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母亲总是能够做出各种美食,为贫困的生活增加了一些美味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供我们去买零食,于是母亲不顾劳作的辛苦,总是能够用有限的食材和灵巧的双手,利用晚上的时间和一切农闲的空余,烹制出各种美食,不仅满足我们的味蕾,还时常成为向朋友炫耀的资本。
母亲非常的勤劳,在我的记忆中,总是全家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人。冬天的夜幕总是来临的很早,周末的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和我们都出去串门玩耍,而母亲一个人在家,开始为我们准备打烧饼。街边的烧饼摊上,一个烧饼要两角钱,而自己打的烧饼不仅不要钱,还好吃实惠。和面,揉面,定型,撒上自己研磨的花椒面和盐,再密密地来上一层地里收获的芝麻,放在热鏊子上,来回翻腾几遍,火候差不多了,还要从鏊子上拿下来,放到鏊子下面的火炉旁边继续烤制。就这样一炉一炉的烧饼,源源不断地从母亲的手中诞生。等我们回到家时,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拿起一个香喷喷,热腾腾的烧饼,填满已经有些饥肠辘辘的肚皮,那滋味真是无比的幸福。这些烧饼就能够作为往后几天的零食,放学回来饿了,不用再吃凉馒头。拿起烧饼就可以吃,如果嫌凉,可以在火炉上烤的又焦又香,美味无穷!
如果那一天想吃饺子了,那母亲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吃上。从自己菜地割一绺韭菜,自家母鸡下的蛋,摸出几个炒一下,三下五除二,饺子馅就新鲜出炉。和面,擀皮,包饺子,母亲总是利利索索,又快又好,不出一个小时,就能够吃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了。当然,条件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素馅饺子。肉,对于我们家来说,还是奢侈品,鸡蛋也不会敞开吃,因为还要卖鸡蛋换零花钱。
还有那又软又香的油饼,常常在我的记忆中闪现。母亲烙饼,不知道有没有秘诀,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口感,让我越吃越想吃。通常烙饼都是临时抱佛脚的事,比如,突然发现馒头不够了。那母亲就准备烙饼,一家人围着母亲烙饼的地方,烙一张,一会儿就让我们分吃完了,边烙边吃,等母亲烙好了,我们也吃饱了,母亲只能吃最后一张不是太好的饼了。我时常打趣我的爱人,埋怨她没有把母亲的烙饼绝活给学过来,害的我找遍周围卖饼的摊位,也找不到好吃的油饼。
母亲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但母亲已经不能再为我们做美食了。母亲老了,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三四年的时光,希望母亲健康长寿,万事顺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