合别人,为自己谋取利益,他认为不对的就是不对,自己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
在论语里,还专门提到,“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则难事而易悦”。意思就是,和君子一起合作很容易,但是呢,你很难取悦他。因为合作是按照规矩,按照要求进行的。所以在这方面,君子它是有原则的,在按照原则行事的同时,你其它方面不必做过多的工作。小人呢,正好相反,与他合作,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用外在的事物去取悦他。送几瓶茅台酒啊,再送两条中华烟,甚至呢,你多拍几句马屁,可能他就高兴了。但是你真的要跟他合作起来,会感觉很困难,遇到困难他会先逃跑,遇到问题他可能把责任都推给推给你,要让你个人来承担。
总之,“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实际上是在说,有仁德的人,他有一个清晰的是非标准,做事有清晰的原则。
或者简单的讲,就是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喜欢一个人就踏踏实实的喜欢一个人。那讨厌一个人呢?就真真正正的去讨厌一个人。
当然,还有一种貌似“仁者”的人,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好好先生。孔子把这种人称之为“乡愿”。在《阳货篇》里,孔子就明确的说,“乡愿,德之贼也。”这样的人呢,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是非标准,他们谁都不得罪,评价谁都是好,看上去像个仁者。但是实际上呢,他内心缺乏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怕得罪人,不敢说。
像这样的假“仁者”,他既做不到“好人”,也不能够“恶人。”就是喜欢一个人,也不可能是踏踏实实去喜欢一个人;那厌恶一个人呢?可能因为受到外物的作用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也就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这些情况在我们周围是普遍存在的。
〔附〕《论语·子路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李零讲解
以仁为邻,谁是仁者?
仁者以仁为标准,好恶以此定。其所好之人是仁人(或近仁之人),所恶之人是不仁之人。(不是仁人,不知好赖人)
华杉讲解
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欢某人,能真心地厌恶某人。
好恶之心,人人都有。但是自己先有了私心,好恶也不得其正。因为有所谋求,或有所顾虑,喜欢的,不敢表白;厌恶的,假装附和。
我们为什么老说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了私心,有了谋求顾忌,那就累了。无欲则刚,无求则乐,少一分私心,就多一分自由快乐。王阳明说他的修行法:减一分人欲,便多一分天理。只是减,何等简易洒脱!
对仁德之人来说,喜欢的,就是我要发扬光大的,我必光明正大地喜欢。厌恶的,必是我希望人人厌弃的,我必拿麦克风表达我的厌恶。
所以说仁者必有勇。心中有了仁,有了价值观,就对世界有了要求,有了责任心,有了勇气。
钱穆说,如果人人都能明明白白拿出一颗仁德之心,把自己的好恶直接表达出来,则人道自臻光明,风俗自臻纯美,人群形成一正义快乐的人群,而恶不能留存。
反过来,那不仁之人,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连好恶都不得其正。慢慢地,心退化了,良知退化了,勇气、心气都没有了,觉不出好恶,觉不出是非,于是变得没有人格。
孙中兴详解
这章文字也很简单,没什么特别需要解释的字。倒是这句话背后的原因不简单,孔子没进一步说明,所以历代的注疏家就有机会大做文章。
孔子说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根据人的善行或恶行而分别产生好恶之心。”
这里的“好人”和“恶人”不是当名词,而是“好人之所善行”和“恶人之所恶行”的意思。
《礼记·大学》里曾经对此章有进一步发挥:强调能有利于子孙黎民的人就应该接纳,不能保护子孙黎民的人就应该流放,“不与同中国”,这才叫作“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否则“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荀子·非十二子》中也强调这种君子“好人和恶人”的两面性:“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法家的管子也有类似的看法,不过他把“爱人”和“恶人”当成人主之术:“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故为人主者,不重爱人,不重恶人,重爱曰失德,重恶曰失威,威德皆失,则主危也。”(《管子·任法》)这里强调的也是要重“公”,不要徇“私”,赏罚也因此要公私分明。
〔注〕倍:通“背”,背弃,违背。
皇侃说:“夫仁人不佞,故能言人之好恶,是能好人能恶人也。”这里提到的“佞”是“花言巧语”。朱子说得更简要:“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这里抓到“仁者”和“不仁者”的区分就在于“公”和“私”。刘宝楠说得详细些:“若夫仁者,情得其正,于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恶之,好恶咸当于理,斯为仁者能之也。”这里强调以“理”来决定“好恶”。这些古注都和《礼记·大学》,甚至《管子·任法》的说法近似。
我们经常看到在团体中发生意见冲突时,许多人都会强调以“和”为贵。可是他们所谓的“和”是不论是非对错、青红皂白的“和”,这样其实是孔子所谓的乡愿,或是现代人说的和稀泥,算不上“德”(《阳货篇》17.13“乡愿,德之贼也。”)。另外,也有人听人论说人或事,不查证就信以为真,甚至还跟着到处流传,并因此决定了自己的好恶,这样其实是“背德”(《阳货篇》17.1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还有的人虽然明知善恶之别,却强调“隐恶扬善”(《礼记·中庸》),自以为做人厚道,其实没比“乡愿”好太多。虽然彰显了“善”,但是“恶”并没有被周知和灭绝,功亏一篑。毓老师认为应该主张的是“遏恶扬善”(《易经·大有卦》),这样社会才会有是非对错,道德才能彰显。这也是读书所能获得的正能量。
这里虽然说的是“仁者”对别人的善恶之行能区辨,当然蕴含着对自己的善念善行及恶念恶行也能发挥“遏恶扬善”的修为,不待外人来说,平日就会省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行为后果。
仁者是先从自己做起的。“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大学》)
铎罡 书 铎罡 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