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差不多”,最后“差很多”

作者: 陶然清溪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0:3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网络

文/陶然清溪

我在学校工作时,单位评职称,因为名额有限,许多人为了能评上更高一级职称争得面红耳赤,领导决定,择其优秀者上。于是乎,落选的人大为不满,嚷嚷“我和某某(即评上者)差不多,为什么他可以上,我不可以?”一时间校园内被这种怨言充斥,氛围相当不和谐。这时领导组织召开大会,讲了一席话,至今我记忆犹新,而会后,落选者再不散播流言,踏实做事了。

领导讲到:有同事没有评上职称怨气很重,我们也实属无奈,名额有限,通过考评,只得择优而上。而你说:“我和某某差不多,凭什么评他不评我?凭什么认为他优秀,我就不优秀了?”等等话语。这些其实是可以这么解释的: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所以,真正的差距就在那么一点点,他多做一点,你少做一点,就成了差距所在。如果量化成战斗力,可能你的战斗力是99,人家是100,就差1,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挂了,人家还站着。所以事情虽小,差距可见,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有所体会吧。

我一直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说服力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胡适先生创作的一篇传记题材寓言《差不多先生传》,此文正是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大意是这样的: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还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这位差不多先生最终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得到大家的称赞,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有惰性。这种惰性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

图片来源网络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因为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1970年,美国进行导弹发射实验时,由于操作人员把一个螺母少拧了半圈,导致了发射失败。1980年,“阿里亚娜”火箭试飞时,由于操作人员不慎将一个商标碰落,堵塞了燃烧室喷嘴,导致发射失败。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生了爆炸。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事后调查发现,导致这一航天灾难的凶手,可能仅仅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

作为党政口的一名公文处理人员,我也见过不少由“差不多”引发的“血案”。

年初,某科室拟了一篇工作通知,本来限相关单位2月28日前交相关资料,不料那位“差不多”先生从是以往相似稿件上修改过来的,在原稿上日期改写了个2,那个30却没有改,结果就成了2月30日。而此稿件从拟稿人、核稿人、分管领导再到主要领导审签时都无人发现这一错误。堂而皇之此文挂上了网,很快,一些认真读文的人打来电话指出错误,而这时已是覆水难收,所有单位也已经看到了,最后导致该单位被通报批评。为一个日期导致这样的结果,不就是“差不多”引起的吗?拟稿人、核稿人、分管领导再到主要领导大概都是“差不多”先生吧。

那些只求差不多的人,其实就是为自己做事不认真找了个借口。在学校工作时,每学期领导会让大家交计划和总结,于是许多同事随便上网找一篇来稍加修改,格式都没有调整就交到教导处,堂而皇之说写个计划而已嘛,差不多得了,只要课上得好,何必太计较一个计划呢;期末要交总结,那些只求差不多的先生们又开始上网搜罗总结,还说找个相同年级的总结就可以了,因为大家教授的内容差不多。东一个差不多,西一个差不多,工作也就做完了。长期这样,评优评职称落选,又得唉声叹气抱怨命运不公,实际上,许多人就在差不多里面埋没了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差不多还真是差很多,你每天跟朋友的收获差不多,时间长了,你们还真差很多。拿考试来说,小学时,你朋友考95,你考90,差不多;初中,你朋友考90分,你考85分,差不多;高中,你朋友考85分,你考80分,差不多;你朋友上了重本,你上了二本,差不多都是本科嘛。可就业了,人家500强企业只招985或者211,你这个二本学生连门槛都不够,这时候,你们差好多了。单方面来讲都是这样,还别说其他了。

网上有这样一个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

积硅步以致千里,积怠情以致深渊。跟自己比较,每天进步多一点,千里之行近一点。

跟别人比较,每天比别人努力多一点,则会把别人甩得很远。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每天多的那一点点,你和别人的差距,正是从那个“差不多”开始的。

                                     —— END ——

相关文章

  • 曾经“差不多”,最后“差很多”

    文/陶然清溪 我在学校工作时,单位评职称,因为名额有限,许多人为了能评上更高一级职称争得面红耳赤,领导决定,择其优...

  • 差不多=差很多

    这个球,差一点儿就进了!太可惜了! 我的单词就差一个字母,就写对了。 我的句子就差一个单词,就写对了。 我的课文,...

  • 差不多,差很多

    前几天公司人事部经理在比较两个不同保洁工人的工作态度时曾说: 如果让A每天擦桌子六次,他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

  • 差不多;差很多!

    【见感思行】 * 见:胡适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主人公差不多先生对诸事皆不讲究,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

  • 差不多,差很多

    前几天看了一下非诚勿扰的节目,有一个女嘉宾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震撼。 她的事业是搬运工、一搬就是好几年,她的理想是买个...

  • 差不多,差很多

    家庭聚会,常听长辈说的一句话,差不多就行了,人到中年,不要总想着往前冲。有时,这句话,既贴心又解压。但有些时候,这...

  •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到了一定年纪,对于很多的事情慢慢的也养成了一种习惯,生活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工作中,差不多其实还是差很多,...

  • 差不多先生,差很多

    差不多真的不是一个褒义词,如果是,他真的是在差不多的时候。 大半年了,蕊蕊和差不多先生的离婚手续还没有办成,一直僵...

  •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今天刚刚把《工匠精神》这本书看完,书中讲了很多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应该做的事,反省自己,确实遥不可及。 在书中,我印...

  • 差不多和差很多

    俩人分梨你多我少 其实差不多 市场卖菜三元四元 其实差不多 俩人干活你多我少 其实差不多 做个差不多女士很快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差不多”,最后“差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sf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