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9)

《随园诗话》通注(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九】

    乾隆丙辰,余二十一岁,起居叔父于广西。抚军金震方先生一见,有国士之目,特疏荐博学宏词:首叙年齿,再夸文学,并云:“臣朝夕观其为人,性情恬淡,举止安详。国家应运生才,必为大成之器。”一时司道争来探问。公每见属吏,谈公事外,必及余之某诗某句,津津道之,并及其容止动作。余在屏后闻之窃喜。探公见客,必随而窃听焉。呈七排一首,有句云:“万里阙前修荐表,百官座上叹文章。”盖实事也。公有诗集数卷,殁后无从编辑;仅记其《答幕友祝寿》云:“浮生虚逐黄云度,高士群歌《白雪》来。”《题八桂堂》云:“尽日天香生画戟,有时鹤舞到匡床。”想见抚九年,政简刑清光景。

    乾隆丙辰,指乾隆元年,1736年,农历丙辰年。上年底,袁枚投奔其在广西巡抚金鉷幕中的叔父袁鸿。是年,金鉷推荐袁枚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

    起居,音qǐ jū,指日常生活作息。《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郑玄注:“起居,犹举事动作。” 《汉书·赵广汉传》:“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客起居。”颜师古注:“起居谓居止之处。”本条诗话“起居叔父于广西”的意思是,随同叔父在广西生活。

    抚军,音是fǔ jūn,释义:1、谓太子从君出征。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3、明清时巡抚的别称。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睢阳袁可立为抚军,时饮楼上。”清·蒲松龄《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金震方,即金鉷(1677—1740),字震方,一字德山。汉军镶白旗人。原籍山东登州。历任广昌知县,雍正时,升太原知府、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补刑部侍郎。因离任时借公帑数千金,被后任参劾,罢职交部议处,后赦罪居家,乾隆五年(1740)春去世,年六十一。

    国士,音guó shì,释义: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

    博学宏词,即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唐开元年间始设,称“博学宏词”,以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置此科。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改为博学鸿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袁枚经广西巡抚金鉷推荐,参加了乾隆元年(1736,丙辰)的博学鸿词科考试。据《清实录》载:乾隆元年九月,“御试博学鸿词一百七十六员于保和殿。”经过御试以及评卷环节后,十月,由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确定了乾隆丙辰词科所取十五人名单。次年,又补试选录四人。一共录取十九人。袁枚落第。

    年齿,音nián chǐ,指年纪;年龄。《庄子·徐无鬼》:“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年齿虽高,气力逾励。”如:序年齿,也作“叙年齿”,指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但在本条诗话中“首叙年齿”,指金鉷在推荐其参加词科考试的奏折中首先叙述了袁枚的年龄。袁枚当时21岁,是被推荐词科考试年龄最小的考生。

    司道,音sī dào,布政司、按察司与分守道、分巡道等之通称。清朝时期是隶属于巡抚的专设机构,归巡抚管辖。

    七排,音qī pái,七言排律的简称。排律,是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七言排律属近体诗范畴。是由七言律诗扩大而成的,每句七个字,一般在十句以上。往往是两句押一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可以有六韵十二句,八韵十六句,十韵二十句等,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在唐人诗集里是少见或不见的。在以律诗著称的杜甫诗集中也只有数首。

    荐表,音jiàn biǎo,推荐人做官、做事的奏本。宋·王谠《唐语林·狄梁公》:“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

    黄云,音huáng yún,释义:1、本义是黄色的云气,但被赋予各种含义。(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黄帝起,黄云扶日。”(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焉。” (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宋·曾巩《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2、黄尘沙尘。唐·孟郊《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唐·杜甫《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仇兆鳌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4、成熟稻麦。宋·王安石《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缫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明·高启《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八桂堂,宋代兴建的广西地方政府接待过往官员的园林式馆驿。今桂林叠彩区伏波山西北“八角塘”,其水域即宋代“八桂堂”遗迹。宋代岭南分为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广西最高行政机关设在今桂林。绍圣四年(1097),广西最高行政长官经略安抚使程节兴建大型官方接待站,供过往官员暂住。园子内有8株桂树命名为八桂堂。入住八桂堂,即是进入了广西。明清以后,八桂堂衰落,官府在藩台衙门(今桂林市区内文化宫内)花园修建“八桂厅”,作为接待外来官员的宾馆。直到民国初年,1921年,蒋介石响应孙中山召唤,到桂林参加“北伐誓师”,也是入住八桂厅。“八桂”一词,渊源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贲隅西。”晋时曾任丹阳参军的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贲隅即番禺,但并非指今广州番隅,而是泛指岭南。由此可知,“桂林”一词,泛指岭南。并衍生出“八桂”一说,即八桂就是桂林,桂林则就是岭南,后来,八桂指桂林市,也是广西代称。

    画戟,音huà jǐ。释义:1、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唐·王维《燕支行》:“画戟彫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画戟,东驰西突,所向披靡。”2、列在庙社及殿门前,饰有彩画的戟,为古代官署的仪仗。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清·陈沂震《试院即事》诗:“画戟森严昼漏迟,凝香燕寝日斜时。”

    匡床,音kuāng chuáng,意思是安稳、舒适的床。由竹、藤、绳索等编制而成。一说方正的床。《商君书·画策》:“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粤,音yuè,旧地名。百粤之地,即今广东和广西等地。清·袁枚《祭妹文》:“予弱冠粤行。”其中的“粤”是指“广西”。粤,后来成为广东简称,广西则简称“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zy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