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历史妞写完《你知道清朝“八大总督”是哪8个吗?谁的地位最高?》一文,刚发布没多久,就有粉丝在评论区留言:“小编,能不能讲讲这些人怎么做了这么多地方的总督?”
之所以有人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很多官员——比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都做过不止1个地方的总督。
其实这个问题历史妞也早有发现,为此,还特意做了一番统计。经过简单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直隶总督平均任期2.5年
从雍正元年至宣统三年,187年间,总共经历直隶总督74人,平均每人任职2.5年。
2.两江总督平均任期3年
从康熙四年(1665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有影响的两江总督计80余人,历247年,平均每人任职3年。
八大总督中的老大老二平均任期分别只有2.5年和3年,这足以说明总督的调任相对比较频繁。
后来取代直隶总督成为“疆臣之首”的东三省总督虽然设置时间比较晚,但是,3任总督的任期也都不长,平均每人任职甚至还不到2年。
那么,为什么清朝朝廷要不断的将这些总督换来换去呢?历史妞以为,此中原因不外乎以下2点:
1、清朝总督实行流官制度,期满调任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因此皇帝和朝廷绝不愿意地方官独大。
清朝八大总督皆是独掌一方的封疆大吏(有点儿古代封王的性质),权势已经够大,倘若让其在一地久任,就容易使其在地方太得民心而削弱朝廷的统治,导致地方百姓只知有总督,不知有皇帝和朝廷。
换句话说,如果放任八大总督在其各自管辖范围经营个10年、20年,这8个总督就容易变成地方豪强、变成土皇帝,到时候可能就不太会听从朝廷调遣和使唤了。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尾大不掉的情况,为了限制总督的权力、加强对总督的控制,清朝朝廷必须实行流官制度,规定总督期满调任,通过不断更换其为官之地保证皇权和朝廷的绝对权威,而不可能允许其在一地久任。
当然,也有例外,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就长达25年。但是,即便是李鸿章,他也不是一次性在直隶总督任上待了25年,而是前后3任加起来总共25年,这3任任期分别是十一年零六个月、十一年零七个月和一年零二个月。
2、八大总督地位有高低,调任与否涉及官员升迁
在《你知道清朝“八大总督”是哪8个吗?谁的地位最高?》一文中,历史妞曾提到,在清朝八大总督当中,直隶总督地位最高,为“疆臣之首”,两江总督次之,……,云贵总督排名最末。
因此,为了体现对官员的升迁,为了表示奖惩,清朝朝廷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八大总督的人选和任期进行调整。比如,李鸿章从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就是升官,而林则徐从湖广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就相当于被贬。
当然,说白了,清朝朝廷不断将八大总督调任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维护皇权和朝廷统治,因此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官员在同一个地方经营太久,绝不允许他们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