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圣贤书友会日更达人联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1-12-30 05:00 被阅读0次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上面那句话对于自认为熟读四书五经的人应该不陌生吧,也都能背诵下来专家的解读语言,可是根据事实证明,学习这个的人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本不懂它的真实逻辑!

孔子为什么是从“道”说到“艺”呢?因为这表达的是从本到用的过程,德和仁只是操作的条件与方法而已!而且顺序是变不了的!

孔夫子也是从道这个概念开始,它是高于其他三者的,所以后世把“仁”等同于“道”的说法本身就是谬论,可以说是胡扯罢了。“仁”尚不能过“德”,然何能比“道”?

“仁”只是被发挥于人类所认为对人类群体有好作用的“德”而已,所以孔子在世之时,他仅讨论仁,义、礼,因为这三者就已经足够了,对于后世提出的智与信就是多余的,只不过是把仁义分出来一部分,又加入了部分死板而已!

好吧,我们不说废话了,翻译一下此句还是有必要的!意思大致如下:“以道为志,以德为根,以仁为标准,运用于各种技艺!”

还得稍微分析一下句子,为什么志于道?因为道为万事万物的本,没有道为前提,其他皆不能久立!

为什么据于德,因为德为人可见、可思之象,是人可以根据需要能定向总结出特定规律的存在,所以以德为据是近道的,是顺应规律的!

为什么又说依于仁呢?因为儒家讲的是伦理思想,主要对象是人类群体,所以仁作为对应人类社会的德就被提出来了!所以我们也有仁德一说!但是不能误会,仁一样可以延伸到世界观的范围去,就看你的理解能力了,这个能力也是对你思想层次的表达!

最后一个游于艺就更加好理解了,凡人的所思所想无不为用,既然为用必有形式化的载体,那么这个载体就是“艺”,你也可以说是“术”!无论是政治抱负,还是求个心里安慰都是如此,六艺各有其用就是证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与后世儒家区别还是不小的,甚至孔子还能被称为古道学!

介于此,我更加提倡爱好国学的人必须直接阅读源头作品,向后世的王阳明,曾国藩虽然名气也大,却也不能与孔夫子相提并论,但是我不否认他们可能比所谓的一些儒家大拿通透一些!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m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