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父辈那一代,当孩子摔倒了,我们总会听到一句:“别哭了,我打它。”而这个它包括所有的人,物品(桌子,凳子,自己的玩具,甚至是大地)。其实,现在时常也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他人,只看到自己的痛苦,看不到别人的悲伤。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现在的父母都很在乎孩子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很多父母还是有很大的改观。
当孩子遭遇痛苦时,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对方,而是共情孩子的痛苦,待孩子情绪平复后,交给孩子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个问题,学到经验,教训!
在这期间,相信很多的父母,在帮助孩子平复情绪时,最常做的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给个好吃的,给个玩具,或者利用身边的其他事物来吸引等。
而这一过程虽然避免了痛苦,能快速平复了孩子的情绪,但恰恰是因为孩子没有切身感受到痛苦,孩子并不能真正去共情,因为孩子没有体验过痛苦,也不可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
让孩子感受痛苦,父母共情孩子,孩子才能更好的共情身边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