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开始换工作。说真的,当时我不知道自己除过教育还能干什么,生活顿时迷茫起来。也看了好多职业咨询之类的书籍文章,看的时候都觉得很好,但结果是没有什么卵用。静下心来之后慢慢去尝试,才能找到答案。真的得非常勇敢的跟自己说——断舍离,就像学游泳要下水;学开车要练习;学唱歌要开嗓子;学跳舞要跳起来。求职也是一样的,找到目标快速练习。
在4月份一次和蓝田线下交流之后,我真的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人和你同样的年龄,已经跑的太远了!世俗意义上,他们已经在北京这座城市有稳定的住房(也许每月有房贷)、买了车(车贷),还有一份你羡慕的工作和不菲的工资,还写书,周末各种活动,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样的人真真实实的存在我的生活周围,看到他们过得那么滋润,说自己没动心,不可能。
了解之后才发现,别人现在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很早以前就在努力准备。蓝田说她大学时就开始理财、实习、接活,写文字,努力提升自己,算算差不多4,5年的时间,就把自己变得牛逼起来。(你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了什么没有)
慢慢的回归初心,才一层层的拨云见日。原来一切都没你想象的那么难,但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新的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原来喜欢上一份工作,你会感觉时间过得太快,眨眼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当初选择教育,是因为从小受到的环境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也吓我一跳。
那时的思想格局就那么大,世界也就那么大,好像除了教育之外没有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不是的,是我没有发现更多的可能,人的潜力有时候连自己都会害怕。在北京,让我更见识了有钱阶级或者有富阶级对子女家庭教育、培养的种种现实情况。大多数中国家庭还停留在老一辈的教育环境中,虽然口袋里有钱了,物质上能给孩子最好的,但心灵方面的滋养,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如果可以,我倒是真的愿意好好地深入研究下去,就像蒙台梭利那样,能为一件事业付出一生。那样的人生是有目标感的,心灵是安宁的,态度是端正的,才会有一系列的佳作问世。但对于我而言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不是教育班科出身,二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三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尘恋还没有结束,我很难做到静下心来,好好仔细的研究一门学问。
我需要先挣钱,我想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我不想当父母年迈的时候,我却帮不上什么忙,那种无能为力的痛苦我不想体会。所以在这里非常佩服在“思想粒子的空间——终生只送不卖"里工作的人员,一次无意中和朋友去游玩时发现这么一个地方—发生着这样一件不可思议、超乎想象的事情:所有的字画作品终生只送不卖,每天下午摸彩,幸运者可以免费拿走作品一副。
终生只送不卖的行为,绝非众人推崇标榜之善举,更无交易回报的期盼,仅共鸣人内在良知深层的渴望,以还原文字本身无价值的本质,令其成为传达生命实相的工具。
看到那里面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脸上布满祥和温暖安宁,突然发现这世界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干着这样一件事。(这在小城市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也许运气好会在图书里看到)当你亲身遇见他们,跟他们交流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要求非常低,不要工资,自愿无偿奉献,还要花费自己时间,这对我们这样拼命工作赚钱(也没赚到几个钱),感觉时间不够用的人来说,是多么强烈的反差。
人的需求真的可以那么少吗?
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当你抛开俗世的烦恼,不再渴望物质世界的繁盛,你就会发现,自己需要的没有那么多。我问他们吃饭睡觉怎么解决,他们回答说自己解决,可以去兼职挣到些钱,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剩余的时间都来这里工作。我还问他们家人呢?家人支持吗?
他说刚开始家人也不支持,但是慢慢地发现,自己这样的生活很好,状态也很好。当家人看到自己幸福快乐的样子,他们就不会说什么了.........
