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睡了吗?”
看到学生发来的信息,我正准备睡觉,忙碌了一天,实在累的不想动了。
努力睁开眼睛,回复了一句:还没。
“老师,可以聊一会不?”学生又发来一句。
看着她的信息,我想了想,这个时间能发信息过来,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
我起身用凉水洗了一下脸,困意被驱赶到了一边,头脑瞬间清醒了一点。
重新回到床上,我开始用微信回复:“现在可以了,你想聊什么呢,丫头?”
“老师,我最近去看医生了,医生说我有轻微的情绪抑郁。”
看到“情绪抑郁”这几个字,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女孩,平常看起来挺开朗积极的,怎么会抑郁了呢?几个月没有返校,在家里经历了什么呢?
我感觉今天这场谈话,不会太轻松。
“哪些方面让你感觉比较抑郁呢?”我继续发消息。
“老师,我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没有自信,很自卑。”
“你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我们面试实习生,就是因为我是对口的,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给我,人家只要高考过来的学生。”
这丫头说的是事实,但是我觉得这也不足以让她变得抑郁。
“除了中专起点,还有什么没?”
“即使准备专升本,但我也要两手准备,自学升本,也因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没办法报辅导班,也着实压力很大。”
“还有吗?”我继续问。我觉得她说的这些困难都是表面的,背后一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今天的谈话,我改变以往说教的方式而是采取提问的问题,帮助她梳理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认识自己的真正需求。
“心理素质不行,易紧张。别人的建议虽然不会影响我太多,但是我也是能听进去。过多的不足会让我怀疑自己曾经所付出的是否正确”。看到她的文字回复,我感觉提问方式慢慢帮助她看到表面困难之后的问题。
我觉得她的根本问题应该还是在家庭里,所以我打算引导话题的主动权:“丫头,你们家里有几个孩子呢?”
“四个。”
“上面是两个姐姐还是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呢?”我继续问。
“两个姐姐。”
“你和哪个姐姐关系好呢?”
“都差不多。她们都结婚了,对我很好,但是我喜欢报喜不报忧,很多事情我都不会告诉她们。
我是从小乖到大,没有任何叛逆,反而年龄越大,越觉得叛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吗?”
看到她的回复,我继续思考,觉得问题应该就在父母身上。孩子为什么提到叛逆呢?
我继续问她: “当你面对父母的时候,你内心最希望他们怎么做呢? 支持,认同,无条件接纳,信任你呢?还是其他的?”
“支持我的任何决定”这次她回复的很迅速。“但是有时候爸爸总是担心我而反对我想做的事情。
我知道需要沟通,但我认为我与爸爸沟通不显成果。”
“你爸爸的这种担心和反对会让你有什么感受呢?会引发你的什么样的情绪呢? ”
“会引发爸爸不理解我,但自己又知道为什么爸爸反对。总感觉说服不了爸爸,又不忍心和爸爸去争辩。”
“对于总是说服不了爸爸,你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内心就是委屈,会想为什么不能够理解我的想法支持我的观点。”
“因为爸爸不能理解和支持你,所以让你感觉很委屈。然后你想去做什么呢?”
“想做就是一定说服爸爸,不然即使我想干自己想干的事,爸爸不同意也会给我心里有种叛逆不听话的孩子。”
“你认为自己去做自己想做但是爸爸却反对的事情,就是属于叛逆不听话的行为。而你是不允许让自己去做叛逆不听话孩子,是这样不?”
“对,从小到大再别人眼里我都是优秀独立听话孝顺什么都是好的。”
“即使爸爸的反对让你很痛苦,你也要去做那个听话的孩子,是这样吧?”
“对”
“但是爸爸并没有真正的看到你,他不相信你,不认同你,会让你内心产生自卑感和不自信,是这样不?”
“对”
“所以,家人的声音,支持,理解,认同对于你来说更加重要,是这样不?”
“是的。”
“从小到大,爸爸给与你的支持和认同多吗?”
“不太多,大多数时候是我给他保证,然后说服他的比较多。”
“但是你内心非常期望可以获得,是这样不?”
“是的,我希望的是完全的支持我做的每一件事。”
“你想去做自己本来的样子,但是为了迎合爸爸,你又不得不让自己去成为爸爸想看到的样子,这样让你内心不舒服,但是自己又不允许自己不这样做?”
“是的。”
“所以,你矛盾又压抑自己。感觉很痛苦,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没有办法?”
“对,感觉有时候很累。”
谈话至此,终于明确了抑郁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
在后续中,我逐步引导她和自己内心的爸爸对话。
因为太晚,没有办法进行语音引导,只是文字引导,效果肯定有折扣。
她在我的引导下,与心中的爸爸和解了,哭的泪流满面。
最终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努力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谈话结束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了。
这一次谈话,让自己更加明白,为人父母,必须学习,不然害苦了孩子的一生!
网友评论