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日更计划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闭的标签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闭的标签

作者: 婉秋W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1:09 被阅读5次

1

先说说我家老二阳阳被医院诊断疑似自闭的经过。

阳阳二十个月还不开口叫“爸爸、妈妈”,周围免不了有人质疑,尤其是领着他下楼玩的时候。

我们院里经常在楼下玩的有十个左右的小孩,差不多跟阳阳一样大,都在一岁到三岁之间。多数的孩子都会说“爷爷、奶奶、阿姨”这些简单的称呼,有的小嘴巴特别溜,能跟大人无障碍交流。我没在楼下遇见照料孩子的长辈们,长辈们都热情地招呼阳阳,可是他从来不开口,只顾满地跑。我只好尴尬地小声解释:“他不会叫人。”

慢慢地,这件事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虽然朋友、同事都举了好多例子,说谁谁家的孩子两岁多了才会说话,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呢,但我们还是摆脱不了那种焦虑感:万一他真的有什么毛病,到了四岁都不会说话岂不是晚了?

在去医院看看和等一等的纠结中犹豫再三,我们最后决定还是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就此进行了前后两个月的几家医院的求医历程,结果却给我们一个晴天霹雳。

第一家医院怀疑阳阳听力有问题,我说他听力应该没问题啊。但医生说有人可能会对声音的某个频率不敏感,也会导致发音障碍。

听力检测需要去上级医院,测试一次需要一个小时,要用麻醉药,还要预约到20天以后。

到了预约的当天阳阳却突然发烧没去成,这期间我经过仔细观察,确定他的耳朵肯定没问题,就把预约取消了。

那到底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说话呢?我上网搜索,询问家里有语迟孩子的熟人,找环境原因,找自身原因,我觉得多数的原因可能是他一岁到一岁半这个阶段看电视太多的缘故,但是如何能弥补之前的缺陷,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呢?医院的医生是不是能够给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去我们省内比较有名的一所儿童医院去看看:人家专家见多识广,肯定能找出原因,哪怕给我们提供一些促进他发音的方法也行啊。

我和孩子爸从网上预约了专家号,请了一天假,坐动车去医院。

医生询问了我几分钟,就给我们开了一系列检查:核磁共振,孤独症测试(那时我连孤独症就是自闭症都不知道),语言能力测试,填写孤独症量表。因为这些项目都需要预约,前后用了两个周才断断续续检查完毕。

医生看完检查结果,表情严肃的说:“孩子有自闭的倾向,需要赶紧干预!”

自闭?怎么可能?自闭症在我的意识中是非常遥远的东西,是非常稀有的疾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当然医生说三岁前不能够诊断,只能说疑似。

我当时感到嘴里的唾液都是苦的。我对自闭症的了解少的可怜,只知道他们属于星星的孩子,冷漠,不跟人交流,但是不知道不说话也是自闭症的症状之一。

焦虑不安的我感觉到了世界末日,我到处搜索关于孤独症的信息:买书、百度贴吧、咨询相关专业人员,那段时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如饥似渴地读相关书籍和仔细观察阳阳的一举一动。

我越看越觉得阳阳的好多表现就是孤独症的症状。比如他爱看风扇旋转,将任何他认为可以旋转的物品都试一试是否可以旋转,他喜欢坐电梯,不停地按电梯按钮;下楼看到一群小孩子在玩,他正眼不瞧,只想往外跑,到广场上横冲直撞。

但是我也发现孤独症最重要的症状他没有。比如“孤独症不喜欢主动发起社交互动”,但阳阳对他喜欢的姐姐和一个表姐每次都是非常主动地发起互动。他喜欢的小表姐每次回家一开门,他看见就会丢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仰着头看着表姐,带着谄媚的笑“哇哇”地叫;姐姐放学回家他会像电动娃娃一样跳舞欢迎她。他自己玩的时候,我们大人在旁边边说边笑他也会跟着笑;有小朋友哭他也会跟着哭,或者跑到我的怀里求抱抱。

他是自闭症?不是自闭症?我每天都在这两种结果间飘来荡去,一会觉得他有点像,一会儿又坚定地认为他不是。痛苦纠结让我夜不能寐。

如果是的话,那我的孩子成人后多数连生活不能自理,那我的后半生岂不是灰暗无比?

2

一天傍晚我带着阳阳在楼下散步,遇见另一个单元的安安妈妈。心神不宁的我按捺不住自己沮丧的情绪向她诉说了阳阳的诊断结果,没想到安安妈妈说:“前几天,我妈一个朋友来我家玩,就怀疑安安是自闭症!她可是个儿科医生呢。”然后我俩巴拉巴拉交流了好多孩子的症状,竟然有好多表现类似。

隔了两天,我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试探着询问我家阳阳的相关情况,他说他的小孙子刚过两周岁生日,被某家三甲医院的专家诊断为自闭症,直接建议他们去做康复治疗,并推荐了某个康复机构,一节课一个小时1800元!天哪!直接超出我的想象力。

但是,我怎么觉得哪里不对呢?我们前后两栋楼,一岁半到三岁的还没送幼儿园的宝宝一共也就十几个,就有三个是自闭症。自闭症的发病率有这么高吗?

打开百度搜索“自闭症的症状”,几乎全是各个康复机构的广告,看的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想找个正儿八经的回答很少。这让我非常疑惑:出现这么多康复的医院和机构这得是个多大的市场?

