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帆齐微课第 17 篇 主题:春游;1200字数 共累计22770字数]
连续几场春雨,迎春花正是它这一年度最灿烂的时刻,玉兰花和春雨打过招呼,花期见尾。大好时光,不能浪费,和朋友抓紧约起来。
花开正盛,地上已开始铺了稀疏的一层落瓣。路边时不时的有几个人拍照,兴奋的赞美漂亮的花,还有滤镜的效果。这是我工作10年后的春游,和三五好友到城市最大的公园,观赏春季里最美的风景。
我开始回想,小学的时候“春游”这个词我只在课本里见过。农村的孩子,没见过什么市面,对身边大山小河的自然司空见惯,只羡慕那些,零食饮料塞满背包,身着漂亮衣服,每个人戴个小黄帽或小红帽,由老师带队,全班同学去春游踏青,多美好呀。
但受环境所限,这些只是向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91726/093525c37ca77880.jpg)
我们镇上的中学,教师不能按时领工资,其它待遇更是没有。教课育人不尽心的老师也可以理解。有段时间闹的比较严重,居然出现教师集体罢课。在这种环境下,爸爸费劲力气将我转学到县里读初中。在这里,接触第一次春游。
我兴奋的晚上睡不着,把不脏的校服又洗了一遍。准备零食,到空书包,想着就要体验春游了,那是我只在课本中看到过的。
但这第一次的春游说来有点搞笑。我们学校就在山脚下,而山上就是县城的烈士陵园,那里安息着抗战时期为保卫县城牺牲的烈士们,很多都没有名字,没有家乡,更没有亲人祭拜。但这些英雄并没有被遗忘,我在县城读书的6年,每年的清明,学校会组织去扫墓,每次有入团新同学,必须到烈士陵园宣誓,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初来乍到,不知道要去烈士陵园。还在疑惑,为什么学校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朵小白花呢,没听过春游时要祭拜的呀?
时值清明,扫墓当然是必须的。师生按班结队,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和小白花,致默哀礼,打扫每个烈士安息的石碑。
其实这是一次误用“春游”之词的春游,但哭笑不得的是这也是学校规定的春游,别无分号。
后来上大学就离开了县城,实际上从未体验过真正的春游。高中时,课业繁重,学校封闭式管理,停掉所有节假日,就更别提组队春游了。
大学后,果然环境宽松许多。但也没有臆想中的师生结队,正视春游。大学里,更多的是自主,自主学习、自由恋爱,只要不违背校规,自主出入学校,自主游玩。
想要来次春游,其实并不难。约上要好的三五个同学,学校临山靠海,想去哪里耍一通都不是问题。但不知为什么,反而不像春游,其本质就是休闲,和我心里的春游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其实大学里也并没有提及那么官方的“春游”二字,更多的是找个理由就出去嗨。去海边篝火晚会、去爬山比赛......形式多样,却最终也没有那最初渴望的春游。
工作后,好像“春游”这个词就更被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聚会、团建、联欢 等各种社交活动。公司团建一起去日本赏樱花、去看爱琴海、去爬玉龙雪山、去西安寻小吃......
就好像“春游”这个词在我的生命里渐渐淡出,直至模糊。
而现在,我想来一次我理解的春游,约了好友,备上吃食和游戏道具,带上野餐垫,在这个大公园里走走停停,看看花,听听风,感受水流。找个地方铺上野餐垫,补上我对年的春游。
[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 第 17 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