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清照的了解,原本只停留在读过和喜爱她的几首词,喜欢那"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可是真正的李清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却不甚了解。
前段时间特别看了《康震评说李清照》一书。该书为我们精彩讲述了"一代词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讲述了李清照为何能凭仅仅存世的几十篇作品,却成就了"一代词宗"的美誉,她与赵明诚的爱情和婚姻状况,以及在封建礼教日盛的南宋时代,丈夫去逝后她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离婚等等谜团。
李清照坎坷一生,却仍顽强傲骨,自强不息。大多数人都羡慕她与赵明诚恩爱有加,然我却从书中读到了他们婚姻的变故,以及李清照的无奈和隐忍。特别令我敬佩的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度压制下,作为一名女性,她能放下心中的小爱,以其成熟的政治眼光和知难而上的政治勇气,去成就了大爱,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而此时,我更感怀和体谅的是,她在婚姻中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的那份无奈和隐忍,坚强和自傲。下面我们就从几首词中来了解一下李清照当时的心情。
据史料记载,政和七年(也就是1117年),赵明诚复官,却未带李清照一起上任,此时李清照只好孤身一人重回娘家。期间赵明诚用情不专,蓄养小妾,夫妻感情产生了裂痕,加之长期无子,这难言之隐的痛楚,令李清照心生伤情与哀怨。此时李清照写下了《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孤苦无依的李清照以梅自比,感叹自己尽管出身高贵,才华出众,但面对风雨的摧残却显得孤独与无助。虽保留她一贯的似梅傲骨,却难掩难言的隐衷,无处诉说的苦楚。难得的是她还以梅花饱经苦难仍孤高自傲来激励自己,对未来依然存有希望,这正是李清照高尚品格的自身写照。
再有这首《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李清照以落梅自况,芳姿憔悴、浓香吹尽,感叹纵有梅的傲骨却遭遇了不谙良莠的人的冷落。寄托着她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以及对红颜易逝,丈夫对自己冷落和疏远的忧心。时隔不久李清照又写了《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
这首词进一步表达了李清照伤情别离的闺怨与伤感。此时的梅已成了残梅,梦已是残梦,幸福的感觉似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再也没有 “此花不与群花比”的自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幽怨与无奈,伤感与落寞。
生活中有多少看似恩爱的夫妻,却有着旁人所不知的隐痛,就连李清照如此奇女子都难逃此恶梦。李清照与赵明诚正是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夫妻,他们有共同的理想、爱好、才情,可终究还是有太多不尽人意之处。自然李清照的不幸更多的有时代的根源,然现在我们身边那些分分合合的故事,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与自省的呢?
我以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女性除了要有经济支配权外,更需要有独立的人格,自身价值的体现,学习与思考习惯的养成。除了这些,更难的是,要学会如何妥协与坚持,宽容与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