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读书读书专题精选池
问渠那得清如许---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有感

作者: 杜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1:30 被阅读289次

笔者不甚喜爱诸如《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类工具书,虽然它们在宣传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噱头:改善你的思维,改良你的生活。笔者自以为是地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千差万别,应对的状况千头万绪,如何能通过一本书就能达到改善和改良的目标?

然而,当笔者遇到拆书帮的洪老师,遇到《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笔者对曾经的设想和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动摇,这本书也许真有力量?

半亩方塘一鉴开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作者梅若李·亚当斯是一位心理学家,基于雄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写出了这个看似轻松实则处处蕴含着心理学和生活哲理的故事。这本书被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并引领了成千上万人开拓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些人有企业高管,有行业领袖,也有试图改善生活的普通人,如今亚当斯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是现任探询学院院长及首席提问官。

伟大的作者呈现看似平凡却充满能量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一个叫”奔“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说起,奔刚从技术人员提拔到管理人员的岗位,但是,擅长和技术打交道的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人和技术不一样,人有思维,会反馈,不像技术,只要原理正确,结果绝不会出现偏差。

于是,奔像飞蛾投入了蛛网,被越缠越紧的蛛丝勒得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刚新婚不久的妻子似乎也总是与他有沟通障碍,两人的婚姻岌岌可危。在上司的建议下,奔走入了咨询师约瑟夫的办公室。从此,开启了他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康庄大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

奔的上司亚力克莎是一位被成为”探询式领导“的女性,知性而干练,每天都充满正能量并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周围的伙伴,伙伴们都认为她亲切、友好,与她沟通能激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力,似乎天塌下来她都能举重若轻地找到根源并将它完美修复。

为什么亚力克莎看起来做什么都得心应手?为什么奔做起来就焦头烂额?

为什么亚力克莎能时时给人亲切友好的安全感?为什么奔却经常让人感到剑拔弩张?

为什么与亚力克莎沟通能激发思考和行动力?为什么与奔交流只能让人心灰意冷?

原因只有一个:亚力克莎会提问!会提问!会提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读者诸君肯定认为:提问有什么了不起的?谁不会提问?且看下文,也许,诸君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亚力克莎会提问就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蒸蒸日上,亚力克莎的提问是有诀窍的。做到以下四步,我们也能开启新的思维方式。

提问有对象。读者诸君是否能察觉对自己提问和对他人提问是不一样的?对自己的提问大到终身大事:身边这个人是否值得相伴一生?小到打开衣柜,明天要穿什么衣服?而对他人的提问可能带着评判:眼前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也可能带着思考:应该怎么跟这个人沟通?

察觉自己随时随地在提问,察觉自己的提问有区别,这是学会提问的第一步。

提问有选择。诸如前文的问题: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与应该怎么跟这个人沟通?这两个提问将思维方式划分为评判者和学习者。一方面,评判者的脑海里充满着负面的假设和判断,而这些正是负能量的源泉,它们将会阻碍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学习者提问的出发点是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问题触发新的思考,带着你探询更好的方案。

察觉自己的提问是评判者或者学习者,并努力将自己带向学习者的道路,这是学会提问的第二步。做到察觉有困难,选择地图和ABCC法则将帮助你更好的提问。

提问有前提。依然是前文的问题:这个人怎么这么笨?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这个人没脑子才会将事情搞砸了,都是TA的错。应该怎么跟这个人沟通?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之前的沟通方式可能存在问题,换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能就能解决问题了。提问的前提总能将答案禁锢在理所当然的区域,但这个区域是否有效值得怀疑。

对提问的前提作出质疑,并思考能否放弃自己的前提,让自己处于开放式的思维状态。这是学会提问的第三步。

提问有风暴。笔者曾听过头脑风暴,确实第一次听说提问风暴。提问风暴类似于头脑风暴,但确实将建议或者答案换成问题。针对某一个问题,本着积极友好的态度,开动脑筋将所能想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并逐一思考,如此风暴式的提问将引导我们更全面更仔细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方面面。

对面临的问题进行风暴式的提问,并注意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将得出更清晰更全面的方案。这是学会提问的第四步。

如此观之,你真的会提问吗?未必。

但提问真的很难吗?未必!

只要经常练习,加强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察觉,好好提问,谁都可以有新的体验和收获。而这就是《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魅力所在,更是亚力克莎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的秘诀。

当然,故事的结尾,奔也走上了探询式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那你的问题呢?

相关文章

  • 问渠那得清如许---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有感

    笔者不甚喜爱诸如《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类工具书,虽然它们在宣传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噱头:改善你的思维,改良你的生...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无言之美 他说无言,我想换个词:留白。 文学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音乐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我们6位班训营一组的战友, 在学姐田娇和学长苏磊, 和纽带组胡一凡的帮助下, 共同度过10天的班训营时光, 初步知...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人生如梦。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寻梦的过程。梦的沿途,有鲜花夹道,也有荆棘丛生;有欢歌笑语,也有长吁短叹;有迷雾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在做读书会的过成中,使我变得更加喜欢写作了,每天哪怕没有看书也会看新浪微博,公众号文章,看大家分享到群里的文章,也...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早上在地铁看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到第三封信时,老先生又引了朱子的同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弯渠水潺潺流淌着,洁净清澈,周边的景物倒映在水中。渠水不舍昼夜地流动着,时间一刻不停地消逝着,阿里以及向他一样的...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听杨换青老师报告有感 收听杨换青老师的报告有些时日了,杨老师骄人...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阅读增加的基础上也在...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原创|秋日朗月 读研的日子里,曾经为了写论文,到处查找资料文献,日渐感受到文章观点的形成,还是需要追根溯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q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