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晚上近十一点,虽然不能算是万籁俱寂,也有很多家庭已经熄灯休息了,但是在阳台上晾晒衣服的我却听到楼下还有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声音,心里不由疑惑: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啊?他们家里的大人都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叫孩子回家?且不说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玩闹声会影响小区里邻居们的休息,就是孩子们自己也应该回家休息了,大人们确实应该出面把孩子们领回家了。
其实,这样的状况在我们小区里还真的不是个案。以往,各种节日放假的时候,包括西方的万圣节,都有孩子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小区里嬉闹的情况,也许大人们是觉得,孩子们平时的学习太辛苦了,好不容易放假,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放松,尽情地玩耍,不是有句话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吗?要想让孩子们学得踏实,还是得让他们玩得痛快。我不知道每次这么晚还玩闹的孩子们是不是同一拨人,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其实真的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记得张文质老师曾经在他的音频节目“文质说”里谈到过一件事情,说的是他的一个朋友的妻子对孩子们规律的生活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即使有朋友来家里玩,孩子们该什么时候睡觉还是要什么时候睡觉,不会因为有朋友就改变。我记得,张老师在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有规律的生活比很多事情都重要。我非常赞同张老师的这个观点。
首先,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它的节律,特别是孩子,如果在上学期间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一旦打破了这样的节律,很有可能让身体不适应,比如,睡得太晚,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可能会让身体接受错误的信号,导致原来规律的作息紊乱,影响正常的上学。
其次,孩子到了节假日,父母就任由他们玩耍而不加节制或者不作要求,会让孩子们以为节假日就是可以放松对自己要求的时间,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以为,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原则可以不遵守,有些要求可以适度放松,也许他们就会对很多事物失去规则意识与敬畏之心。
最后,在大家都已经进入休息的时候,任由孩子们嬉闹,其实是纵容孩子不顾他人的感受,只想着自己的快乐。明知道很多人已经休息了,还能继续嬉戏打闹,这样的孩子往往心里只有自己,而对别人的感受毫不在意,他们长大了也许也很难看得见别人的痛苦,很难看得见别人的付出,对别人很难产生同理心、同情心,往往也很难友善待人,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
看似这件小事,只关乎当事孩子的睡眠时间,只关乎当事孩子的生活是否规律,但实际上有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我想,张老师说的“有规律的生活比很多东西重要”真的是非常有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