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梦见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于是我充满了后悔与难过,后悔还来不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难过还没好好地生活过就要离开。
于是在梦里,我的眼眶里满是泪水,突然间我醒了,醒来后一阵茫然与无助,内心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好像大家对“死亡”两个字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这两个字满是不吉利与灰暗,于是我们选择了躲避它,似乎这也成了一种习惯。
在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儿,而最后一次是当所有人都忘记你了,那么你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1286/9110e630287742c7.jpg)
我第一次接触死亡的人时候是一个小学同学,他和我是同一天出生的,由于夏天不听大人的话去河里洗澡,然后被淹死了,只记得当时她母亲的哭泣与绝望的声音。
从此以后,好像这个人就从人世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人愿意去提及他,仿佛他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人世间,因为他唯一留下的就是带给父母无尽的痛苦与自责。
可是谁也没有办法让一个死去的人复活。你是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就是消失了。
小的时候,我也曾经问过我的母亲:人死了以后会去哪个地方呢?然后我母亲笑着回答说:人死了就是死了,或许他能去另外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吧。
嗯,如果真的有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我才希望死去的人们可以去到那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1286/6bc65d54fa4b95e3.jpg)
喜欢纳兰词的人都应该知道,纳兰这一生写了不少悼念亡妻的词。其中有一句我特别喜欢,那就是:被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在去KTV唱歌的时候,大部分人也会一点首陈奕迅的《十年》,可能十年也是一个坎,足以让人忘却所有的开心与不开心吧。但是对于一些是我们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人,也许十年并不足以抚平心中的伤痕。
第二次面对死亡的时候是我外婆的去世。只记得当时正在吃饭,然后母亲立马声泪俱下,犹记得她当时当时内心的绝望与痛苦。
外婆这一生吃了太多的苦,辛辛苦苦把几个小孩子拉扯大,孙子孙女也开始读书上小学了,正是享福的年纪,却永远地离开了。
正是因应了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会一天天老去,我们的父母正正在一天天的老去,但是现在20多岁的我却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1286/a30008c406bf89c1.jpg)
我并不是说怕死,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活到一百岁。噩梦之后醒来的我好好反思了一下,我之所以现在如此害怕死亡,是因为还没有认真地活过。
我没有每一天都特别认真的活着,没有让行动配得上自己的欲望。生命的力量也许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宽度和内涵。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还健康的时候好好地去努力,好好地去拼搏。对每个爱我们的人说我也爱你们,对每个关心我们的人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最后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束。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不谈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只希望我们为了自己而努力。
我是小飞侠,我在这里和你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