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下我们前面两篇讲的内容。第一篇《学而》讲了个人做学问的宗旨,第二篇《为政》讲学问的外用。今天讲第三篇《八侑》,讲学问内用外用时的文化精神,也就是礼乐。
我先给大家讲个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的一些事。
前几天啊,季家开家庭舞会的时候,观看八人一排的舞蹈。季家知道吧?是咱们鲁国的三大权臣世家之一,位高权重,但再怎么厉害,还是要受天子管辖的。这八人一排的舞蹈是只有天子才能看的,他们竟然私自在家里大张旗鼓地排演,这还了得,僭越了天子礼仪,不是想造反吗?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不仅季家如此,另外两家孟氏,仲氏也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不仅比着排演天子才能看的舞蹈,还鸣奏只有天子才能听的曲子。反了,简直反了!像他们这样没有仁义,僭越礼乐的高官,不是要把整个社会风气都带到沟里去吗?!
正当孔夫子大发牢骚时,优等生林放举手问道:“老师啊,刚才您说诸侯大夫要遵守礼乐,那这礼乐的根本是什么啊?”
孔夫子抬头看了会天,叹了口气说:“这个问题可就大喽。简单来说,礼仪宁可简单点,不能太奢侈,像三家权臣排演鸣奏天子才能享受的舞蹈音乐,就算不是造反,那这享受的礼乐也太过奢侈了。其次呢,在祭祀上,不能太轻浮不当回事,我们怀念和悲戚的态度是要表现出来的。”
孔夫子从林放提的问题中,想到礼乐的重要性,又补充说道:“那些没有教化的羌狄蛮夷,他们即使有君主,也不如灭亡之后的夏朝,为什么呢?因为夏朝有礼乐啊,有礼乐就有文化,有文化就有思想精神,只要民众还在,文化就还在。人如果不讲究礼乐文化,跟野兽有什么区别。”
过了几天。孔夫子发现季氏竟然去泰山游玩。泰山是天子专门用于天子封禅的,每年天子都要去泰山上拜一拜,让上天保佑民众安乐,政治国家太平。季氏去泰山,旅游是假,祷告才是真,他祷告什么呢?无非是希望上天保佑他造反顺利。
孔夫子想到自己的学生冉有正好在季氏家做后厨主管,忧心忡忡地对冉有说:“你能劝阻一下季氏吗?任他这样下去是自掘坟墓啊。”季氏很为难啊,对季氏而言他就是个做饭的,人微言轻,季氏肯定不听的,说不听嫌冉有多管闲事,拉出去斩了也不一定。于是面带难色地对孔夫子说:“这事我管不了啊。”
孔夫子其实心里明白,长叹一口气说:“行吧,让他去拜吧,拜了泰山也没有用。泰山的神仙难道还不如我的学生林放懂礼仪吗?肯定不会保佑季氏造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