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十字路口的小卖部旁边搭了个棚子,小卖部的老板娘有眼力,这里常年都是闹哄哄的,不是一群男人们玩牌打麻将,随手就能卖盒烟卖瓶水;就是一群老娘们边干手头活边闲唠家常,随时都能听些八卦了解村里大事小情;旁边再围着三俩个小孩们蹦跳着进进出出的买零嘴,热热闹闹轻轻松松的就把钱给赚到了手。
但今儿个那边只看的到人,声音却窸窸窣窣的。孙翠萍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啥门道,步子不自觉的紧凑了起来,干巴的腚一扭一扭的,手里的活计也摆的呼呼生风。
旁边的盼儿娘一看到翠萍便招呼她来身旁坐。翠萍小眼睛滴溜溜一扫,发现常年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玉香今儿竟然不在,正狐疑着呢,盼儿娘便凑到她耳边说:“恁听说了没?玉香给她儿买了个外国媳妇!”
“啥?真滴啊?玉香不是经常说不急不急的嘛……”翠萍感到很惊讶,毕竟她儿也就二十三岁,因为跟她家二妮同岁,所以便记的牢一些。
“就是就是,”琪子娘抢过话头,她是个急性子,比她俩年轻,平常时嘴突突起来就没完没了:“天天说什么她儿没病没殃的,又俊又能说会道,不愁没媳妇,这不还是偷摸的……嗯?……”说着左眼睛向上一挑,头略微一抬,嘴角挂着一个轻蔑的笑。手里活倒是没停。
王家村是个几百口人的小村庄,这边的妇人大都是一边看孩子料理家务一边干些“挑头发”的活赚点钱。有些活是一团团的“头发蛋”需要用小铁锥挑松散;有些活是从一根根辫子里挑出白头发;还有些年轻点的小姑娘就进“头发厂”,用机器做假发套之类的。像孙翠萍她们这种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眼睛多半都花了,就只能做做把头发蛋挑松散的活了。
盼儿娘一边挑一边接着说:“要俺说她儿当初那个就不该散,两家都定亲啦,就隔壁村,也离得近,来往也方便。人家不过是多要点彩礼,想在城里给孩子买个房,还不都是为了儿女能过得好嘛!”
盼儿娘有四个闺女,名字取的也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老大王慧慧、老二王婷婷、老三王招娣、老四王欠男,王长盼是她的小儿子,小学还没毕业。当年政策不允许,为了生儿子东躲西藏的,也没少被罚。现在不一样了,眼看村子里的女娃越来越少,各家的儿子长到十五六就开始暗暗找媒人帮忙给寻摸点好闺女,就怕到时候抢不到女孩说不上儿媳妇,甚至有家孩子十五岁就摆摆流水席结婚了。她家里四个女儿初长成,自然心里得劲,恨不得彩礼钱时兴的越多越好。不过话说过来,她也不想女儿这么早就嫁人,眼看她们在“头发厂”打工给家里挣回来了不少钱,总好过早早嫁人便宜了人家。再说,闺女怕啥,现在这情况不怕嫁不出去,多少的媒人踏破了她家的门槛,可她硬说闺女还小,想多在家享享福。
“话也不能这么说,”琪子娘又搭开了话,“那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彩礼哪能要那么多。那闺女家人存着心思呢,要了彩礼闺女可带不回来多少,都好给她弟啦!要俺说这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哪好狮子大开口,存心让人看笑话。”
琪子家就这么一个儿,取名王宝琪,当宝一样宠着疼着,哪知道就是学习不行,这不高中没毕业就不愿上学了。琪子娘想着不上就不上吧,真要学习好去大城市发展了,到老了身边没人也等于白生了。这辍学了正好趁着年龄小赶紧说个媳妇也不错,将来早早的也便能抱上孙子传宗接代了。
“人家闺女在家可也是个宝贝疙瘩,这还没到婆家呢就这样委屈,到时候真嫁过去了能有啥好日子过。况且恁也得看看现在的情况,十里八乡的小闺女可不多。这不,落到现在只能买个外国的,过不过得住可也不好说咯……”盼儿娘有点幸灾乐祸。
琪子娘也不甘示弱:“这买个国外的也有好处,逢年过节的也不用来往,省心了,而且这媳妇无依无靠的,还不得死心塌地的嘛……”
“那要是跑了呢?咱这地可不是啥山沟沟,车来车往的说走就走了,到时候人财两空可就抓瞎了……要俺说还是正经的娶个邻村的,那日子过的才踏实。像之前那个小妮多好,恁们见过没,又高又俊,这将来生的孩子也不差啊!就因为一点钱,真是把儿子的好事耽搁了。”盼儿娘叹息着,手里的一团头发蛋倒是挑的很快,她是个麻利人。
“要能娶也就娶了,恁也得看看玉香家啥情况呀?她家还有个小儿子才上小学,她男人都六十多啦,外出打工也挣不来多少钱了,人家不得也为小儿子想想……”琪子娘愤愤道。
“这想来想去的不把大儿子给耽搁了嘛,到时候他俩老了,大儿子怨恨起来,小儿子也没有好日子过,还是得先顾眼前的……”盼儿娘轻飘飘的回。
翠萍看着俩人像斗鸡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摸透了。她生性就爱听个八卦,凑个热闹,但不喜言语。别看她学上的不大,可是供出去两个大学生,如今大女儿在外地城里安了家,二女儿在考研究生,他们老两口也没啥烦心事就乐呵呵的养老。她可不操心那么多,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年生完俩女儿后,她男人便去县城结了扎,谁劝都不好使,坚决不再生。
她男人是个教师,吃公家饭,她也是个好学的,奈何娘家当年太穷,后来跟着男人有时也看看书。夫妻俩都有点文化,在村里墙上刷着“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大红字的熏陶下,也便没有那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想着俩闺女也一样,好好对她们难道到老了她们能不管你的死活?再说当年多少人因为超生不仅丢了正经工作,还得东躲西藏的,过的不是日子。
勤勤恳恳一辈子,现在到老了周围人开始羡慕起来他俩口子的日子了,男人这也退休了,领着退休工资,养养花草,没事骑个自行车逛逛县城当锻炼身体。翠萍也不再干重活,随手挑点头发蛋打发打发日子,几亩地也包给了别人种,一年啥也不用干也能收个几千块。大闺女也总说出钱让她们去旅旅游,但是老两口也不想花闺女的钱,自己又有钱,还想着给闺女贴补点,这样闺女在婆家也不受欺负。看着眼前她俩你争我吵的糟心事,翠萍觉得“现在俺这日子那才能算叫日子哩”!
