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史190: 韶山寰普

禅宗史190: 韶山寰普

作者: 周脖通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11:19 被阅读0次

    第三十六节 韶山寰普

    依《景德传灯录》之记载,夹山善会禅师有法嗣二十二人,其中最有名者,自然是洛浦元安。不过,除了洛浦元安外,善会禅师众多法嗣的个人履历大多数都是没有相关记载的,即便是韶山寰普这种江湖中的知名人士,也不例外。

    韶山寰普禅师,不知何年出生,不知何方人士,不知何处出家具戒,

    寰普禅师生性淳朴秉性谦和,每当寺院里有什么可以露脸的集体活动时,他都常常心甘情愿的站在同学们的后面。

    不过,寰普禅师虽然秉性谦和,但是其胸襟却是旁人难以企及和测量的。

    寰普禅师在寺院受了具足戒后,更加废寝忘食的学习着佛家经论。

    感觉自己对于佛家经论非常熟悉后,寰普禅师便背上包袱手持拄杖,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后来寰普禅师不知何时来到了夹山寺佛学院学习,并且在善会禅师的悉心指导下领悟了禅宗旨意。至于寰普禅师在佛学院的学习过程,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

    寰普禅师从夹山寺佛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洛阳韶山弘法。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请问师父,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

    寰普禅师道:“有。”

    这个僧人马上问道:“是什么句?”

    寰普禅师道:“一片孤云不露丑。”

    是非不到处者,无是无非,是非俱泯也。到此地步,还能说出个啥呢?

    不过,对于高明之师来讲,不可转身处恰能转身,不可言语处偏能言语,如此,方显宗师擒纵杀活手段。所以寰普禅师放一线道,有。

    这个僧人不由自主的跳入寰普禅师之语脉问道,是什么句?当此僧如此发问时,什么是非不到处,恰好是是非来了啊。

    隐山和尚曾道“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但是对于此僧拿着是非来问,寰普禅师却不吝开示道,孤云虽一片,却不露丑拙。

    云虽只有一片,却可遗世而独立。孤云无心,却可青山绿水相伴。

    寰普禅师此语可谓深得绵密回护之机啊。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投子义青禅师作偈评唱道:

    白云不到中峰顶,满目烟萝景象殊。

    一句曲含千古调,万重青碧月来初。

    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通身回互不触尊严,退位旁提要当宛转。还见韶山相为处么?尽力推爷向里头。”

    明末尔密明澓禅师评唱道:“韶山可谓打落楚天月,摘去汉地星。等闲道出一句,藏锋不露。检点将来,犹未劋(jiǎo)绝。今日有问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直云无。为甚么无?但云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鹜齐飞。”

    这一天,有一个僧人前来参访。他见到寰普禅师后,按照规矩给寰普禅师跪拜行礼,礼拜后便起来站立在寰普禅师面前。

    寰普禅师道:“大才藏拙户。”

    这个僧人一听,立即走到一边站立。

    寰普禅师立即道:“丧却栋梁材。”

    这个僧人见到当家师父照例跪拜,原本无可非议。不过,礼拜后他却当面站立,既有示威之态,更有自得之意。

    须知,佛祖密意原本不用施展声张,有意卖弄反显丑拙。不过,这僧既然露了一招,也许是探竿影草,更有妙手在后呢。

    所以寰普禅师顺坡下路道“大材藏拙户”,寰普禅师此语即是在自谦,更是在赞赏中一探此僧后手,可谓是笑里藏刀之语啊。

    此僧一听寰普禅师称赞他是大材,却又不敢当面承当,而是马上走到一边站立。

    不过,他这一走,恰好暴露了自己做不得主中主。所以寰普禅师立即道“丧却栋梁材”。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叉手须知已隔津,更重进步转漂沦。

    顽铜若作黄金货,只可瞒他无眼人。

    明末清初的浃水净洽禅师作偈评唱道:

    三月桃花水满滩,锦鳞争跃禹门关。

    难禁白浪滔天涌,却使悠悠点额还。

    若是红尘洗梦在场,当寰普禅师道“丧却栋梁材”时,红尘洗梦即回答道:“师父不必屈己就人。”

    这一天,有个僧人参问寰普禅师道:“如何是师父家风?”

    寰普禅师道:“绝顶无根草,无风叶自摇。”

    这个僧人要探知寰普禅师之家风,不过,明眼宗师之家风,岂是你随便可以探知的。

    若论家风,触目皆是菩提,万象无非佛意。

    孤峰绝顶,灵草无根何妨自润。云气暗潜,青叶无风不碍自摇。此等境界,非你眼耳鼻舌身意可以探知,非你智慧识见可以测度。

    绝顶无根草,无风叶自摇。寰普禅师之语虽然令旁人之意识思维无法攀缘,但是却又把自己之家风透过巧妙的文字生动的表达了出来。只是,你有没有看破文字之慧眼呢。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妙峰孤顶偏肥腻,天产灵苗不触地。

    翠叶无风常自摇,清香那逐春光媚。


    这一天,白头因禅师来到韶山拜访寰普禅师。白头因禅师因为久闯江湖,不仅佛学深厚,更兼才思敏捷口才厉害,所以江湖中人都把他叫做“多口白头因”。

    寰普禅师一见,不由得问道:“莫是多口白头因么?”

