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心乐土心理平台【三点一弯钩】
01
小时候,我很怕痛,尤其怕打针。特别害怕看医生,怕闻酒精的味道,因为这常常让我联想起打针。
那尖削削的,冰冷冷的针头一下子扎进柔软的皮肉里,那种感觉,那种场面,相信也会是很多人童年时的梦魇。
我很幸运,曾有个“天使姐姐”帮我破除那童年的恶梦。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光景,有次预防针是在学校里面打的。同学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到医生护士那边,折起衣袖,露出手臂打针。
那是一次牛痘疫苗的接种。我强装镇定地排着队,心里却一个一个地数着前面还有几个同学,每少一个,心就沉重一分。
后来我怂了,没事找事地与后面同学调位,尽管我知道这是徒劳无功的挣扎。
最后整个教室就剩下我一个了,我呆站在原地,那个带着口罩的医生用不耐烦的眼神盯着我,招手呼我过去。
我摇晃着身子,艰难迈步,生硬如拙劣表演中的扯线木偶。
就在这时,一个脱去口罩的年轻护士走过来安慰我。“小朋友,怎么啦?”她关切地问。我有点羞涩,沉默着。
“打针一定会痛的,但你是男孩,可不能轻易被这种痛苦吓到哦。”
我点点头。
“你知道吗?现在你打预防针受的痛苦是会让你成长的,之后你的手臂上会留下一块徽章,代表你已经有了免疫力,你更强大了!”
这是我第一听到痛苦会让人成长,而且痛苦还能让我得到代表荣誉的徽章。
在“天使姐姐”的鼓励下,我很快镇定了下来,从容地走向医生,像班级里最勇敢的孩子一样露出自己的臂膀。
针刺进肉体仍会麻会痛,但我第一次明白到,有些痛苦是有价值的。当知道自己所受的痛苦是为了什么,“痛”也就不再那么“苦”了。
往后,当我每次看见自己左臂上的牛痘疤,我就会想起“天使姐姐”,想起那是我获得的第一块成长徽章。
02
80后的朋友在青少年时代,应该都或多或少知道鸟山明的《七龙珠》,里面的主角孙悟空作为赛亚星人具有特殊体质。
每当孙悟空被强大的对手打败,伤痕累累,但只要没有被杀死,当身体再恢复之后,他便可以功力倍增,甚至可以反碾压曾经打败自己的boss。
当初看到《七龙珠》这样的设定,尽管很热血,但确实也让我感到费解,被打得一败涂地那么惨,那么痛苦,凭什么治好了反而变厉害了?然而,一个同学好友的亲身经历却告诉我,真实情况可能真就那样。
高中时,我有个相貌体型都差不多的同桌,同学们都戏称我俩是双胞胎,“傻傻分不清楚”。
因为我年长,所以我是大胞。小胞是个聪明倔强的男孩,尽管他身体瘦小,但体能精悍,长跑有耐力,篮球有速度,甚至还常常“不自量力”地与班中那些高大强壮的同学“掰手腕”,却居然又能时有胜负。我很佩服这个“胞弟”。
但有次,小胞可能用力过猛,不小心在高高的单杠上摔了下来,右手摔成骨折。
他休息了两周,绑了石膏回来,整整一个半月才拆掉。大家以为小胞从此会“收敛”点,不会那样到处“惹事生非”,不,他手臂恢复之后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更喜欢找人去“掰手腕”,但很神奇的是,他好像比以前力气更大了。
后来他告诉我,他刚受伤的时候有点意志消沉,觉得自己以后就“废”了。
但医生的话却拯救了他。
医生说,幸好没伤到神经,叫他放心,骨头破裂的地方会重新长出新骨头,会比以前更大更强。
小胞听了喜出望外,详细请教医生后续的恢复和锻炼的方法,并在养病中和康复后遵从医嘱,按时按量进行物理锻炼,毫不含糊。
他说开始物理锻炼会感觉很痛,手臂骨头好像要重新裂开一样痛苦。但是他扛住了痛,因为他不想自己就这样“废”掉。
在他的努力下,伤痛过后带给他的,是更强壮。
“看,我的麒麟臂是不是比以前更大了?”小胞常常打趣地折起衣袖,向我们显示那只曾经绑住石膏的手,肌肉确实更壮实了。
他解释是骨折后自然会长得更壮,但我更相信是他的坚强信念,克服了痛苦持续锻炼才成就了他今天的强壮和成长。就像《七龙珠》中的孙悟空,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任何杀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更强大!”我第一次在现实中印证到尼采这句话的哲理。
03
读书学习,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为了学历,为了有光鲜的毕业证书作为敲门砖。
当毕业出来找工作,敲门砖用上了,工作有着落了,稳定了,那人也就开始习惯平稳中的安逸,不思进取,随波逐流。
至于要在投入社会后重新刻苦读书学习,所谓终身学习,那就更是天荒夜谭。他们会说以往读书的苦还没受够吗?工作了还要受这样的痛苦?不,想想就头痛。
是的,没有人会喜欢痛苦,可有些人却愿意主动“找寻”痛苦。
我现在部门的经理F君正是那样的一种人,F君本科是教育类哲学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学校当了教师。
教师这职业,只要你没有很“神圣”理想,凭着稳定的工作环境,不算低的工资,确实是一个有“安逸”资本的职业。
F君当时有的许多同事也确实过得很“安逸”,他们下课回家后不是去备课批作业什么的,毕竟是小乡镇风气,闲着无聊最常做的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
打麻将的时候,小小房间中乌烟瘴气,激动时也满口粗言秽语,F君想不到世上原来还有这样的“人民教师”。
F君渐渐疏远了那些人,转而在课余时间发奋读书。早上五点,当别人还在暖暖的被窝中做着美梦时,F君就开始搓暖双手去看书;六点钟就开始边听英语边晨跑。白天F君正常上课,晚上处理好学生的事后又开始继续学习。
他的同事邀他打麻将他从不去,同事都认为他装高冷,知道他在读书学习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奚落他。
F君不但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坚持利用工余时间学习,还要承受旁人误解甚至嘲讽的痛苦,但一切他都扛下来了,所有的痛苦都压抑不了他对成长、对脱离狭小乡镇的渴望。
一年之后,F君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他辞掉教师的工作专心读研。
两年后研究生毕业,F君就去到发达的沿海城市发展,进入当时炙手可热的金融行业,并且五年之后成为世界银行业300强银行的中层干部,相比于那些仍在课余时间打麻将的前同事,F君的收入已经翻了五倍不止。
另外由于F君一直都不断学习、博览群书,让他在金融和管理领域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F君也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上级的器重,可谓前途光明。
F君的成长,并不在于比当教师时多几倍的收入,而是在于他可以主动跳出“舒适区”,改变将要一辈子在小乡镇打麻将当闲人的命运。
F君无惧困难,砥砺前行,他主动与“痛苦”为伍,终身学习,为的正是主动的成长。
04
人的成长大抵都是这样一个理解痛苦并与痛苦结伴而行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要认识接纳痛苦,明白到承受痛苦的价值;少年时,当痛苦困难不期而至,学会在跌倒后坚强振作;成年后,要在安逸时主动寻找痛苦,跳出舒适区主动成长。
愿我们都能练就一颗“狮子的心”,让所有的“痛”,都不再是“苦”,反而可以尝出更多的“甜”。
当我们学会理解痛苦,成长也会如约而至。
网友评论
文笔很细腻,每句话都很有韵味。
痛苦真的促人成长。
牛痘疤真的像徽章!
果断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