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还没有音讯的时候,我和老公作为普通的上班一族,对于学区房这件事儿,是不上心的。因为这里的学区房代表了老旧和无处安放,以及永远不知名的嘈杂和拥堵,这些都是我们避而不及的,作为在年轻与中年中游走的享乐型人,我们选择了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地区,它整齐的停车位、走在小区随处可呼吸的绿色和宁静,都是让人心仪的。
01争执,买不买?
小公主落地后,小家伙的喜怒哀乐逐渐占据了家庭的主要情绪源,再加上小姑娘天生的撒娇细胞,简直让她爹恨不能直接去给她摘星星。我们也开始把学区房到底买不买这个议程提了上来。
由于我和老公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我们对于学区房是不是需要买这个议题存在极大分歧。
我在所谓的好学校和坏学校都呆过,见识了校风和概率的可怕性。我自认属于上进的那一波,但是依然无法逃避属于大多数这样的概率。就是这么的残酷,我的好学校的好朋友们都是该升什么学就升什么学了,人生基本最差都是按部就班的轨迹,而我的不太好的学校的好朋友们,则基本是该上学的年纪就上不下去了。当然,上学过后的工作是另一码事情,但是,那些按部就班的孩子们基本都过的还不错,除了几个特别的。可那些一早就不上学的朋友,大都在社会中挣扎着,但是也确实有几个虽然过早进入社会,却混的很不错的,但是我也要实事求是的说,没有很多,只有2个。剩下的都贡献给了可怕的概率。
老公从小属于在学习上有无比慧根的人,学校的问题上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他没有什么可选择性,但是,并没有妨碍他不仅学习好,英文还好。我觉得他就是突破概率的那一个。所以,他觉得突破概率不是一个难事。
好吧,我觉得我特别不喜欢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感觉自己像是专门浪费资源的,我们的焦点是,我们需不需要为这个大多数买单?学习成绩能为孩子未来的路多铺多少?
我们没有答案。作为80后的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期望这件事上,其实已经趋于理性化,不再有类似于期望他出人头地这样的想法,只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幸福、快快乐乐,做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好,更何况,我们的未来大多都只能是普通人。
02转折
也许是以前没有关注过,老公的一次同学聚会,让他彻底的改变了想法。就像刚才说的,他的同学都是在所谓的不知名的学校,很多人都是没有上大学的,可数的几个读了本科,老公属于概率外的,读了本科。在他的这些同学中,分类方式就显得非常残酷了,去除运气特别好的2个人,剩下的分为父母一辈家庭条件好的和父母一辈家庭条件差的。就是说,没有读好书的孩子,他自身的家庭情况完全寄托于他们的上一代,或者说从职业到生活方式都是完全的继承,更直白的说,他们过的要比父母那一辈差一些,因为继承,总有丢失。而和他一样靠读书走出去的,则明显要好很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选择权利,也许和社会大洪流相比并没有活的很滋润,但是相比那些靠继承来生活的,真的已经好太多了。
老公问我,你的那些所谓的好学校的同学是个什么情况,我很认真的打听了一下整个班级的情况,现在过得怎么样。答案中确实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就是家庭本身是不是条件好,确实是一个下一代过的好不好的大概率标杆。不同的是,在我的同学中,更多的是利用了上一辈的资源,让自己过的更好,而不是简单的继承、延续。剩下的人中,基本上没有没读到大学的,有几个当时没有考到的,上了大专,后来也都续读本科了,并不是说读书就一定要本科才能行,只是在这个社会里,很多的岗位已经是硬性要求了。所以,这些同学们,过的都还不错,或者说,平均上都要比老公的同学好些。
用老公的话来说,如果只有他的基因,他是一定不用考虑学区房的,但是,我这个靠概率过了前半生的人,让他很严肃的思考了他的小公主究竟要不要专门给她筹划下学区房。
03需求与结局
通过这个是否买学区房的思考,也让我们重新定义了对小公主的期望,那就是:女孩子,一定要有脑子,因为这个社会对于女性就是这么的苛刻。生而为人,就一定会有欲望,女性满足自己欲望的方式一定要合理化,而这个是否合理的标准,就在她的脑子中,而这个脑子,通过大概率行为使她获得的机会一定会更多一些。
嗯,是的,我们最终不能免俗的将买学区房这个决定提升了行动议程,学区房不是万能药,我们也只是尽力让这个大概率事件变成一个必然的事件。
同时,对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也让我们更加清晰,为人父母,除了基础的教授外,还要充实自己,你的社会地位,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孩子的未来,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基于概率,如果你足够用心,也许可以击破概率的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