    白头因禅师谦虚的道:“不敢。”

    寰普禅师却不放过道:“有多少口?”

    你既然号称“多口白头因”,那么你到底有几口呢?

    白头因禅师马上回答道:“遍身是。”

    看来,白头因禅师对自己还是相当自负的。一个人能做到遍身是口,实在是不简单的呢。

    寰普禅师马上逼拶道:“大小二事,向什么处屙?”

    你既然遍身是口,那么你平时拉屎拉尿,是从哪个口中屙出来呢。

    白头因禅师立即反将一军道:“韶山口里。”

    你用嘴不停的逼拶我,那么我就自然在你的口里拉屎放尿了。

    面对对方恶语相向,寰普禅师再问道:“有韶山口即且从,无韶山口,向甚么处屙?”

    我有口的话,随便你屙都无所谓,但要是没有韶山这口的话,你又能向什么处屙呢?

    白头因禅师一听,立即愣在那儿无言以对。

    白头因禅师有处能“屙”,无处却不能“屙”,看来,他纵是多口,却也只能在有无处寻思计较。离是非不到有无具遣还差了一点呢,更遑论向上一路了。

    所以寰普禅师一看他不能应对,不由得上前抓住他就打。此等多口之人恶口之人,不痛打更待何时。

    对于这个公案,明末清初的三宜明盂禅师评唱道:“拨草伤蛇,惹火烧身,恁么人在在有之。因禅多口,直得闭杀。韶山无口,直得屙杀。”

    明末清初的慧云行盛禅师评唱道:“尽道因白头多口,忽被把住咽喉,无能出气。遍身是的甚处去了?设向眼睫里识些机宜知些进退,三十棒韶山合当自吃。”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这多口阿师浪有其名,当时待问有多少口,何不向前劈面便掌?”

    这一天,充天布纳来到韶山参访寰普禅师。

    充天布纳也是一个能言善辩禅机敏锐之人,其口才和禅机之犀利在当时江湖中比白头因禅师只有过之而绝无不及。

    看到充天布纳来了,寰普禅师就他的名字勘辩道:“闻你有充天之气,是不是?”

    充天布纳谦虚的道:“不敢。”

    寰普禅师继续逼拶道:“汝有充天之气,我这里有啄地之锥。汝若把旗上来,我则钉柯相对。汝若横吞巨海,我则背挟须弥。向上一路,速道,速道。”

    面对寰普禅师的逼拶,充天布纳立即愣在了那里作声不得。

    宝积禅师曾经讲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所以,如果有人能透得过向上一路,则大事了也。

    寰普禅师看到他不能回答,于是又接着问了两次,充天布纳还是不能及时应对。

    看到自己不能应对寰普禅师之禅机,充天布纳只得换个话题道:“明镜当台,请师一照。”

    寰普禅师马上呵斥道:“死水无鱼,徒劳下钩。”

    一潭死水,自然是鱼虾绝迹的。那么,在死水中下钩,你还想钓点什么东西起来呢?

    既然是一潭死水,岂是“金鳞”所居之地。所以,你要是想获得“金鳞”的话,你实在是来错地方了啊。

    禅,不会让你有所得的。因为若有所得,则非禅也。

    所以,你到我这儿来殷勤下钩,也注定是徒劳的,也注定会是一无所得的。

    寰普禅师两场法战分别战胜江湖中颇有名气的充天布纳和白头因禅师,消息传开后,立即就在江湖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就给寰普禅师赢得了极高的江湖声誉。

    寰普禅师除了禅宗功夫深厚外,其文采也是异常出众的。就和他的那些同班同学一样,他不只有文采昂然的禅语传世,也作有《心珠歌》传世。其歌曰:

    山僧自达空门久,淬炼心珠功已构。

    珠迥玲珑主客分,往往声如狮子吼。

    狮子吼,非常义,皆明佛性真如理。

    有时往往自思惟,豁然大意心欢喜。

    或造经,或造论,或说渐兮或说顿。

    若在诸佛运神通,或在凡夫兴鄙吝。

    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无殊别。

    只因迷悟有参差,所以如来多种说。

    地狱趣,饿鬼趣,六道轮回无暂住。

    此非诸佛不慈悲,岂是阎王配交做。

    劝时流,深体悉,见在心珠勿浪失。

    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史190: 韶山寰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lh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