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合群:怎样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工作群体?

合群:怎样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工作群体?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2-01-15 06:47 被阅读0次

    那招到了人,下一步就是融入。企业都希望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组织。一方面掌握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和其他成员彼此熟悉,建立默契。后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称为“合群问题”。

    合群很重要。大家要想形成团队,首先要形成群体。一群互不熟悉的人无法组成高效团队。这也是为什么仅靠远程邮件联系的虚拟组织,很难在实战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让新员工快速融入群体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搞团建嘛。这个概念上世纪末传到中国,一度很流行。我记得十年前,春节招新季过后,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把新人统一拉到郊区的训练基地,搞一些拓展活动,而且环节越来越丰富,甚至有专门的咨询公司提供设计服务。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搞团建的公司越来越少,当然,我特指上面说的那种传统的团建。怎么回事?效费比低,没啥用。它没有抓住促进个体合群的真正逻辑。那应该怎么做?怎么让新员工快速融入群体?今天就来说一说。

    1.传统团建的问题

    我们就从团建说起。如果在听课的你恰巧是搞人力资源的,可能要质疑了:李老师,我们花了大价钱搞团建,你凭什么说没用?你都没问我是怎么搞的。其实组织行为学并不关心团建有没有用,而是关心背后的逻辑断点。断点在哪?

    不论你是带大家做一个需要配合才能完成的脑力,或者体力任务,还是轻松一点,咱们打个真人CS,有两点是跑不了的。第一点是“官方组织”,第二点是“非自愿”。团建肯定不会询问每一个新人的意见,那是正式活动,是列入预算,考虑投入产出比的管理行为。

    问题就出在这。现在,咱们暂时跳出团建,来听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案例,然后再回来看,这为什么有问题。

    我所在的高校有一个学院,每年都会有新同事加入。很多新老师搞学术出身,不太擅长社交,融入集体就成了问题。学院组织过很多活动,比如篮球赛、乒乓球赛,但效果都不好,有门槛,人家也不爱参加。

    后来,学院发现有一间屋子空着,就把它改造成了休息室。弄个咖啡机,摆几把椅子,每月批个500块钱,咖啡豆、茶叶用完了给续上,闲着也是闲着嘛。
    这间屋子不大,挤着坐能坐4个人,通常就是俩人。半封闭,有门但是不锁。两个人谈事情,把门关上会很私密;四个人进去讨论,虚掩着门,外面路过的人听见了也不奇怪。因为小,所以也不会有人在这开正式会议。就是俩人碰上了,进去聊两句的事,有人听见了推门加入也不尴尬。

    结果很有意思。就这么个小地方,使用率居然很快跃居全楼第一。尤其是新老师,特别喜欢在那聊天,不管是和其他新人也好,还是和老员工也好。慢慢地,老教师就发现,对新人的认识几乎都来自在那间屋子里的闲谈,而且明显感觉到,这届新员工的融入速度比以往都快。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这间屋子太过紧俏,院里不得不把它放进预约系统。然而这么做之后,使用率马上就降了下来,尤其是新老师,几乎不会预约。线上操作其实并不麻烦,但就是没人用了。几经变动,最终,这间屋子又回归到了不用预约,大家随时可进的状态,使用率又高了上来。

    2.非正式组织的中间人作用

    这是为什么?我们把它和团建两个事情结合起来看。
    2009年,有位美国组织行为学者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困惑,团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他也想知道问题出在哪。

    我们前面讲过,组织或者团队就相当于一个社会网络。合群,其实就是个体加入社会网络,被接纳、认可的过程。团建某种意义上就是想加速这个过程。

    但这位美国学者通过对照实验发现,有一个关键环节的作用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小型社会网络的作用。他发现新员工不是一下子就被所有人接受的,而是先和某一个,或者几个人配对儿,组成相对整个网络而言的一个小型网络,然后再靠这个小型网络打入大群体,完成合群的过程。

    咱们都有类似的感受。新加入公司时,你上台做个自我介绍,大家就能接纳你么?当然不是。来到办公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找一个人,和他成为朋友。不管是八卦公司情况,还是学习工作流程,反正都要先靠他。

    实验发现,我们人类很神奇,能在很短时间内自主判断出,和谁组建这种小型社会网络效果最好,不管是爱好相同,还是性格相同的人。

    但这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由个体自发启动,组织不能强扭,说“嘿,就你俩先结个对儿”,那不行;二是所处环境不能太正式,不能让个体感觉到,这是一个严肃的活动。

