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家大婶非要约我出来,给我聊聊她儿子。
她儿子S今年三十多岁,在一家公司做编辑。前两年公司效益不错,工资每年都有递增。自去年开始,公司效益突然下滑,所有员工工资降到以前的一半,而且公司领导还说了:“谁要是有更好的去处,随时可以离开。”
这明摆着是在往外赶人,她儿子S也踌躇满志的说:“我也投投简历,赶紧离开这地方,这公司挣不了钱了。”
可投了几份简历后,如同石沉大海,她感觉过了半年后,她儿子不提投简历的事了,她只是偶尔问过一次:“S啊,你还在找工作吗?怎么也没听你说过什么?”
“你别管了,我都这么大了,知道自己干什么。”
自从儿子这么回答后,她也就不再过问了,毕竟孩子大了。可她心里老是踏实不下来,天下哪个妈妈不为孩子担忧啊?
“哪他现在都干什么?”我问:“主要是在家的时间。”
“具体干什么我也不太知道,周末的话,一般就是钻到卧室里,半天不出来,基本上能听到放电视剧或电影的声音。”大婶接着说:“我不敢也不好意思问他,但每周末都这样,还是忍不住问了:周末老是在追剧,多耽误时间啊?有这空,找找工作,哪怕出去锻炼一下也行啊。”
“我这是工作需要,妈,你别管了行不行,我都多大了。”儿子还是那句回答。
所以大婶现在是管也不敢管,问也不好问,又不想看着儿子这么下去。
如果真像大婶说的这样,我也没有好办法,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们身边像S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上班路上急匆匆的买份早点,边吃边赶路,只是为了到公司按时打卡,然后,就和同事三五成群的聊起天来;
每天说是开会、应酬,拖着烂醉如泥的身体回家,却从没想过哪一场应酬是非去不可的;
手机每天截图,下载,拍照了不少文档,没有一天晚上好好去学习消化的,因为打开手机就不由得被影视剧或美女图片吸引了眼球,本想看一会儿无所谓,却一看看了半宿,保存的照片截图只好明天消化了,到了明天晚上又是忍不住继续了昨天没看完的电视剧。
S也一样,本来想找工作,可几份简历都没有回音,不去想为什么没有回音,不去想怎么去修改简历或增长能力,而是渐渐失去了信心,干脆不找工作了,反正现在也不是没工作。
因为做的编剧,影视写作技巧肯定是要学习的,但看着技巧介绍上推荐或举例的经典电影电视,本想打开看看怎么个运用技巧,却一发不可收拾,完全被带入情节,就想着看完再学习吧。这样,开始被动的成了追剧族,后来被动变主动,追剧成了常态,学习永远在脑子里排不上队了。
……
看着每天都不闲着,甚至看着超常努力、争分夺秒的这帮人,说白了就是一群懒人,从不思考的懒人。
因为从来不思考,身体完全被大脑支配,而不是主动的去支配大脑。
支配大脑?是的,你没有看错。如果想让自己真正的勤奋起来,你就要努力支配自己的大脑,让大脑思考起来,只有思考的人生才不会被浪费,才不会永远处于社会底层。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山上,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突然有一天,山下通铁路了,山上一个村民就去山下铁路旁开了个小超市,在开超市期间,他看见了站点旁两面光秃秃的墙,他又租下了这两面墙。两年后,一家大的饮料厂家在这两面墙上做了广告,这样,他成了村里第一个富裕起来的人。
有一个企业老总听说了他的故事,就上山去拜访,走到村口,路过两家服装店,一家脏兮兮的,而且衣服也摆放的凌乱不堪,还价格不低。
另一家店面,干净整洁,服务员彬彬有礼,衣服摆放整洁有序,还价格便宜。
老总一打听,听说脏兮兮的那家店主人正是他要拜访的人,而跟他的店形成鲜明对比的店的主人是外来的。
老总有心回去了,感觉他见到的已经让他灰心了,也许这个村民没有传的那么厉害。可老总转念一想,既然都来了,还是看看去吧,在他的再三追问下,这个村民说:“那家店也是我开的。”
老总被这村民的智慧折服了,相信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对此村民的眼光和做法打动,如果我们都有这般善于发现和思考的能力,还愁机会不会有吗?
不思考的人,不是没有机会,是机会来的时候,你发现不了,总是在怨天尤人,说机会青睐的是别人。殊不知别人在机会面前的思考和行动,有思考的大脑,才会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一定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一旦停止思考,人生就注定远离成功。
你是由大脑支配还是在支配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