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
一家企业经营出现风险,多家银行上门“抽贷”,引发连锁反应,最终被“拉垮”。这一幕,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
夏首保的弟弟夏二保就是这样一个饱受“抽贷之殇”的企业经营者。
这个冬天对于五十岁的夏二保来说十分难熬,往年都会在三亚或者滇池待上十天半个月,而今年却只能顶着凛冽寒风奔波于各大商业银行,渴求资金“补血”。
贷款说抽就抽!
灯具厂被突然“抽贷”,夏二保颇为无奈。
帝国六十八年冬月,夏二保向银行归还一笔五百万元的公司贷款后,提出续贷的要求被银行方面驳回;紧接着腊月,另一家银行三百万元的贷款被抽走,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这家实业公司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交涉多次后,银行方面才道出实情,原来是外界盛传公司最近订单大量减少,物流瘫痪,货物停运。
自从帝国四十九年下海创办了这家灯具厂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从生产灯具、室内装饰品到生产加工各种编织袋、纸袋及彩印用料等产品,还购买了八辆大货车组建了自己的物流团队。
前几年公司风风火火的时候,夏二保甚至一天接到过十几家银行和小贷公司关于放贷的电话,不少还亲自上门服务,态度热情远超自己想象。
“这几年公司发展确实不如以前,今年订单量减少了一些,但还不至于到了被银行列为‘危险客户’的时候吧。”这个曾经被评为官府“十大创业青年”的企业家无奈地笑笑。
除了要支付每个月一百万元的机器融资租赁费用,五百多名员工的工资也是迫在眉睫,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公司停产的传言可能就成真了。
为了让公司渡过难关,夏二保带着会计整整一个多月在各大银行间奔波,不停地给银行看业绩报表,解释公司目前的境况。
在谢绝了高额成本民间借贷后,虽然最终获得一笔稍高于同类贷款利率的三百万元贷款,夏二保还是选择了解散物流团队,停产了灯具和室内装饰品,只留下了不到一百名员工生产编织袋和纸袋。
相比之下,夏二保的遭遇可能还不算最惨,一位在某工业园区的企业主告诉洞君,“园区内很多行业深陷抽贷漩涡,大量服装企业由于遭到银行抽贷不得不关门。”
一些遭遇了经济周期困难的企业,原本可以在银行支持下渡过难关,甚至后续发展前景良好,但因银行随意缩贷、抽贷,资金链断裂走向困顿。
在全国各地,由银行抽贷引发企业“跑路潮”和“关闭潮”的情况比比皆是。
大部分老板是这样被银行玩残的:
开局是比较美好的蜜月期,每个老板施展公关本领,想方设法从银行贷款,用N个融资主体,从银行贷出N笔贷款,构建一个规模为N亿的资金池。
中场是短融长投,将这些钱变成公司的资产,主要是土地,在建工程或工厂设备,以及各种牌照,还有原材料等等。
或者变成个人名下的房产和商铺、股票等金融资产。
当然,还有买豪车,高消费,名牌产品,到处请客等等美好的日子。
期待的结果是:资产运转中带来的利润,用于偿还银行利息。
只要银行不抽贷,这套模式基本能运转下去。
但是,剧情出现了逆转。
从帝国六十七年年底开始,银行开启了紧信贷三板斧:
一,抽贷——还款后不续贷。
二,压降——去掉纯担保,全部换抵押物,并打六折。
三,贷款短期化,不给流贷,只给承兑汇票和信用证。
于是,银行贷款纷纷到期,资金池基本被抽干。
接下来的故事是:银行贷款又到期了!
老板为保征信记录,于是找过桥,过桥资金进去,银行不续贷。
然后,欠银行的钱,变成欠高利贷的钱!
