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匆匆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感慨良多,脑海里总是浮现这两部书中的共有的标题“世间已无张居正,世间再无张居正”。这句话是如此的悲怆,如此的凄凉,道尽明王朝的悲哀,也勾起人对当前社会的忧患。
《明朝那些事儿》是由良辰周讲的,声情并茂,风趣幽默,讲述明朝历代皇帝的性情和政绩,栩栩如生,记忆深刻。《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人黄仁宇写的,夹叙夹议,讲述了万历年间几个风云人物的光辉的岁月和悲催的命运,从一个角度剖析了明朝灭亡历史原因。
纵观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分析万历年间几大人物的命运,真正理解了“张居正是明朝第一首辅大臣”的赞誉。明朝的皇帝愚笨的极少,但奇葩的很多。有宠太监的,有宠大妈的;有专业当木匠的,有喜欢斗蛐蛐的,有热衷于修道问仙的;有贪玩不羁、自封将军的混世魔王,有装聋做哑、放任朝臣的二线皇帝,也有私欲未满、长期罢工的懒惰君王……。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棣、朱载厚等少数几位皇帝有所作为,其余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吃祖先老本。明朝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是皇帝却做出了皇帝业绩,那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神宗朱翊钧的老师,也是万历年间首辅大臣。在位十年间总揽国家军政大权,实行“一条鞭法”等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他待万历皇帝如父亲般的严厉与尽责,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厚积薄发,运筹帷幄,殚精竭虑,疯狂工作,终因劳累过度吐血而亡,享年五十八岁。他知道改革者不会有好下场,为了初心依然将改革坚持到底。他死后的遭遇令人唏嘘,先是被追封被歌颂,后被报复被抄家,子孙被逼自杀、饿死。
在他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无法无天的宦官和文臣,再也没有人能让大明王朝凝心聚力做成一件事。这个朝廷变成一个正邪不分的菜市场,在一片吵嚷声中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是公平的,当张居正创造的遗产被挥霍一空,大明王朝再度陷入风雨飘摇的时候,人们终于又想起了他,回复他的名号,追封他的子嗣。但是世间已无张居正,世间再无张居正,一切都晚了。
黄仁宇认为,明朝灭亡原因是以道德治天下而非用法律治天下。中国历史上封建集权统治国家核心就是人治,并非法治,皇帝的能力决定他的权力。随着社会文明的提升,明朝的文官集团形成一股具大的势力,常常左右皇帝的决策,皇帝不得不培养一批信任的宦官帮自己做事。文官集团中多是一些满腹经纶、只说不干的,其中不乏见风使舵之人。自己不做事而专于挑刺,时不时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来弹刻一下做事的人。以明朝后期的东林党为例,自诩为清流,高谈阔论,贪腐奢靡,清军入关后大多投降。
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正直的人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小人以利己的心态去看待。张居正、冯保、戚继光、袁崇焕等人也有其性格的弱点和人性的缺陷,政敌们、小人们就是以此作为攻击点来打倒他们。事实上他们都是有道德底线和处事原则的人,这个原则是被大众认可和肯定的。这些人人生的结局虽然不好,但他们的功绩和英名却流传千古。
当然,这些文官中也有如张居正、高拱等实干家,但在这种颓靡的风气中,许多人都没有勇气去出挑。他们最终的下场都不太好,尤其是张居正的下场,令后来之人胆战心惊,望而却步。这也许是“世间再无张居正”的原因之一吧。
明朝后期,权臣当道,忠良遭害,国库空虚,疆无守将,国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有清兵大军压境,内忧外患集于一身,大明王朝走向灭亡已成定局。
反观当今的一些老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常说企业负担过重,谁之过?是目前的当政者吗?清盘历史,重新数一数历届“皇帝”的功劳,将当前的审计结果上溯分解,将会推翻多少个审计结论呢?
常说改革难度大,改了什么?利益集团的根本动了吗?有谁敢动?
常说缺乏人才,你用的是人还是人才?真正做事的人得到了什么?站在一边挑刺的人受到鼓励还是得到惩罚?
现实中,老国企由于所有权的问题,已养成固有的风气,积重难返。干得越多错越多,闲人无事乐呵呵,专职服务人员最好过!许是"世间再无张居正"缘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