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前世今生他山之石[陪孩子成长]
你的孩子,缺的不是“学区房”,而是书房

你的孩子,缺的不是“学区房”,而是书房

作者: windy天意晚晴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19:59 被阅读1493次

最近我在读《让你的书房成为孩子的“学区房”》。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是呀,装修再豪华的学区房,也不如一间温馨的书房,一对陪孩子读书的父母。在如今这个拼教育资源的时代,你努力的方向真的正确吗?

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质,是精神

我们常常以为最好的教育,金钱才能给。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拼命攒钱买学区房。因为我们想送他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我们不让他有片刻喘息,不停地让他在各大辅导机构和艺术培训机构穿梭,我们以为这样就能把他培养成优秀的孩子。

可谁知,金钱花了不少,效果却不咋地。

当我们哀叹孩子不争气,把责任推给学校的时候,却没有认真想想,你家庭教育做得如何。

正如书中的观点,再好的学区房,也不及你家的一间书房。甚至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有一个小小的图书角就够了。

这个小小的空间,可以阅读、学习、亲子。看似不起眼,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

我早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就为他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我们很多亲子时光都是他坐在我怀里听我讲绘本故事。如今,他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远超同龄人。

更重要的是,我帮他培养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读书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很差。更何况这种亲子共读,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其实,真的不必追求所谓的“学区房”,不如在自己家里给孩子打造一个“书房”。充分利用好这间书房,效果绝不会比学区房差。

最好的教育不看标签,看原因

我们最爱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你费劲心机给孩子买了书,可孩子不喜欢看,你就说“我的孩子不爱读书”。

比如,孩子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你说“我的孩子是个慢性子,没办法”。

比如,孩子常常丢三落四,作业题也是因为不够认真而出错,你说“我的孩子就是太马虎”。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总给孩子强行“贴标签”。

解决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看表面,而应该寻找原因。

你给孩子买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吗?你爱看的书,你认为孩子该看的书,或许并不是孩子喜欢的类型。你不是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而是抹杀了他阅读的兴趣。

孩子干事磨蹭,不是因为他天生慢性子,很可能是因为自制力太差。

孩子马虎,并不是个简单的缺点和借口,很可能是专注力不足。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标签,提醒我们的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书中就孩子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对策。

学霸型孩子的共性特征有:善于自我管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爱学习也爱生活。

对于那些看似很努力,却成绩平平的孩子提出的建议是: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情、劳逸结合。

也有一些自我克制的技巧:心理暗示、积极补偿、注意力转移等等。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推给学校,孩子出现问题,就说他本来就是这样。最好的教育,需要我们去发现问题,去分析原因,去做适当的引导。

家庭教育,永远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那一坏。所以,培养孩子,不要只指望重点学校,还必须依托家庭教育。

最好的教育不在说教,在熏陶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自己不爱读书,自然培养不出来爱读书的孩子。你自己不努力,怎么要求孩子去拼尽全力?家长是孩子首先模仿的对象。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跟两组家庭一起旅游,午饭时间,小甲一家人在人还没有到齐时,没有立刻拿起筷子吃饭,先去洗手;小乙一家到得晚,上来也不管其他人在不在,拿起筷子就吃,看到好吃的拼命往自己碗里装。

参观景点亦是如此。小甲一家总是按规定时间赶到集合地,而小乙一家却总是让大家等。在这样的家风之下,两个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可见窥见。

太多的家长总以为孩子全在教育,殊不知,你的苦口婆心,不如你的亲身示范。

为什么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没有从心底去改变。为什么你跟孩子说的都是正确的道理,可孩子依旧做不到?你跟他再三强调,可是他却说你也是这样做的啊。

对啊,你自己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别人做到。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执著地栽培自己。所以说,妈妈们,与其把眼光都放在孩子身上,不如先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

不知道怎么做的话,可以先读读书。

这本《让你的书房成为孩子的“学区房”》就是很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nariance:别扯淡了。阿Q似的自我胜利法,千年以来从来没变过
  • 九月的梦e:观点很棒!文章写得也很好,很多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认真看一看!
  • dc895ef5ca5b:对与错各有理自己思。
  • 断鹂:我也在读
  • SUNNY看世界:深表赞同:blush:
  • 漂泊九号位:不知在带孩子问题上作者是否有实际的经验。没孩子前,我也信奉同样的理念:“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可现在却越来越怀疑,感觉这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想想简书群体有多少父母是喜欢写作的,程序员群体又有多少父母写过程序。我猜测本书阐述的理念并非作者原创,而很可能源自西方,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相对固定,但中国不同。当然并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只是想提醒孩子的成长是个复杂的过程,复杂到我们根本无法去掌控它去规划它。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当然要学习,但并不是靠读一两本书能解决的,每个父母都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磨合,才能让孩子的成长向着自己设想的方向接近。
    windy天意晚晴:@漂泊九号位 你说得这个我赞同😀
    漂泊九号位:@windy天意晚晴 可能是我表述不准确,我是想说,不能只靠读一两本书,而是需要读很多本书,而且需要从不同渠道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理论和实践都重要。孩子的成长虽然复杂,但我们还是可以对其进行影响和引导,我只是反对那种抱有可以完全掌控孩子成长的心态的父母。
    windy天意晚晴:@漂泊九号位 我觉得你理解得有点片面吧。不是说你写作,就让孩子写作。而是说你努力,才能让孩子体会到那种上进。你善良,才能让孩子心存善意。我们对孩子只是引导,而不是干涉。多读一些育儿类和成长类的书籍,以理论指导实践,比纯实践要强多了。就如我之前,写剧评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实践在写,可是如今我读了很多理论作品,发现能让自己的思考开阔很多。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开拓我们的思维。然后指导我们实践
  • 1c27fa5e1efe:说得真好!真的希望现在的小学生家长眼光不要那么短浅。
    nariance:阿Q似的自我胜利法用的真不错。您是不是还觉得钱买不来幸福啊
    windy天意晚晴:@乳酸君cyc 对啊
  • 已申请销号:有道理,书房最重要!
    windy天意晚晴:@涅阳三水 对啊,阅读很重要😃

本文标题:你的孩子,缺的不是“学区房”,而是书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rr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