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教育小学语文教师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作者: 温州好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09:39 被阅读107次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教师》2005年第10期。

    当初这份杂志有样刊和稿费,并且及时寄到学校,着实让人高兴。听说后来不知何时也开始征收版面费了,不知是被冒名,还是自身变质,不得而知。实在让人为北京师范大学感到尴尬。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

    文\杨聪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学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调皮捣蛋、破坏东西、作业拖拉、上课故意不认真或随便插嘴、骂人打架,甚至敌视攻击教师等等,只要我们深入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大多数这样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以下四个目的:

    目的一: 寻求关注

    被大家关注,尤其是被教师关注是班级里每个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多数学生大都是通过积极的行为,朝着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向努力,诸如认真学习、提高成绩、遵守纪律、上课踊跃回答问题等来实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这在“优秀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都比较突出,而学校和教师又都很重视这些,因此,他们时常都能感受到教师的肯定表扬与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所以一般都很少会出现上述的不良行为。

    而另一些成绩一般,特别是很差的学生,在学校和教师所重视的这些方面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很难获得教师的关注,长时间地被忽视和淡忘,使他们体会不到自己的重要性,渐渐地就产生了失落、烦躁、压抑的心理。同时,在成长过程中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寻找一个展现自我、释放精力的“出口”。这样一来,“不被关注”和“寻求关注”之间存在的矛盾,自然就会引发这些学生本能地采用消极的不良行为来达到被关注的目的——他们通常是班级里的“问题生”,通过制造种种“问题”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多接触这些学生,但不要总在学习和成绩上钻他们的“牛角”来强求他们,而是要积极地关注和欣赏他们在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和“闪光点”,比如常和他们谈心聊天,一起组织各种活动(打球、下棋、游戏之类),让他们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当教师能喜欢他们所喜欢的,关注他们所关注的,就会使他们获得身心的满足,从而逐渐告别不良行为。

    不过,现实中有些教师往往看不到这些“问题生”寻求关注的心理需求,只会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想当然地对他们表面上的“错误”进行批评和教育,这看似也是在“关注”他们,但实际上却是隔靴搔痒临时抱佛脚,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反而是强化了学生为“寻求关注”而产生的不良行为。所以,学生常常是没过多久又会故态重演。几次下来,教师就容易给学生贴上“屡教不改”的标签,由原来的谆谆教诲演变成苦口婆心的教训,再升级为强制性的“惩罚”,甚至是深恶痛嫉的排斥了——如此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对立、对抗。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度的加深,当这些学生再出现不良行为时,又多了第二个目的:

    目的二:争夺“权力”

    以争夺“权力”为目的的学生会反抗教师的各种控制。他们一般是公开表现反抗的行为,如和教师产生情绪化的争执(发脾气),偏激地反驳教师的言论,很自我地反抗教师的做法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用消极的间接性的攻击方式来作出反应,如偷懒(故意不做教师布置的事)、遗忘(常常故意丢三落四)、顽固(刚愎自用)。他们的这些行为主要是向教师显示,他们是不会受成人规则的限制的,也不会被教师“惩罚”的威胁吓倒的,通过上述这些方式来获得自我价值以及重要性的感觉。

    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和教师有“权力”之争,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得到教师正面的积极的关注,体会不到教师的“关爱”,以至师生感情逐渐淡化,甚至破裂,成了对立对抗的关系。有这个目的的学生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诱使教师与他们进行“权力”斗争,以此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教师在控制他们时的无能为力,从而获取心理上的那种“我也是重要的”满足感。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未经允许就转身和别的学生讲话,当教师提醒他“上课时要遵守纪律,没有老师的同意不准随便这样”,并要求他身子朝前坐端正时,这个学生就好象根本没听见似的,依然我行我素。这个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的“权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虽然不排除他是受到不良榜样,诸如父母、电视和社会上的某些人物的影响而形成的,但是这和教师本人经常示范性地采用权力、控制、威胁和支配作为教育学生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是不无关系的。另外,有些教师还会有意无意地默许学生使用“权力”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或在同学生的“权力”争夺中无原则地退让了,这样更是强化了学生的这个目的和和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不良行为。

