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大农桑弘羊(4):是是非非桑弘羊

大农桑弘羊(4):是是非非桑弘羊

作者: 江湖乱跑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10:41 被阅读0次

大农们的工作是多样的,除了之前提到的盐铁专管和征收缗钱之外,他们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推行的汉朝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货币——五铢钱的发行。

在此之前,汉朝的货币几经折腾,付出了巨大的试错成本,也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到了新一届大农们上来,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农们设立了水衡都尉,下设均输、钟官、技巧、六厩、辩铜等九官全面管理经济事物,其中的钟官、技巧、辩铜被称为上林三官主管五铢钱的制造和发行。(具体可参阅笔者的《汉朝货币折腾史》)

这一次的五铢钱轻重合理、做工精良,工艺极高,民间盗铸人员对上林三官的工艺水平望尘莫及,盗铸行为大规模减少,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货币调整措施,成果是极为显著的,一举扭转了汉初货币混乱的状况。

五铢钱的的成功只是开始,大农继续全面的推行了盐铁专管制度,“盐铁官布多,置水衡,欲以主盐铁。”大农们的盐铁官遍布全国,这一近乎垄断的经营自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利润,但是这个时候,卜式的意见也跟着出来了。

“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彊令民卖买之。上由是不悦卜式”

卜式的意见是,大农们的垄断经营其实是有问题的,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很差,价钱卖得又贵,属于强行买卖类型的经营方式,严重缺乏市场竞争,这个很不好,卜式对此意见很大,其实卜式不是觉得缺乏市场竞争,觉得大农们根本就不应该去干这事。

卜式的意见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悦,在利润和看法的面前,汉武帝选择了利润,其明年,元封元年,卜式贬秩为太子太傅。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卜式被降职为太子的老师,去教书了,桑弘羊,业绩显著,再度升职,“统领大司农”,这时的桑弘羊代替了孔仅,完全管控汉朝的经济事务。

更让卜式感到不能接受的事情开始了,桑弘羊开始推行了他著名的“均输、平准”制度。这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措施。

均输,《盐铁论》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

均输,当时汉朝各地方是要定期向长安提供“贡输”的,这个“贡输”,有的说法是当地定期上供土特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物资的提供,包括各种货物,之前的做法是地方自行组织、安排快递,把东西送到长安去,这个过程运输成本很高,损耗也很大。

桑弘羊进行了修改,他说以后这些东西不用再统一送到长安了,我会在各地直接设立对应的接收人员,叫做均输官,来专门接受这些物资,你们也不用麻烦了,东西直接交给均输官就可以了,这听上去是一个很合理的建议,统一物流,规模化管理,还可以节约快递费用。

但是问题,不是出在这里,问题是地方均输官收上来这些东西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本来是上供的,是给皇帝吃的,现在,桑弘羊给改了,开始那这些东西做起了生意,均输的货物成了桑弘羊做生意的物资来源。

有了货源,接下来就是“平准”了。

平准,“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掌握了物资基础的大农,在京师设立了专门的生意机构,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行为,“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开始了高抛低吸的专项业务,这个其实是很厉害的,各位细想,这相当于成立了一个超级贸易公司,“尽笼天下之货物”,拥有绝对的垄断经营权。

桑弘羊这样做的目的,如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叫做“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这样那些商人就不可能去哄抬物价了,我可以控制他们,高抛低吸,进而达到平抑物价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在后面的盐铁论文章中会进一步展开说明。在这种背景下,普通商人更惨了,根本是不可能干过平准机构的,赚不到钱,只有去种地。

这样做的结果,“天子以为然而许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汉武帝认为效果很好,之后的大笔开销均取之于大农。

随后,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者再百焉。桑弘羊受封爵位。

桑弘羊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下,其后,他有推行了捐粮入官,有点像卜式的捐羊当官,和罚金赎罪以及白酒专卖制度,“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这些措施同样是不能被传统的儒家思想所接受的。

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

利。亨弘羊,天乃雨。”

这一年,发生了干旱,小旱,不严重,但是,那个被贬官的卜式找到了机会,他说,天气干旱是和桑弘羊有关的,他说桑弘羊不守本分,让他手下的那帮大农,天天坐在市场上买来卖去,求取利润,不合理啊!将桑弘羊下锅煮了,天才会下雨!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汉昭帝发出诏书,让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和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之士共计六十多人就经济问题,尤其是盐铁专卖问题进行讨论。贤良、文学——有道德、有文化、有见识的若干民间代表。

本次讨论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大辩论,辩论极其精彩。

一年后,元凤元年(前80年),桑弘羊因为被人告发参与燕王叛乱,被杀,此事记载非常简单,不知所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农桑弘羊(4):是是非非桑弘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tv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