“嗳,您俩也别呛了,那外国媳妇长啥样恁们见过没?”翠萍适时插了话。
“那谁见过呀,这时候去她家,不就摆明了去看热闹嘛?”还是琪子娘这个急脾气抢着答到。
“俺听说是花了13万呢,可也不少钱。”盼儿娘接过话。
“吆,吆!恁这是听谁说的呀?”琪子娘忙把头凑过来冲着盼儿娘,也忘记了刚才的唇枪舌战。
“就听住咱村头的二柱子说的,这外国媳妇就是他给弄来的,他门道多。”盼儿娘有点得意,她因为和二柱家沾亲带故,难免消息灵通些。
翠萍这时开口了:“这外国媳妇是被拐来的嘛?她家人知道不?这要是被拐的俺可听闺女说过,这是犯法的。”
琪子娘和盼儿娘一齐看向翠萍,手里活也停了下来,那眼神有些许的戏谑和不可思议,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犯法?哪有人管这事!隔壁村不也有一家买的外国媳妇,照样过的好好的。法律可不管咱老百姓的这点过日子的小事。”琪子娘说。
“不管咋说,那女娃也是个可怜人……”翠萍感到唏嘘。
“害!啥可怜不可怜的,不都是嫁男人过日子嘛。”盼儿娘手里又做起活来。
“......”
片刻的冷场后。盼儿娘又说了起来:“如今要说呀,还是人翠萍的日子过的好。轻轻松松的,俺们可不行哦,儿子的心操完还得操孙子的心......”
不知怎得,翠萍听到这话可没有觉得是在称赞,反而觉得有点酸,不过她也不搭话。当年多少人看她家没儿子看不起她们,这不日子也照样过起来了。如今女儿出息了,羡慕的声音是多了起来,但是她也知道,村里人嘛都是当面称赞,背地议论,有些亲戚更是想来她家沾点光,说什么“恁们以后老了靠谁呀?就一点都不想靠侄子嘛?”摆明了想搜刮点好处便宜她们的儿子。不过翠萍心里跟明镜似的,在村里活了一辈子了,啥看不出来,多少人的儿子还靠不住呢,更何况侄子呢。俩闺女如今也说,到老了接她们在身边,不会不管她们。不过她生性好强,也不指望闺女,就开开心心走一天算一天,真到临老身体不行了,照顾的再好能有啥意思?人老了嘛也就是得给年轻人腾地方,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
琪子娘也搭过话:“是啊,儿女的心一辈子也操不完吆,都是债。不过翠萍,恁家闺女是不是有段时间没回来了?”
“可不,俺也能长时间没见过她们啦。”盼儿娘在一边轻飘飘的附和。
“小闺女倒是在家呢,天天忙着复习,也不出门。大闺女上班忙,现在城里工作太辛苦了,天天加班加班的,说是时间都不够用。”翠萍不知怎得,话题转到了她的身上,话里也有一丝的无奈。
“再忙也得多回家看看你们老两口呀,钱可啥时候也挣不完。”
“害,看啥,俺俩又没病没灾的,现在手机视频也方便,面对面的说说话跟见面也差不离。”话虽这么说着,但翠萍内心也有一丝苦涩。要说后悔她倒是也不后悔,闺女有出息走出这村子她也欣慰,但之前女儿们都在外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时,她们老两口也难免孤单,“别说俺这事了,恁再说说那外国小妮吧,多大了啊?”
盼儿娘知道的比较多,又说了起来:“听说也就十七八,外出打工被弄来了,俺那二柱兄弟人广,这一次弄了好几个呢。也就是咱这边小闺女少,需要类多。”
琪子娘问:“那这也不少弄钱呀?”
“那咱就不知道了,谁知道能挣多少呀?”盼儿娘回。
翠萍看了眼天,这日头也起来了,话也没有多大意思了,就起身准备回家:“俺先回家揍晌午饭了,恁俩唠吧。”
她慢悠悠的走着,想着心事,这闺女儿子就是不同啊,都是二十出头,俺闺女忙着考研,她儿子忙着买媳妇。
经过玉香家的胡同口时,孙翠萍往里久久的望了一眼,嘴里喃喃自语:
世人都说生儿好,生了儿子好防老;
临到头了人没老,儿媳倒是挺难找;
辛苦“娶”到了儿媳,老了又把孙来抱;
可怜一把老骨头,到死差点累残了……
(完,感谢阅读)
关于创作背景可看创作背景和小心机设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