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引入中文翻译?如果可以引入,什么时候引入比较合适,一直存在着争论。
让孩子完全不接触中文,恐怕理解上会有偏差;而让孩子用中文翻译,又害怕会影响英语思维的建立。
在这一点上,最纠结的莫过于小学英语老师了。
现在学校全部提倡用英语教学,但全用英语大部分孩子是听不懂的,所以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只能说一句英语,搭配一句中文。甚至在听写单词、句子时,都要求中文翻译,完全违背了学校“全英语教学”的初衷。
完全依赖翻译和完全不用翻译,在我看来都是走了极端的。早期对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后来通过研究,我发现最好的方式是——
第一步 不用翻译鼓励孩子大胆猜
孩子刚开始学习新内容时,不需要中文翻译,而是配上一些与声音高度吻合的图片,来辅助他的理解。
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对声音信息十分敏感,体验很真实,也会感到好奇,再加上图片的辅助,他会比较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把英语的声音和图片所表达的场景联系起来。
第二步 用中文来印证孩子的猜测
不过,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图片也很难精准地表达意思,这时候就要等到孩子猜测到一定的程度,再告诉他中文翻译。这样来印证他的猜测,达到精准理解的目的。
这个时候,因为孩子大脑里英文声音和对应场景的条件反射已经形成,中文翻译对他的英语思维并不会造成影响。
因此,在英语启蒙时,首先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听很难的音频,孩子听力的进步必须是小台阶缓慢地上。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先给他听一些能理解个大概的简短故事,等到他已经很熟悉那些声音后,再给他看中文对照。这样他的听力才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且不会影响到英语思维的形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