百度百科上对孤独症的解释:孤独症(autism),又成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每万人中2-5个的发病率,为什么我们这栋楼就出现了三个呢?是集中爆发?还是诊断标准太宽泛?还是医生的诊断就是错误的呢?

我带着怀疑和一定要搞明白的心态,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来阅读、研究相关的文章、书籍,咨询孤独症治疗师。

在这期间,我带孩子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去。只要阳阳不是在太专注地玩,我就跟他聊天,不管他听不听得懂。

我跟他一遍遍地介绍他的玩具、家里的物品,请他帮我递东西。

我说出挂图上的物品名称,让他用手指。

我做家务的时候,用尽量慢一点的语速跟他解说过程。

我让奶奶也跟我学,主动跟他交流,而不是等待他先跟我们说话。

我仔细观察他的眼神、动作、发出的声音,也观察与他差不多的小孩的行为。

就在我跟奶奶努力改变和阳阳的互动方式后十几天,阳阳突然有一天对着刚进门的爸爸很清楚地叫:“爸爸”。

我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走到身边搂着他问他:“这个人是谁呀?”

他抬头看了看他的爸爸,又叫了一声。阳阳真的会叫人了哎!而且,那天晚上,他只要骑着他的平衡车路过他爸的身边,就会喊一声“爸爸”。

几天的时间,他会说“爸爸、爷爷、奶奶”,还会说好几个数字,能听懂很多大人的话。

3

至今为止,生物学上没有明确的依据证明孤独症的大脑结构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所有的孤独症诊断都是人为的诊断。

但直至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孤独症的病因。

大多数一岁半的宝宝已经到了语言的敏感期。可是有那么一部分孩子由于一些不知道的原因导致发育跟大多数的孩子不一样,要晚一些。也许他的身体在发育了别的东西,只是大人们并不知道。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中提到:儿童有一个内在的精神胚胎,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站模式发展,会调节儿童自由地生长,按照他身体的节奏来生长。一根树枝上的花开的时间都有早有晚,那么每一个儿童都有他内在的自然发展的规律。多数的孩子一岁多会说话,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延迟了,并不能说他是不正常的。

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一章专门讲述自闭症。我家里就有这本书,也看过不止一遍,却在我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没想起来,直到我确认他确实不是之后,偶然的一天翻出来看到,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尹老师的育儿理念,理性中有感性,爱孩子但不要求完美。她对自闭症的诠释有理有据,逻辑恰合理,令人信服。

有的孩子本身的性格就是不大喜欢与人交往,而是喜欢专注地研究某样东西,所以他与人互动的欲望不强,自然语言这方面的发育就会晚一点。其实看看我们周围一些搞学术的人,他们不也是因为专心搞学术研究,而在人情来往的方面显得有点迟钝吗?我们最多会说“这个人情商有点低”,但不会给他戴上孤独症的帽子。

三岁前小孩的大脑还没发育到懂得社交的那种程度,所以三岁前的宝宝不会与同龄宝宝互动应该是正常的行为,并不是疾病的表现。

从百度吧里看了好几个被诊断为自闭症,但四五岁后却很正常的孩子;搜罗到几个同事的孩子两岁多甚至三岁多才开始说话的孩子,发现这些孩子多数是在一岁半接触了大量的电子产品,或者家族中有说话晚的人。总之,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可能是没到他的敏感期,总之,让我们耐心一点,施给他阳光和雨露,然后静待花开。

单纯用医学来解释人类的某些行为是多么的单薄无力,无助又无奈,为什么那么多的医学者弃医从文,很多“病”并不是病,而是可以找到渊源的,如果单凭身体的角度去评价,不知会误会多少健康的躯体。

想想真是后怕,我差一点就给孩子贴上不必要的标签。标签是应该贴在罐子上的,而不是贴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相关文章

  •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闭的标签

    1 先说说我家老二阳阳被医院诊断疑似自闭的经过。 阳阳二十个月还不开口叫“爸爸、妈妈”,周围免不了有人质疑,尤其是...

  • 2022年5月18日《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感悟-祝晓宇+春蕾一幼

    一.感受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标定的人。所以,当父母给孩子贴上了某种标签,孩子...

  • 请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标签

    同事说,他孩子最近一次数学考试没有考到满分,一回来就哭,怎么劝都不行。 我了解同事的这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聪明...

  • 不要用失败来定义自己

    “我30多年的人生,是大写的失败”,你这个标签对自己有些残忍。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更不要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斜杠青年”的标签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跨界,谈多重身份,誓要给自己贴上“斜杠青年”的标签,这样好像在自我介绍或别人介绍你时就会显得高大上...

  •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标签不是超市里商品才有的吗?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呢? 让我来跟你们聊一聊。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大体意思是一个...

  •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你问我:你会给你孩子贴标签吗?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不会!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当一个人...

  •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最近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孩子是否有多动症,一个比我孩子安静得多的孩子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从与从不给孩子贴...

  • 亲爱的,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抑郁”的标签

    前年,你跟我说你恋爱了,我很替你开心,在我心里,你值得被爱。 去年,你跟我说你怀孕了,我特别开心,我比你大两岁,我...

  • 请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大家知道什么是“标签效应吗”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

网友评论

  • 古眼:内向外向都是相对概念

本文标题: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闭的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d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