    一般来说,“权力”斗争只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逐渐升级,谁都不愿意让步,因为这意味着“输掉”斗争,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失去了“尊严”(面子)和个人的自主感。结果,随着斗争的越来越激烈,教师通常就会采用威胁(你上课再随便讲话,我就拉你上教室前面“罚站”!),羞辱(你还象个学生吗,真是个不讲理的无赖,你妈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人啊!),甚至体罚(你还不听我的话,看我不打你!)等来制服学生以求结束斗争。然而,教师这样做都无益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反而是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或破碗破摔,或自暴自弃,甚至作出“鱼死网破”的反击——报复,这就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第三个目的。

    目的三:施行“报复”

    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展到了“报复”这个地步,这说明学生的自尊可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至少师生关系在学生看来已是没什么感情可言了,此时学生最易冲动,极具攻击性。受“报复”驱使的学生最喜欢采取的不良行为包括撒谎、偷盗、欺骗、用很难听的话咒骂教师,还会进行破坏和暴力行为(涂墙壁、摔桌椅、敲玻璃等)。这些学生大都很清楚教师所重视的和易受伤害之处,一旦觉得自己受到教师的伤害了,他们就会选择教师易受伤害之处予以还击。比如,对很看重作业的教师,学生就会故意不做作业或拖拖拉拉;对很讲究课堂纪律的教师,学生就会故意不守纪律;对很看重考试和分数的教师,学生就会故意考得很差甚至把试卷乱做一通……面对学生的“报复”,教师如果不反思自身的原因,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是想着这样的学生是不讲理的,是屡教不改,是品质恶劣的,而采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手段去对待他们,其结果往往因师生的互不相让,各自用了“武力”,不是教师伤了学生或学生伤了教师,就是“二虎相争,两败俱伤”。即便教师因成人的优势在地位、力量、气势上“胜”了学生,那也是“败”了。因为教师这样简单粗暴的手段没有不使师生关系越走越远,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的。

    假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个别教师强大的“武力”压迫和震慑下,达不到“报复”的目的,那他就会选择最后一个目的:

    目的四:假装无能

    学生到了这个时候,一般会主动地停止针对教师的“冲动”行为,取而代之的是不活跃和消极行为:不关心学校生活,不关心班级,不关心老师和同学的任何事,没兴趣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他们什么也不想听不想做,要么睡觉,要么做白日梦,极少或根本就不做作业,被老师提问总是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学习已经和他没关系了。这些都表明学生已放弃了斗争,其目的是想让教师彻底放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对这些学生来说,在校的学习生活已变成了一系列的失败、挫折、羞辱和伤害,师生的“敌对关系”久而久之使他们处在失望之中。所以,如果他们能让教师放弃他们,就当他们很无能什么也教不起,别再搭理他们,那他们就可以避开无数的每天都可能遇到的让他们感到自己无价值、无能和无助的情况了。学生“假装无能”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卫,其实是学生脱离现实生活,陷入“自我封闭的”表现。假使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没有改变,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越来越焦虑、忧郁,严重的还可能自伤自残走向自杀的危险。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也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回顾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初源头”,一般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注”而产生的。对照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目的,也只有“寻求关注”还可以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一种期待,一旦教师因判断失误,方法失当而错过了这个阶段,那么学生后来的三个目的就很容易一步步地表现出对教师的不信任和失望了。因此,与其说学生不良行为是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与之相关的教师“教育”的问题——总之一句话:教育成功的梯子,首先是搭建在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恰如其分的“关注”这一基石上的。

    我最想问的是:你用“心”关注着教室里的每个学生了吗?

    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学生不良行为的四个动机,让教育事半功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kt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