欠银行的钱是个麻烦,但欠过桥资金的钱,就是个更大的麻烦。
然后,逐渐恶性循环,噩梦开始。
老板们的噩梦之路:
最近几天见到的老板们,基本的套路都是如此:
第一步:用融资主体,从银行贷款几千万,然后购买资产。用新的主体,用资产抵押,又贷款几千万,如此循环。构建多个融资主体,几个亿的资金池,然后银行贷款到期,然后过桥倒贷。
第二步:资金池被抽干。比如5个亿的资金池,第一笔5000万到期,借过桥资金5000万,结果还进去出不来,变成4.5亿的银行贷款+5000万高利贷。接着又还一笔3000万,变成4.2亿银行贷款+8000万高利贷。
第三步:危机初现。圈子里就传开了,XX老板快顶不住了,于是银行行长都知道了,后面的2.5亿纷纷准备抽贷。于是银行频繁的进公司的门,高利贷则频繁的进老板的家门。
第四步:恶性循环。圈子里开始流传其崩盘的消息,然后发不出薪水,然后员工开始恐慌,然后工厂停产,业务停摆,然后资产价值更下降,逐渐滑向资不抵债。债权人愈加紧张,各种动作开始纷纷出动,查封,诉讼,入驻接管等,风声鹤唳。
于是,老板们的噩梦开始了。
当下企业和老板的现状大概几种:
一. 尚未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下一笔银行贷款即将到期,还完后即资金断链。
二.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下一笔银行贷款即将到期。
三.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尚完好,工厂依然在运转,房产商铺依然在出租,公司总部各部门依然健全。
四.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已经在变差,工厂停工,公司总部核心人才已经流失,但银行尚未起诉查封。
五.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已经在变差,工厂停工,公司总部核心人才已经流失,银行已经起诉和查封,正在走程序。
六. 还有更糟的。。。家人受到高利贷威胁。。。六神无主。。。有跳楼之心。
七. 当然,还有人提前就卷款跑了。。。这条路其实最傻,永无翻身之日。
在金融行业,有两种人,一种叫黑武士,专门狙击企业,以企业倒下从中渔利为乐趣。
另一种叫白武士,专门拯救企业,在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出手相助,帮助企业度过困境,或者帮助企业付出最小代价获得东山再起的基础为目标。
要做白武士,自然要掌握绝招,要不就只能是“白无术”——有心救人,无力回天。
白武士出手,主要有两招:
第一招,甲计划。从企业的资产中挑选出一个优质资产包,启动重组计划,采用承债式收购,换取部分现金,并预留一部分股权,作为老板们重启事业的基础。这是个大课题。
第二招,乙计划。将所有的债务分类登记,通过诉讼策略技巧的综合应用,根据情况,分别启用金蝉脱壳计划、降落伞计划以及焦土战略,最终达到几个目标(此部分保密)。
经过甲乙计划组合,老板们不用六神无主,针对所有人都能应付自如,指挥若定。通过甲计划东山再起,通过乙计划逐渐摆脱债务镣铐。
这是老板们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后的出路了。
在质疑企业被银行打出的子弹置于死地的时候,追问银行为何会打出这发子弹,恐怕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节节攀升,银行对企业抽贷、停贷实属无奈,也是出于自身防范风险的考虑。”一位来自银行的校友称,现在经济不景气,一些企业即使不亏损,也不愿意向银行透露真实的财务状况,不少还和银行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如果银行不抽贷,逾期甚至不良贷款可能会更严重。
为了不被企业拉入泥潭,银行只能比赛看谁“跑得快”,意图将损失减到最小。
在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确实有很多企业是因为经营困难而遭到银行抽贷、停贷。
但也有不少企业偏离自己的本行,拿着银行贷款去投资金融业、房地产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确实应该得到遏制,企业只有回归到实体经济,做回本行,整个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才能向好。
银行是商业机构,不但要自身盈利,还要维护储户的利益,而不是做风险投资。
因此,一味把银行放到道德的火上炙烤也是非理性的,银行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充当公益机构的角色。
一,这主要是因为银行首先是商业机构,而商业从来就是赤裸裸的赚钱机器。
因此,银行需要在央行和银监的规范下才能实现国家的金融服务和资源配置的意图。
当然,道德是社会层面的,政策性银行也另当别论,类似的小额贷款和普惠金融有时候需要政策主导实现部分雪中送炭功能。
除此之外,银行的社会效益主要就是通过商业逻辑去实现盈利的同时提高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这中间最主要的又是给企业贷款。
一般来说,越大的企业,越大的老板,他们运用银行的资金就越多,贷款量就越大。
几乎20%的大企业大老板运用了80%的资金,微小企业就是干瞪眼,贷款难,甚至危难的时候只能求助于民间高利贷。
二,那么银行为什么总喜欢锦上添花呢?
