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散文✨满天星悦目娱心
万历十五年——文官体制的运作

万历十五年——文官体制的运作

作者: 晨曦载曜 | 来源:发表于2023-08-05 09:44 被阅读0次

万历十五年,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时代,反应了封建体系下的制度与规则。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帝国的运作无疑走向了一种稳定而成熟的方式,税负、军事、礼仪……一切都在前朝得到了很好的巩固与完善。所以看明朝,其实看的是一种进化到极致的,繁复而微妙的体系,一种经过了充分调整的游戏规则。而却乎的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这套体制不会出错,甚至不会失败。

历史总是存在一种必然性,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社会与历史总会向着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式延伸。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诞生了极权统治。由于人均生产总值尚不足以支持社会的运转,所以需要绝对权力来保证体制与社会的顺利延续。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每个人占有的生产总值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极权势必会被不断削弱,而在中国,削弱皇权的正是封建体系中诞生的精华——文官体制。

文官体制,一个以传统为依靠,用道德、礼法武装自己的制度,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令人深刻的痕迹。它经过不断的调整,最终拥有了足以与皇权对抗甚至压制皇权的力量。例如万历的整个时代,皇权完全被文官集团压制起来,以至于皇帝的家事都被干预。继承人是皇位延续的根本,也是皇权中不可触动的禁地。而如今皇帝却不能自由地决定继承者,可见皇权在这几千年的演化中被削弱到了何种地步。

而文官集团又是凭借着什么才建立起如此强势的体制呢?我认为是文字。通过史书、奏章、朝堂上的发言,甚至一些学派,文官集团掌握了上层的舆论权。一个皇帝或许会杀戮果决,但他只会在史书落下很坏的名声,即使他做的决定是正确的。而正是通过这种舆论控制权,文官集团才得以把控与定义何为正确的礼仪,何为正确的道德,何为正确的治国之道。

任何一任皇帝从小就要潜移默化地受这些影响,所以到了明清,皇权早已不是原先的皇权了,或许与唐宋相比,皇权得到了加强,但这种加强也只是在文官体系下的加强,但事实上,它早已离不开舆论、礼仪与道德的约束了。

比如正德皇帝,他放弃了皇帝的安稳,率军出征,按理说,他极富军事才华,而且颇有战绩,但史书非但对他的军功言语模糊,甚至连评价都极差,细想原因也很明白,他试图用权力去突破游戏规则,而这正是文官集团所不想看到的。

中国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完成了由极权向民主过渡的过程。其实理论上的权力并没有多重要,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有了解释历史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才是真正可以发挥效用的。

相关文章

  • 【历史】《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27)

    五.万历十五年 3.万历十五年 由于争国本和采榷为代表的一些列事件造成了万历对于文官群体的不满从而产生不爽,这背后...

  • 万历十五年——盛世隐藏下的没落

    《万历十五年》从万历年间的小事着笔,继而揭开了万历皇帝与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万历帝在九岁那年...

  • 明朝的文官们有多可怕

    看了很多明朝相关的书,其中《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对于明朝文官的介绍可谓深入骨髓。 这些文官的特点就是喜欢标榜自己...

  • 如何说服父母放弃「让你回家考公务员」的想法

    刚读完《万历十五年》,对“体制内”有了更深的理解。 体制内和体制外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制内坐着赚钱,体制外赚的辛苦钱...

  • 民众出现了问题无法可依,只得去找乡贤依个人道德判断,往往无法得到

    文官集团过于强调先贤的教诲,而忽略了个体的独特性与情感需求,直接导致了万历与文官集团的矛盾; 以道德为基础的体制,...

  •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世上再无张居正,首辅申时令无意改革,只想做一个和事佬,明代的文官,除洪武永乐外,完全碾压武官,就万历立...

  •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个悲剧年代的总结,执政十几年的万历渐渐发现自己只是这个文官集团系统下的傀儡工具,一国之君也举步维艰,从...

  • 文官集团下的万历十五年

    中国历史悠久绵长,我们暂且将视线聚焦在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看似平淡无奇,无数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被遗忘在史书的角落,...

  • 读书‖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表面风平浪静,实则皇帝不理朝政、文官腐败、武官无力、思想家由极端走向消极。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我是看完...

  • 读书📖《万历十五年》

    公元1587年,为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在这本书中,从皇帝、首辅、武将和文官、思想等几方面为切入点,剖析在平静表象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历十五年——文官体制的运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v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