    了解了这点,我们再看团建。它一定是官方发起的,而且各个环节都设定好了,没什么主动性可言,照着走就是了。那个体在认知上就会把它归类为正式活动,就不利于小型社会网络的形成。

    而在这个学院里,为什么一间面积不大、半封闭的休息室则可以促进新员工的融入?就是因为它各方面的条件,恰恰营造出了一种“非正式”的感觉。假如你性格腼腆,可以把门关上;假如你大大咧咧,多叫几位过来请教个一二。你甚至不用刻意做,趁着楼道打水的机会,碰到谁叫谁,很方便。

    但它一旦进了系统,要预约,就变成了正式场所。在个体认知中,这就不再是一个能够建立小型社会网络的场所了,和会议室没什么区别,使用率自然就低了。

    “小型社会网络”其实是一个偏社会学的名词,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用另一个相似的概念来定义它,叫做“非正式组织”。我们在发刊词中也提过。美国学者研究的价值,就是指出了非正式组织,在个体融入组织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中间人作用。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JOB杂志上,它是世界范围内,组织行为学的最高期刊。

    3.如何打造“非正式”

    那如何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呢?毕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成本不能太高。而且,既然是非正式组织,那介入的痕迹就不能太明显。怎么办?

    首先请你思考,为什么组织行为学在十年前开始关注这个现象?因为原来个体融入组织基本是自然发生的,你很难去人为干预。但现在不一样了,线上社交网络的出现,让管理者可以用比较小的成本介入其中,加速这个过程。所以才会有人研究这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点。

    换句话说,互联网技术让建立非正式组织的成本降低了。了解了这个趋势,我介绍两个做法给你。

    第一个方法,有点像相亲。我们虽然不能乱点鸳鸯谱,但可以帮助新人熟悉同事的特点以便挑选。

    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个企业,他们就要求员工在微信名称后加上一长串后缀标签。我们一般起名就是“Tom”“真真”“安妮”等等。他们则是“Tom 瑜伽 漫画 小提琴”。而且后缀越详细越好,比如你喜欢足球,那就不能只写足球,还要写上喜欢哪个队。新人来了,可以迅速找到兴趣相同的人。

    这还没完,总有爱张罗的人,公司就鼓励他们建微信群。养猫的、养狗的、健身的、晒娃的,新人来了,可以按照兴趣随意挑选加入,比如夸夸群。我相信,你的组织也有类似的群,这些非正式组织其实发挥着比想象中更大的作用。

    第二个方法来自于我学生的企业。他的公司每年要招几百名员工。他就让技术部打造了一个小程序,叫“雅典娜广场”,界面很像小时候玩的游戏。代表每名员工的小人儿,平时都出现在广场上。如果一个人恰巧不忙,头像上会显示闲逛状态,你可以点击它,和他聊天。

    而对于新人来说,公司会每周推7个人,作为“本周之星”。怎么推?如果他们在“闲逛”,系统就会在全体员工的桌面上发弹窗,提醒大家。公司会鼓励老员工和新员工接触。如果你成功和一名新人聊天,会获得积分。同时,新人还会就交谈的质量给你打分,进一步折算成积分送给你。

    但是请注意,这一切都是非正式的。对于新员工来说,他们自己是没有积分的,这就避免了整个过程被当作一种任务。另外,聊天界面上还有个阅后即焚按钮,点击之后,记录就不存在了。其实,后台肯定也有记录,但这个按钮多少淡化了被监控的感觉。
    而对于老员工来说,积分和组织绩效一点关系都没有,别人也看不见,唯一的用途就是能去购物网站兑换商品。这点同样很重要,就好像之前那个学院的休息室,不能太大、不能上锁、不能预约,时刻保持一种非正式的状态。

    这个学生告诉我,公司里许多好朋友都是在“广场”上认识的,这大大加速了新员工融入的速度。

    第一个方法,不用说,零成本。第二个方法,虽然开发的成本好像挺高的,但是你一直可以使用啊,算下来还是低的。这就是线上社交带给组织的新选择。

    其实,方法的本质还是那三个字:非正式。这是管理者要下功夫的。有时你必须花心思把好意隐藏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我再举个例子,对于那些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怎么办?印度学者就做过研究,发现这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喜欢明星式的社交网络。也就是说,他们珍惜自己的时间,更希望和有成就、有思想的人交流。那你就得把这样的人悄悄推到他们身边,技术含量绝不次于设计一个复杂的团建。

    本文重点

    1) 非正式组织在个体融入群体过程中,承担了红娘的作用;
    2) 互联网技术让建立非正式组织的成本降低了,这点你可以充分利用。

    <<< 得到 组织行为学 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群:怎样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工作群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bl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