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婆婆就给我们说,她的同学们要组织聚会。今天早上,我冒着大雨送婆婆去临县的织金参加他们60周年的师范同学聚会,一路也了解了婆婆和她的许多事情。

婆婆读的师范学校叫毕节师范,但是当时读书的地点不在毕节,是在大方的羊场坝——毕节师范的前生。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很羡慕八十多岁的婆婆在那个年代居然能得读书,还读到师范,真的很了不起,却不知道婆婆求学的艰苦。

婆婆不是大富人家的姑娘,相反,她的家庭十分贫寒。婆婆读初中的时候,家里最小的她在一个月之内送走了父亲母亲。据她所说,她的父母都是饿死的。

婆婆1959年进入师范学校,那个时候正是国家最困难之时,好多人常常被饿死,读书对于贫苦人家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父母死后,婆婆在二哥二嫂的扶持和别的好心同学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学业。那时她没有被子,一个好心的同学让她和她睡了三年。

今天在路上时,她说一起读书的同学当年即使考取了师范,也没顺利读完,好多同学读了一年就被下放了。我不懂什么是下放,她说是因为国家太困难,负担不起更多的学生继续读书,就被喊回家劳动去了。婆婆是幸运的,虽然家庭条件十分艰苦,温饱不保的她还是凭着自己的毅力顺利完成学业,被分配到瓢井小学任教。

把婆婆送到酒店,看到的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他们几乎不能单独前来参加同学聚会了。这些老人大多都有年轻的子女送达或者陪同,有个老奶奶是由孙子护送并且陪她三天吃住在织金。她的孙子19岁,乐呵呵的笑,一个这样的青年人也能坚持三天陪奶奶参加同学聚会,多孝道的孩子;有一个老人的儿子已经56岁了,放下工作专门来陪妈妈这几天;听说一个姓郑的老人要明天早上才由她的小儿子护送来和大家聚会,因为她已经瘫痪多年,出行不便,昨晚开了家庭会议,商量好明天由小儿子送她来看一眼同学们。

婆婆的同学来自很多地方,有贵阳的,有六盘水的,有毕节大方织金的,还有一个是广东人,在织金定居了六十多年,已经完全融入当地,和他说话,已是一口地道的织金话了。和同学们见面,大家都很高兴。由于年岁太高,他们的聚会已经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而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我们中午到的时候只有十几个同学到达,由织金的谌伯伯和她家的华孃接待在三禾源小区他家集合。华孃盛情邀请我们和他们共进午餐再走,但是我和先生都不想打扰这些老伯老太的叙旧 ,委婉拒绝了他们。

婆婆的同学会要玩三天,由于我们工作太忙,不能照顾她,婆婆的耳朵又不好,我和先生把婆婆委托给织金的几个伯伯阿姨照顾,匆匆交代了她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就返程回家赶课了。一路上,我和先生都在感叹:不容易啊!真的很难得!六十周年同学会,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多么的了不起!何况他们一个个看起来还不是我想象中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有的还精神矍铄,步态稳健。但是,他们当中走了的也很多。婆婆说上次打电话联系他参加聚会的两个都走了。

婆婆的聚会一定是最开心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我和先生建议,如果可以,他们的同学聚会应该两年或者三年一次。下一次的同学聚会,不知道能到的又有多少。真希望经历一世风霜的他们能健康长寿,多活几年,多享受几天太平年代的好日子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