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手拉手,一起走
教学中我们“不要怎样”——看徐杰老师的《一个教研员的工作手记40

教学中我们“不要怎样”——看徐杰老师的《一个教研员的工作手记40

作者: 傻大妮的精神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10:32 被阅读0次

    教学中我们“不要怎样”——看徐杰老师的《一个教研员的工作手记405:批作业,我也是认真的》

    虽然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但面对各种各样的文本,我还是常常束手无策。好的教学设计都是上课者的创意、眼光和智慧的凝结,而我我常常都不具备。我不知道怎么一步步靠近“正确”,但反过来想,如果我能一步步远离“错误”,是不是就是在向“正确”靠近了呢

    徐老师批的是他的学员的作业,我总觉得也是在给我批作业,因为我也常跟他的学员一样,会犯一样的错误。不同的是徐老师的作业在眼前,我的作业在自己心里,当然也经过了徐老师的朱笔。

    就徐老师的批作业,我想说说,徐老师从反面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不要怎样”。

    首先,教学目标不要光要有“目标”,还要有方法,也就是老师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通过·····让学生体味(理解、感悟、把握、感受)·····”。我觉得万不可落漏了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备课,不是目标没想清楚,而是达成目标的方法没有找到,造成课堂水过地皮湿,“夹生饭”之类的现象。永远记得那次市里的教研员来听我的课,说我的课无效。我心里无比赞同,我当时就是知道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达成,缺少方法,所以课堂才上得捉襟见肘,干干巴巴,流于形式。如果我眼里有目标,心里有方法,我想上起课来就不会从容、深刻、丰富很多。

    其次,关于课堂问题提问。

    第一,一定要有梯度,要遵循阅读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在充分的读,深入的读之后,在充分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再慢慢品味语言的特点,不可在课堂伊始就提问语言个性之类的问题。这样不顾阅读规律的来上的话,课堂一定不顺畅,难为学生,更难堪自己。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看是否符合阅读规律,是否目的明确,经得起推敲。

    第二,提问还要注意是否高效。虽说“曲问”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会引发兴趣,比如会开拓思维等等,但不可“虚晃一枪”,故意“绕远路”,更不可为问而问。要简洁明了,避免罗里吧嗦,不知所云,或者云之无关。

    再次,关于朗读指导。徐老师说“朗读指导”和“表达技巧”不是一回事,要分开来设计活动。我仔细想了一下,是非常认同的。“朗读指导”感觉是是读者通过声音、气息、语速、语调等传达出的信息、理解和感受等,而“表达技巧”是作者通过文字排列组合以及排列组合的形式加之标点符号传达出的信息、理解和感受等,所以“朗读指导”和“表达技巧”确实不是一回事。而两者又都比较复杂,要想抓好一个,都不容易,所以两者要分开来设计活动,体现出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不可混在一起,搞得课堂纷繁杂乱,眉目不清。

    最后,课堂总结也非常重要。通常我理解的课堂总结,就是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梳理回顾一遍。由徐老师的课堂批示来看,课堂总结也可以是发现、理解、揭秘文本各个环节之间、结构之间、表达内容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等,从而更整体性的把握文本,把握课堂,使课堂成为一个完整的存在。

    另外,关于这堂课的作业评价,我还有一个疑点,没有想好,激发了我的思考,跟徐老师探讨。徐老师说“作者对东巴文化的情感,并非是通过“句式”来表现的,或者说,抒情的着力点,不在“句式”,这样的句式并没有特别高妙的,还是立足于内容品析比较好。”句式是不是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我总感觉有一定的道理,句式也是一种表达,句式里我总感觉是可以透漏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比如《老王》的开头,《散步》的开头,句式里传达的作者情感或态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再比如《古都的秋》里“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传达的是对生命消亡的无声无息的感叹,甚或有点落寞和惆怅。当然,徐老师的批作业,可能就本文的这个地方体现得不明显,但我觉得句式是可以承载透漏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这个问题我还要再好好深入思考一下,可能我的认识比较浅薄甚至错误,留着跟徐老师再交流吧。

    总之,看徐老师的批作业,感觉就是在给自己的课堂“治病”,我希望在看徐老师的批作业中,可以把我课堂的“弊病”慢慢剔除,成就一个更好的课堂,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中我们“不要怎样”——看徐杰老师的《一个教研员的工作手记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tu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