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六出祁山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奇袭的策略,偷袭长安,被谨慎的诸葛亮拒绝了。
在关羽死后,蜀国由于丧失了荆州跳板,战略上频频失利。
于是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了魏延的‘子谷午奇谋’上,认为当年诸葛亮太谨慎,应该让魏延搏一搏,万一成功蜀国便能走出困境。
但是我个人认为,魏延的策略是不具备可行性的。
其一,没必要。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战果最大的一次。
直接夺取了天水三郡,直奔陇西。
如果不是马谡失了街亭,蜀国绝对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在诸葛亮的战略中,是先夺陇西、雍凉。
让长安成为孤城,甚至绕过长安。
这样一来,就可以逐步向东蚕食魏国。
魏延只要尽力配合诸葛亮就行了,没必要去奇袭长安。
其二,太冒险。
子午谷是蜀国的一个险要出关之地,一旦踏入,行军时间完全不可把握。
就算魏国后知后觉,也能够有时间堵住出口。
这种地形,只要堵住出口,魏延这支孤军只能无功而返。
退一步来说,就算魏延成功的围住长安,魏延必定成为四方优先攻击的目标。
长安是千年古都,易守难攻。
就算是司马琳这种废物,也能支撑很久。
魏延的五千精兵不可能随身携带大型攻城器械。
再参考司马懿突袭杀孟达的案例,魏延必败,而且无法牵扯足够的魏国军力。
其三,输不起
蜀国地形崎岖,每一次出兵都为粮草发愁。
而且人口也远远没有魏国多。
所以诸葛亮的宗旨一直是求稳。
魏延如果带着五千精兵死在长城下,蜀国必定元气大伤。
再说阴平道邓艾的情况。
魏军行军图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此时魏国三路大军进犯。
明面上的两路将姜维死死拖在剑阁。
邓艾从小路走,一路上畅行无阻,肆无忌惮的开山搭桥。
可以想象蜀国境内的军备是何等松弛。
最最关键的是,刘禅主动投降。
堂堂一国之君,麾下近百万人口。
因为对方千余人兵临城下,就主动投降了!
邓艾可以说是不胜而胜。
凭借蜀地地形,刘禅完全可以等姜维回师,反包围邓艾。
钟会等人不可能再蜀地大肆长驱直入。
可惜刘禅降了。
没错,我承认刘禅在说“此间乐不思蜀”的时候,听上去有一定政治智慧。
可是那个时候他已经亡国了。
如果是没亡国还想着去魏国养老享福,那刘阿斗就是个废物皇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