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圈有一句名言:“连自己体重都掌控不了的人,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要么瘦,要么死”,这种对身材极端苛刻的思想被驳斥为谬论。但一个人的身材确实可以看作是很多事情的风向标,例如自律、例如身体状态、例如健康管理、例如生活习惯,不得不说,一个肚大如箩的男人肯定完败于八块腹肌,这并不仅仅是以貌取人,还夹杂着这一些担忧,能看到自己的脚吗?能如常地弯腰捡东西吗?如果这样的人还是名运动员,除非搞的是类似于相扑运动的项目,给人的观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质疑他的竞技水平,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还真有运动员挺着个大肚子,却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本届杭州亚运会气手枪混合团体金牌获得者之一,他的大肚腩就令人印象深刻,赞叹他的水平的同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啥年纪轻轻的肚子那么大?为啥一个运动员会有这么大的肚子?射击项目是不需要身体素质训练的吗?如果肚子不这么大会怎么样?
如果说射击运动员的体型并不会对成绩造成致命影响的话,那乒乓球,羽毛球呢?我们的世界冠军里也有这样子的大肚子将军,就更让人疑惑连连了,这么样的身材管理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能有这样的成绩,为什么身材管理如此之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呀,这难道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作为体育的门外汉,对竞技体育的理解还是太浅薄了吗?
如果说运动员的大肚腩会被质疑,那运动员的教练是大肚腩是否就能被接受了呢?初看之下似乎没毛病,教练不用亲身上阵比赛,无需做体能训练,只要具备指导才能,身材不达标完全OK。但试想一下,一群精神抖擞、肌肉发达的运动员,身边却站着一位脑满肥肠、大腹便便的教练,这画面出现在赛场上也充满了满满的违和感,你会不自觉地怀疑这名教练所带出来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吗?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做人要以身作则,可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练员要指导运动员,怎么让运动员信服和听从呢?他本身取得的辉煌成绩或是亮眼的执教履历是一方面,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是一个胖子,或者会让自己变成一个胖子,就像医生大多数都有洁癖,这是他们的职业带来的连带属性。
既然理论已经到位,问题只能出在行动上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自律、刻苦、忍耐,是运动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难道教练员就可以一边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运动员,一边却我行我素,胡吃海喝吗?
然而世事无绝对,有大肚腩的运动员可以取得成绩,对教练员更无需这么苛刻了,说不定那是过劳肥呢,只要能带出成绩,一切的不和谐就能被忽略,所有缺点都能被掩盖。但一旦他指导的选手水平出现下降,成绩明显下滑,那一切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包括教练员的大肚腩。俗话说的好,大将无能,累死三军啊,看看你这日益膨胀的肚子,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以前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最后的下场是被敌人活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