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是怎样的时代

作者: 十日十月Freddie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07:23 被阅读0次

两晋南北朝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首先,它是贵族的时代。

这个时代,皇帝比较弱势,有事要和贵族商量着来。贵族也比较敢于公然说,自己是世家大族,怎样怎样。

但是,请注意,汉朝以后的中国贵族,身份又是暧昧的。这时候早就不是封建领主制了,不存在“谁地盘大谁就厉害”这么简单粗暴的原则,爵位也不是什么好使的东西了。这时候的贵族,已经是“精神贵族”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也就是让人说一句“他可是谁谁的孙子”的水平。而谁的孙子能让人说一句“他可是谁谁的孙子”,也是玄学。官位高不一定好使,官位不够高,也未必不让人敬畏。这样的贵族,也许叫“士族”更好一点。

这样的贵族,或者说士族,跟权贵不是一回事。权贵,尤其是暴发的权贵,往往不受人敬重,不能跟“谁谁的孙子”比。皇权跟士族之间,也有微妙的张力,士族跟皇帝不是一头的,往往对皇权构成一种制约。当然,皇权要是不讲理起来,可以发狠说“你们士族有什么了不起,我把你们都杀了”;士族要跟皇帝傲娇起来,也可以说“我们都是些草民,陛下一句话就把我们都杀了”。但这种傲娇的话,不能信,皇上不能把士族都杀了,发过狠,还得上士族那里去做小伏低。何况是魏晋南北朝这种时代,就更不好发狠。

士族的上限,是高官世家,所谓“四世三公”的人家。这种人家的孩子,往往已经不怎么写诗了,跟文学史关系不大。这种家庭,除非摊上大事了,才会出文学家,陆机、谢灵运都是这种人。士族的下限,可以是地方上的书香门第。这种人家,可能没做过大官,但是孩子可以脱产读书,家里也有书给他们读,跟普通庶人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只要达到了这样的条件,他们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跟“四世三公”的人家也没有大差别,他们的孩子只要聪明,也可以做官,也可以写诗,进入文学史,像左思、鲍照就是这种人。我们讲中古文学史,涉及的主要是从陆机、谢灵运到左思、鲍照之间的阶层。这些人的审美趣味、情感模式和理想追求,其实没有大的差别,比如鲍照就是谢灵运的“铁粉”。

那么,我们读这些人的诗,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他们家里是干什么的,要注意到他们士族出身的共性,也要注意到他们在士族内部的出身高低,带给他们微妙的心理差异。不过,这个差异不应该夸大。

其次,它是走向规范的时代。

在这个贵族的时代,大家一开始还有点疑惑,怎么才算贵族呢?慢慢地,大家越来越确定,什么样的人算贵族了。越确定,就越不依赖官位之类的外在标准了,贵族的标准内化了。

与此同时,诗也越来越规范了,从古体诗变成了近体诗。六朝的诗,总的趋势是走向规范,走向近体。建安的诗就已经借鉴了汉赋的铺陈和对偶,晋宋的诗彻底解决了对仗问题,齐梁的诗则解决了声律的问题,到了陈隋,人们几乎都懒得写古体诗了。

贵族标准的规范化和诗的规范化,几乎是同步发生的,这里面像是有某种奇妙的联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说不清道理,但是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应该是确实有联系的。

再次,它是文体学大繁荣的时代。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诗取士”的,那么,尊崇“士”的时代,“诗”就会成为显学。六朝时代,文体系统已经十分丰富了。论体式,有古体和近体,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论功能,有徒诗和乐府,有赋和散文。什么样的形式,有什么样的艺术标准,适合写什么内容,也都有了分工。因为形式丰富了,所以我们就要讲究一些。这时候还出了文体学的奠基之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还有萧统的《昭明文选》。我们今天的研究,无非是顺着他们三个人的路子往下做。

《文心雕龙》是讨论文学形式和创作理论的,之所以能讨论,是因为这时候的创作丰富了。钟嵘的《诗品》是以作家为线索,讨论每个作家的创作的,因为诗品说到底就是人品,讨论诗就是讨论人。《昭明文选》既把文学分成不同的体式类型,又在每一个类型下,具体地讨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特点。一个是讲形式,一个是以人为本,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体学的精神。

六朝文学可以划分为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四个时代,可粗略地分别以这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为界。每个时代又进一步分为前后两期。

汉魏时代从蔡邕去世(192年)开始,到西晋建立(266年)为止。这个时代,就是《三国演义》讲述的时代,中国北方大体由曹氏家族控制。这里说的“汉”,是指汉末,不是指整个汉朝。

汉魏时代,五言诗刚刚从乐府中独立出来,走上雅化的道路,还带有很多原始、古朴的色彩。可以说,这是五言诗最年轻、最有生命力的时代。后来五言诗的各种可能性,都已经蕴藏在了这个时代中。