这就要理解银行商业模式下的贷款流程,在贷前、贷中、贷后过程中,银行是用一套成熟的信用评估、授信办法和风险计量管理去衡量的,在这个传统流程中,银行自觉不自觉就偏向于大而不倒的大企业,偏向于财报完整好看的上市公司,偏向于充足抵押品和资金实力强的人,而银行中的贷款审批人往往由于这一流程消耗资源过大,成本很过高,压力之下就“偏好做熟不做生,做大不做小,久日久之,放大客户需求”(某股份行行长跟我沟通的原话)。
所以,越有钱,银行越给你放贷;有银行给你贷款,就有更多银行也愿意贷给你,不缺钱的越是授信额度大,实为锦上添花了。
当然,这也慢慢让一些没有知觉和警觉的老板误会以为银行的授信永远用不完似的。
那只能说,只是时候未到。
三,最近,就有几个大老板、大富豪遭遇这样的危机,遭遇一贯锦上添花的银行频频抽贷,屡屡做出压力测试。
其实,不管是目前火烧眉毛的海航,还是此前万达的股债双杀,复星的股价跌和谣言等,都是因为银行对富豪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并做出的抽贷或在金融市场的“压力测试”,而往往锦上添花的事情,在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就会发生逆转,变成纷纷抽贷,行行自保,甚至踩踏事件时有发生。
这个时候,富豪的实力和企业的真实情况就会被检验出来了。
所以,一个人的人品最好的时候就是危机之时有没人帮他,所有人都落井下石说明他不怎么样,利益考虑抽回贷款亦是商业逻辑,在中国没有哪个富豪敢说银行抽贷一定没问题的,但牛人都有荣辱与共的合作伙伴。
你想想,谁才是给你雪中送炭的啊?!
富豪,也要且行且珍惜。
银行抽贷、限贷,主要还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恶化,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还贷能力缺乏所造成的。
这才是银行迫不得已向企业“开枪”的直接原因。
此时,监管力度的骤然加码,喧嚣的抽贷江湖是否顿时肃然?
悬在银行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否能够阻挡疯狂的抽贷?
实际上,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增多。
帝国发生银行“抽贷”潮的本质原因其实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互信。
为什么企业一有风吹草动银行就纷纷抽贷、压贷,其实是信用环境太差了,银行和企业互相猜忌,互相不信任。
企业和银行要建立长期良性的合作、共存共荣的关系,整个社会要营造一种有利于银行、企业建立诚信的市场经济环境。
作为最重要的资金中转枢纽,银行当然深知一批发育良好、经营稳定的企业群体对其的重要性,可以说优质的企业客户是支撑其持续经营的支柱,这是否意味着银行就要充当雪中送炭的天使呢?
对于强调资产安全的银行来说,往往会倾向于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
实际上,雪中送碳这种事情只能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去做,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能获得巨额回报。
银行抽贷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业自身特性决定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发展普惠金融,把各种各样的融资渠道、形式充分发掘出来,像互联网金融、PE、VC和小贷公司等。
只有广泛拓展融资渠道,才能使企业逐步摆脱对银行过度、单一的依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总之,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是人性使然!
当你意气风发,人生得意时,很多人就会想说不定一会就会有求于你,现在和你打好关系的好。
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人们很怕你会去找他们帮忙,避之唯恐不及。
生物天生的趋吉避凶的本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