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喜欢风铃。
在某个晴朗的午后,有清爽、温暖的网,随着风铃清脆、悠扬的叮叮铛铛生出许多幻想。之所以喜欢风铃大概是因为她带给我的美妙梦幻吧。这是我对风铃的感知,或许你会联想到寂寞、回忆、伤怀……
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同。就如时间,你能感知到她快或慢,压抑或欢快。但真像是,她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感知而改变,它只会自顾自的流逝。
就因为对时间感知的不同,造成了对时间使用上的错觉,从而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
错误感知时间,是浪费时间的根源。
感知错误来源于两个因素:
1)未来期望的不同。例如:某个重要时刻即将来临,你会感知时间过得缓慢,甚至停滞。某些欢快的时刻,总让人感觉,如白马过溪。
2)当下的认识。例如:学习某项技能时。如果你觉得特别有用,你感知的时间可能更快一些。如果你觉得特别难,时间就非常难熬。
不同情境、心态下我们对时间感知不一样。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当我们不能确定未来的意义,或者低估了当下的意义时,时间就是容易浪费掉。比如,你在做对自己特别有意义的事时,总是想把每一秒都用上,相反,你觉得枯燥无味,总是希望这段时间快一些。
当我们为每一段时间赋予重大意义时,我们的时间使用效率会不会更高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谓精准感知时间,是指清晰知道这事于自己的意义。
可为什么人们总是对时间产生错误感知呢?因为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真相——人们对时间这个抽象物质的记忆并不靠谱(准确)。
有些你熟悉的事,你了解每一个环节,清楚每个环节需要花多少时间,清楚哪个环节需要多花点心思。
然而,有些事情你从未做过,对整个过程的认清模糊不清。无论你做的计划多么详细,每一次做时候,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什么意外,只是因为你从未做过,不知道如何避开其中的各种坑。
因此,精准感知时间就是,将从未做过事情做成一次或几次,从陌生变成熟悉,进而熟能生巧。
要想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
1、记录事件花费时间,以认清时间花在什么地方。要注意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及时记录,不能补记。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2、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这样可以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
3、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记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根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然后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4、坚持记录。
其中,第4条最为关键。经过长期记录,你才会发现记录时间对人生的重大意义,收获记录时间的快感。如果你一开始觉得记录时间是一件麻烦事,那么先记录一周试试吧。
通常情况下,那些愿意花时间记录时间花费的人,能专注于做重要、正确的事,人生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你赋予了时间意义。
时间的意义在于,知道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不清晰这些效率低下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我对效率低下定义:无数次的鼓足做某件事的勇气,从立志到失败再重新立志的多次循环。
我今年37岁,至少一事无成,从20岁月到37岁月,17年的光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时会想,即便每三年做成一件事,也至少做成5件事。结果是一次次的失败,就如烧水,每一次只烧到70、80度(有时甚至刚刚点火),从来烧到100度。
无疑,这样人生效率极低。
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从未真正做成一件困难的事。
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简单分成两种类型:简单和困难。这种分类只是相对每个人而言,可现实是,我们几乎都不喜欢做困难的事。
困难的事让我们纠结痛苦。比如:是应该选择健身呢还是去聚餐,是选择学习还是刷剧。
举个例子:在科学领域,衡量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可以有三个结果:大于,小于,等于。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简单用数字来衡量,或者不能给你最直接的答案,即无法直接衡量你的收益。
如果收益不明确,人们大概率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事情来做。
可为什么总是有人选择困难的事来做呢?是因为动机。
有了动机最初的可能是你不会去衡量做这事的得失,只是专注于做事,这样做反而效率更高。动机不够强烈,心心念念衡量自己的得失,短期看不到效果就放弃。现实生活中,因为喜欢习惯做简单的事,不知道失去了多少机会。
财经学者吴伯凡最近说:只有勇于做困难的事,才更容易成功。就是道理,因为这样效率更高。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做简单的事无法让你积累起足够的优势,因为大家都会做啊。
而做的困难的事(相对来说的,也是你从未做成的事)。最初是最困难的阶段(认知到这一点,避免做开始时没有得到反馈造成的焦虑烦燥,这是新手期,耐心做就是了)。
这就如同要筑一个大坝,一开始投入下去的石头,大部分可能被冲走,也肯定会有一小部分沉在河底,这时,需要我们持续投入石头,直到石头慢慢露出水面。最终筑成大坝。
什么叫勇敢!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
只有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耐心,才能真正做成一件困难的事。
小结一下。
想要提升人生效率的两个心法:1)清晰知道做事的意义。2)选困难的事做。
看似简单的两个心法,真正践行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再送你一个心法:反思时问自己,我这是在逃避吗?你会找到答案的。
这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时间管理部分第146篇文章。】
注:(时间管理)观点来源于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10大模块: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表达沟通、谈古论今、逻辑思维、心理学、营销、认知升级,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迭代:
1、构建系统思考能力,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2、构建有效的表达、沟通系统,打磨世事练达、左右逢源的人脉资源。
3、打磨一套自我迭代升级的认知系统。
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专业基础,力求打磨出个人持续成长方法论。
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学习书目:
我是张伟,正在构建一个复利知识库。
每个知识卡片都是一个乐高积木,积累1000天,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宏伟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