汉魏时代以曹叡去世(239年)为界,又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可以称为“建安文学”,是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时代。这个时代,诗人们都还是习惯于作赋的汉朝士人,刚刚学着把五言诗拿来写,所以这个时代,五言诗向赋学习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个性张扬,敢于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最崇高的理想写出来,而且敢于使用最华丽的辞藻,是一群有着极强表现欲的青春少年。后期可以称为“正始文学”,是嵇康和阮籍的时代。这个时代,曹魏政权走向绝望,诗人开始变得内敛起来,辞藻不再华丽,表达感情不再直接,转向了深沉的思考。这个时代,五言诗在赋和乐府以外获得了独立的地位,正式开始成为士人个体情感的载体。

晋宋时代包括西晋、东晋和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南朝的宋,我们一般称为刘宋。晋宋时代从西晋建立开始,到刘宋灭亡(479年)为止。这个时代,五言诗主要解决了对仗的问题。对仗本来是赋的特点,这时候被五言诗学到手了。与此相关,这时候的五言诗不再满足于“缘情”,而开始“体物”了。也就是说,不再满足于只写感情,而是热衷于描绘客观事物了。而描绘客观事物,曾经被西晋诗人陆机认为是赋的专利。也就是说,五言诗侵入了原本属于赋的生存空间。

晋宋时代以西晋的灭亡(316年)为界,分成前后两期。西晋文学,是陆机和潘岳的时代,主要解决对仗的问题,在形式上争夺赋的空间。后期东晋和刘宋的文学,是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时代,是五言诗从豪奢转向真正贵族性的探索的时代。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五言诗解决了体物的问题,在功能上争夺了赋的空间。在这个时代,还出现了天才的诗人鲍照,打开了七言诗的大门。

齐梁时代(479—557年)包括南朝的齐和梁两个朝代。这个时代,五言近体诗在声律上基本定型。这个时代,五言诗主要解决了声律的问题,并且变得艳丽。六朝文学“走向近体诗”的任务,到此已经基本完成。五言诗的美从生命力的美蜕变为规范的美,与贵族性绑定在了一起。

这个时代以南齐的灭亡(502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也就是南齐的文学,我们一般称为“永明文学”。这是王融和谢朓的时代,初步解决了声律的问题,同时让五言诗从崇高转向优美。后期,也就是南梁的文学,我们称为“萧梁”文学。这是萧纲和他的宫体诗的时代,进一步完善了声律问题,同时让日常生活,特别是女性的身体与情感,进入了诗的国度。

陈隋时代包括南朝的陈和初步统一了中国的隋,也包括北朝文学,是六朝文学的最后阶段。这个时代,最后巩固了五言诗的声律,并把齐梁诗的审美推向了极致。

梁朝灭亡以后,萧纲的东宫培养的文人一部分留在南朝,成为陈朝(557—589年)的官员;一部分流落到北朝,成为北朝的官员。北朝的文学向来不发达,直到这时候才迎来了一点起色。所以所谓北朝文学的骨干,仍然是梁朝的文人。陈朝的文人和北朝的文人,虽然命运很不相同,但是都接受过同样的文学训练。所以我把北朝文学和陈朝文学放在一起讲。后来隋朝统一了南北,这两批梁朝文人的流裔又合在了一起,同时又加上了一点北方的悲怆,这种艳丽而悲怆的风格,提示着唐代文学的来临。这个时代,是徐陵和庾信的时代。

相关文章

  • 看两晋南北朝历史的直观感受 2021-09-27

    看两晋南北朝历史的直观感 最近在读两晋南北朝一段的历史。 直观感受如下: (1)到处是杀戮,到处是背叛。 战争和杀...

  • 中国历代瓷器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A.D. 220-589) 瓷器的真正成熟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南北各地烧制青瓷已十分普遍,...

  • 从投鞭断江到草木皆兵

    苻坚是一个典型的两晋南北朝皇帝,典型的两晋南北朝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呢?或是篡位上台,或是骨肉相残,或是死于非命,或...

  • 王猛:一个被时代遗忘的鬼才

    有人说,两晋南北朝是一群“疯子”的表演。五胡乱中华,天下纷争,再未停过战火。乱世,恰是英雄时代的来临。 乱世中,原...

  • 建安诸子

    这个学期我们有了《世说新语》的课程,也就学了魏晋时期的相关背景。魏晋南北朝,又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

  • 解密时代:魏晋南北多美男,文人骚客风不凡!

    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代大一统时间仅37年,余下332年朝代更替,多国并立,所以历史统称魏晋南北时...

  • 魏晋风流 1.魏晋南北朝-混乱的分裂

    魏晋风流 1.魏晋南北朝-混乱的分裂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我总觉得这段时间的江湖,是乱麻麻一片,所以...

  • 两晋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 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文明的崩溃,...

  • 鲍照:1500多年前,那个慨叹“阶层固化”的诗人

    鲍照是南朝宋的诗人。 南朝宋是什么时候呢?简单说,秦汉而后有三国,三国而后有两晋,两晋而后有南北朝。其中,南朝有四...

  • 伴你学历史28——气韵风骨的魏晋南北朝艺术

    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形容词最多的时代。它充满着动荡、苦难、征战与荒诞, 政治上,从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晋南北朝是怎样的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eb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