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蔡康永不一样的“随遇而安”
2018年12月21日 17:07:26
前几天读书,一个晚上看到两个“随遇而安”,一个是陈文茜在《我相信失败》一书中给蔡康永的“随遇而安”的评价,第二个是孟非的随笔式自传《随遇而安》。
翻了半天,孟非虽然用了“随遇而安”的书名,但在他的书中只找到一个“随遇而安”。自序中如是说:“由此可见我的性格之一,容易被说服,随遇而安。总之,必须事先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这是一本寡淡如我的书。”这里的用法,还真是符合“随遇而安”的本意。
但蔡康永的“随遇而安”可不一样,很有点励志的味道。他在书中这么说:
不要把“随遇而安”当成很被动无奈的四个字,我会把它当成一个非常积极而有乐趣的字。
“随遇”是一定的,人生就是随着我们的机遇往前走,可是“而安”的安,应该把它当成是一个主动的动词,你碰到什么机遇,就要把它搞定,“安”就是把它搞定的意思。所以,不要倒过来想因为无可奈何,我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
看到这个解释,感觉到一种辩证法的味道。得到专栏作家万维钢经常讲,喜欢就是熟悉+意外。
他介绍《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什么能让东西显得酷?》中,讲到一个心理学结论,就是你所以觉得某个东西美,是因为你比较熟悉这个东西。但熟悉和重复还不一样,重复会让人审美疲劳。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一个意外的场合,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你才会特别喜欢它。
回想自己对“随遇而安”的喜欢,也符合这个理论。首先,一晚上见到两个“随遇而安”。其次,蔡康永的解释给我一点意外,但说得又合情合理。于是我特别喜欢这个表述。
看来,以后如果需要描述自己的状态,也可以认为是“随遇而安”——人生就是随着机遇往前走,当你碰到什么机遇,就要把它搞定。
PS:这是自己每天50字任务的第59天!是自己日更挑战的32天!有意一起挑战的朋友请留言,让我们每天收集一点点金子,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拥有的黄金将足以做成皇冠!
2018-12-20十年之后,你成为一个好人,而别人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2018-12-17主持会议时如果没有反对意见,你会高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