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611300/1bcc5aaa65d868e5.jpg)
4月1日,出差到莱阳,仅住一个晚上,到达时已近天黑,次日早餐后便要离开。时间是如此紧迫,但也抑制不住想于次日凌晨再去看看老部队的冲动。
一想到要去那里,就不由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临睡前,明明已将闹钟设至凌晨4时,却一个晚上翻来覆去不敢熟睡,唯恐错过时间,耽误行程。
辗转反侧半夜,终于听到了等候已久的闹钟声,一如听到了当年军营的起床号。10分钟不到,便开车离开酒店,到达营区时,尚不到4时30分,天还黑着。
尽管已是春暖花开的四月,但依然春寒料峭,那天的最低温度仍达零度。置身营区,再次感受了早晨那冻手冻耳的寒冷。
这寒冷,让自己想起了当年那些个出操的早晨和站岗的夜晚。四周一片漆黑,我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星罗密布,记不清当年站岗时曾多少次仰望过这天空,每次仰望,总会想到小学课本里那数星星的孩子,如今仰望,脑海里全是站岗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11300/d7eddffcedd831f3.jpg)
站在射击场的北端向东南望去,领略了今生最美的凌晨景色,透过近处一棵枯木枝头和稍远处团部礼堂的顶部,看到了天空中一轮弯弯的月牙以及月牙边一棵极亮的星星。这树这房这月这星,只有伫立在那方土地上才能看得到。
5时30分左右,天空渐亮,由看天转为看房。与四年前相比,营区有较大变化,几十家养殖户已多数迁出,不再是一院子牲畜半院子狗的状况,院内极少听到狗叫,事先准备的打狗棍没能派上用场。
少了那些养殖户,终于进入了当年所在连队的那两排平房。尽管房子已被他们破坏得体无完肤,但仍很幸运的从连队武器室的墙上看到了“爱护武器,人人有责”,以及连队食堂墙上“勤俭为本,以连为家”的残缺标语。这是整个营区不可多得的文字印迹,也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经与租户协商,进入了团部二层小楼,这座全团唯一的楼房,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威严,每个房间都堆满了游戏机,缺门少窗,灰尘厚重,遍是蛛网。
为适应莱阳市金山路东延需要,团军需仓库院落已拆除,金山路将经此由西向东横穿营区,团大门被隔在了路的南侧,犹如被人砍了首级。
其它各处大都如此,遍地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营区会被彻底夷为平地,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社会发展,造就了新建筑、带来了新气象,但也毁灭了数不清的亭台楼榭。被毁灭的看似是一些冰冷的砖石瓦片,其实是历史、文化与感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11300/c08fbda318743c95.jpg)
24年前,离开校园来到那里,觉得她既神秘又神圣,既像家又如母亲。转眼之间,24年过去了,部队移防至青岛也有十几年了。
在官兵离去的这些年里,不知她会有多少思念;在无人管护的这些年里,不知她会有多少委屈;在惨遭破坏的这些年里,不知她会有多少伤痛。
如今,虽然她已不再神秘,不再有生机,但依然神圣。她永远是曾归属过她的历代官兵心中最美的记忆和最深的根脉。
(战友供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