北京这座城市,我来了2年了。记得第一次去国贸那边,看着那么高的楼房,心里真是浮上来一层震撼加美好,还有国贸三期,63层的巨型建筑,就那么耸立在周围庞大,贵气的楼群里。我喜欢这样的高楼,它意味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存在在这里。你可以去够,去观看。
因为北京的雾霾,因为对自己未来工作的迷茫,我刚来第一年冬天就在思考过是否第二年回西安。(听说西安的雾霾也很严重)还有当时我告诉朋友,北京这座城市,我只是喜欢这里的高楼,人群,还有资源,其他的我都不是很喜欢。呵呵,说到这里,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世俗,可追踪溯源,问及自己当初为什么来北京,除过那句文绉绉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外,我还想来这里看看真正的有钱人是怎样生活的?那些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人和事,是怎样真实的发生在我的周围。
2年之后,我开始慢慢的融入这个城市。罗辑思维里罗胖说过,他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朋友,从小在农村长大。他说每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非常痛苦的城市化过程。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也不是土不土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从心底里信任陌生人——
在空间中,相信陌生人之间可以构建善意的合作。
在时间中,相信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陌生人的认可。
看完这些时,我在思考自己的城市化过程,从高中开始在小县城念书,之后大学来到了宝鸡,毕业之后才来到北京这座城市,梳理自己一步步走过的路,都感觉自己是空降,直接从一个四线小城市来到北京,这个中国最繁华、最现代化的城市,我个人的城市化进程又是什么?
必须承认,在大学之前,我对品牌之类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也不感冒。因为十几年的生活环境现状就在那里,我没有主动去接触名牌,什么衣服品牌、鞋子品牌,生活用品等等,那都是上了大学之后才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也恰恰印证了人是社会的产物。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倒没有罗胖的朋友那样的与陌生人之间那样的信任隔阂,而是我总有一股无名的自卑。当被公司人事问及户口之类的个人信息之时,当我回答户口是农业时,仿佛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我来自农村,我想融入城市。深深地自卑感袭上身来,仿佛就是在向别人诉说着你的基因与出身。也不知道自己的自尊心为什么那么强烈,还是一种强烈的虚荣心加敏感在作怪,我害怕别人不喜欢我的身份,嘲笑我是来自西北最偏远的农村,害怕别人说我“出身”不好。
连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吗?我到底看不起什么?农民的女儿的身份?还是从小受到的环境教育、物质熏陶?还是骨子里认为那是一种没有好教养的代名词?以至于我一直想象旧时代里同样出身不好的“富农”,他们当时被看不起心情是不是跟我一样。
讽刺的是现实的世界就是这么好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看不起的现在被崇尚,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内心也是喜欢富的感觉,被认可的感觉。虽然出身这件事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自己能改变得了的,可是那种喜欢被人认可、被人崇拜的感觉,是那么另我向往。所以我才想留在这里,改变自己。
所以当爸妈再次打电话告诉我,村子里某某在西安一个月挣1万多,今年10月份就要结婚的消息时,我再也不会心动了。因为我知道,人跟人是不一样的,虽然同一个村子长大,但之后的境遇,所处的环境,遇到的人都是不一样的,再次说明了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如果我在老家,不用父母催促,我自己就会想嫁人生子之类的事情。而我所在的北京,是这么一个包容、开放的城市,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这儿生活,发展,周末有那么多的有趣的城市活动,个人的生活完全可以安排的丰富多彩,让你没有空余时间去想那些有点远够不着的东西。
诚然,对我而言,是更加看重生活质量的。以前是因为没钱,眼界不够远,知道自己不喜欢在同一个地方干同样的事情,但也只是想想,仅此而已。但当我来到北京,知道了当别人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去来一场说走就走,十天半个月的旅行来放松自己,而这在老家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会被别人认为没有责任心、小孩子脾气,不负责任等等。知道人这一辈子就这么长,所以要轰轰烈烈。所以要在奋斗的路上及时行乐,当无常来临时才能去无所羁!
这就是人跟人的活法不一样吧!当一个人被城市化的过程,他就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我愿意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